如何調動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並會在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調動孩子學習英語興趣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調動孩子學習英語興趣的方法

  第一,讓孩子做小老師。做一個小老師不僅提高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信心,而且還激發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進一步鑽研的動機。在教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自己也不懂的地方,孩子會更加主動地尋求答案。

  因此,不妨鼓勵你的孩子充當其他孩子或者自己的小老師。實踐證明,這招很管用,當然這也需要家長很好的配合。切忌家長過於急躁,在孩子不會的情況下訓斥孩子,這回極大的打擊孩子的信心。

  第二,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在學習中難免會遇到不會的,如果每次都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部分孩子逐漸就會形成依賴,所以告訴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自己成長。

  1.請求英語老師的幫助,打電話或發簡訊,發微信,哪個單詞哪個句子不會的直接可以詢問。這樣的孩子會給老師留下不錯的印象,好學好問,問題又得到很好解決。

  2.請求其他孩子的幫助。學習委員,班長,組長,班裡第一名,哈哈,打打電話,聊聊天,問一下問題,促進和同學間的關係,有解決了問題。

  3.用網路解決。電腦,手機,ipad等等之類的現代工具都很好,下載有道詞典之類的學習翻譯軟體都會很好用。

  4.這是目前大多數學校建議用的,專門給孩子學習方面用的,裡面的功能很強大,有不會的題目,拍個照片發在問題裡面,立馬就有人回覆你,是比較先進的一種工具。

  小點的孩子可以建議用前兩個建議,大點的孩子可以考慮後面兩個建議。

  第三,引導孩子看英語繪本或者跟英語有關的節目。最近湖南臺的《花兒與少年》節目是在英國倫敦拍攝的,具有豐富的文化背景,可以建議孩子多關注一下。

  其實,只要做好以上幾點,孩子在英語學習中不會遇到什麼障礙,孩子的興趣會持續下來的。

  另外建議,把學習英語看得很功利,總要測單詞,考語法,比進度,孩子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但是,如果我們把英語當作孩子認知這個世界、與我們親情互動的一份經歷,孩子的體驗就一定會不一樣。

  如何激發少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 直觀教學 眼見為實 人總是通過感官獲取各種資訊來感知周圍世界的存在,所以視覺在學習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我在教學過程中準備了各種各樣的單詞卡片、頭飾、圖片等,在教每一個新單詞學生都能親眼看見,這樣也不需要花時間去解釋含義。如:我在教動物單詞時,和學生一起動手做小動物的頭飾,並讓他們模仿小動物的聲音和動作,比一比誰是模仿秀中的冠軍。孩子們都雀躍起來,模仿得非常好,課堂的氣氛也相當活躍。最後帶著大家一起認識一下各種動物,邊認識邊做動作,幫助加深記憶。

  二、 因材施教 情景教學 《靈通少兒英語》這套教材的內容編排非常適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但是針對缺乏英語語言環境,在課外學生也沒有聽、說的機會,我就多給學生提供“習得”的機會,並非讓他們有意識地學習,而是一種“無意識、無壓力、無包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益,這就需要打破課堂常規,不限於傳統課堂上的知識傳授,在課堂上創造真實情景,讓學生 在真實環境中習得語言。如:我在教“Sorry. That’s OK.” “Are you ready? Yes.” 這組對話時,我利用小學生喜歡玩的特點,上課拿出幾個海濱球,告訴大家這節課老師想帶你們一起玩球,學生都跳躍起來,非常高興。然後我請一位學生到前面,我笑著問:“Are you ready?”而且從表情、神態中儘量流露出含義,但不講出來。提示學生可以回答:“ Yes or No.”然後把球拋給他,故意拋得太高,讓他接不到,我很悲傷地說:“Sorry.”引導他說:“That’s OK.”隨著活動繼續開展,同樣的語言用在不同的學生身上,學生在反覆感受語言的過程中,已不經意地領悟出這段對話的具體含義。再請一位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代替老師的角色,然後不斷換人,這樣全班就在玩球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了這組對話。

  三、 玩中有學 學中有玩 愛玩是孩子的本性。我就利用這一點,注意讓學生在各種遊戲中慢慢習得單詞,而不是死記硬背單詞。我把要掌握的單詞以圖片、頭飾、動作等各種不同形式展現給學生,實行整體大量輸入,根據不同學生的記憶特點,他們會或多或少記住不同的單詞。在他們對很多的單詞 似懂非懂的情況下,採用各種遊戲形式進行滲透,如Pass the card ***傳卡片***、Do the action ***聽指令做動作***、Find your friend ***找朋友***、Draw and Color ***畫一畫 塗一塗*** 等,在遊戲中通過多聽、反覆感覺,從而在腦海裡的印象就加深了,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盡情投入到遊戲中,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負擔,給學生一個輕鬆和諧的語言環境,也使得課堂充滿活力。愛動是孩子的天性,將“動中學,學中動”有機結合,使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耳、動手以及動表情,以最佳心理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如在教Unit 1的單詞時,我讓學生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或動作,孩子學得意趣盎然,我也教得輕鬆自如,單詞的傳授就在歡快的遊戲中完成了。有時我讓學生邊唱邊玩來學習新知,愉快的歌聲會讓孩子忘記這是在學習,從而更輕鬆地學到知識。

  四、 充滿信任 充滿自信 對於孩子來說,批評是一種阻礙其發展的因素。孩子一旦受到了批評,他就會覺得自己在這方面不行,對這門學科產生恐懼感,也就不會積極參於課堂的教學活動,所以從小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要設法消除孩子生理、心理障礙。俗話說:“自己是最大的敵人。”只有戰勝自己,才能獲得勝利。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鼓勵性的話語對於小學生來說很重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自信心,這樣他們才有信心繼續學下去。如:在複習單詞時,我請了一位上課很少發言的孩子,她非常緊張,不敢回答。我一直用信任的眼光看著她,並對她說:“I believe you.”遇到她回答不上來的,我就請其他同學幫忙,發揚友愛互助的精神,這樣也打破了孩子回答不上來的尷尬局面,之後同學們都以熱烈的掌聲鼓勵她,此後,每節課她都積極發言。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還為學生準備了各種精美的獎品,滿足孩子的成就感,鼓勵他們努力學習英語。經過嘗試,我覺得輕鬆活潑的課堂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課堂的活力是由學生自身參與才能產生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短短的一期班下來,學生認識一些常用單詞,能進行簡短對話,掌握日常禮貌用語。我堅信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會讓學生學的更快、更輕鬆!

  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求新求變策略

  新鮮的東西容易引起興趣,這已是常理。

  美國心理學家赫爾森認為:對於一種刺激重複多次而達到一定的水平後,便失掉它開始時引起興趣的效力。我們教學就該常教常新,以“新”來吸引學生。

  適當地掌握教學進度,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不失時機地把學生引向一個又一個新的知識臺階,使學生總是保持吸收新知識的新鮮感。

  教學手段方法要不斷更新,富有變化。不同的課型、不同的內容可以變換教法,即使同一課中,也要使設計有節奏、有起伏,動靜、張弛、收放、疏密對比轉化,讀讀、講講、練練、議議交叉運用,各種教學媒體各得其所,恰到好處,切忌單調枯燥乏味。

  教學內容也要富有變化,比如一題多解,突破常規的傳統的解法,求異思維,探索新的多種解法;一題多變,在變化中產生新的疑問,激發新的求知慾望。佈置作業切忌重複式的機械性的訓練。

  二、以“奇”取勝策略

  好奇心人皆有之。所謂“奇”,就是某一事物所表現的狀態異乎尋常,大大超乎人們的想象和原有的經驗,這種新的刺激與原有認知之間的極大反差,引起高度的興奮,產生質疑和釋疑的強烈衝動。我們教學如果能以“奇”取勝,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有位數學教師在教“對數”之前,提出一個問題:把一張紙摺疊32次後有多高?同學紛紛猜測。有的說有桌子那麼高,有的說有一個人那麼高……教師說:有珠穆朗瑪峰那麼高呢!“這怎麼可能呢?”大家感到無比的驚奇。於是教師叫大家算看看。摺疊32次後的厚度應為紙的厚度乘以232,這時學生又難住了。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個引入設計就是以奇吸引學生,激發學生極大的興趣。總之,新奇的課堂設計,奇妙的教學語言,奇異的事物和奇怪的現象,新奇的解法,奇特的活動都會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引向趣味盎然的學習境界。

  三、競爭激勵策略

  一般來說,青少年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這種心理如果引導得當、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在教學過程的某些環節,可以適當地引入競爭的機制。各式各樣的競賽常常使人忘掉猶豫、忘掉自卑,競賽可以刺激大腦的活動,競賽造成熱烈氣氛。魏書生當班主任時,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每週都有一天下午是競賽時間。他選擇一首詩讓學生在3分鐘內背誦,看誰背得快,結果有的人2分鐘就背出來了。為什麼效率這麼高?同學們說:“因為是競賽,把吃奶勁都使出來了。”有一次舉行數學競賽:在一小時內,把一本數學書裡的42道應用題全部列出方程來,看誰列得好、快、準。儘管比賽沒有獎品,可比起來熱火朝天,同學們評價說:每個人都獲得一份獎賞——集中全力,緊張思維時的幸福感。魏書生正是充分發揮了學生這種好勝向上心理的有利優勢。當然,老師也要注意引導得當,強化協作、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和積極向上的學習風氣。

1.如何提高小孩對學習的興趣

2.小學生提高學習英語興趣的方法

3.提高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

4.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哪些

5.如何提高英語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