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學答題模板

  學生可以將高二政治課本中哲學的內容歸納總結成答題模板,並在平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強化訓練,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一***有關“唯物論的知識”的命題

  1.運用唯物論的知識,說明人們做某件事情的依據

  設問模式:運用辯證唯物論知識,說明為什麼要做某一件事***側重世界觀***。

  答題模板:世界物質性原理+規律客觀性原理+意識的能動作用+材料

  答題要素:

  ①世界是物質的,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規律是普遍的、客觀的,必須尊重客觀規律。

  ③人在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④意識具有反作用,要求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

  2.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具體體現

  設問模式:材料中的×××是怎樣做到從實際出發的?

  答題模板:尊重客觀規律與客觀實際+發揮主觀能動性+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材料

  答題要素:

  ①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

  ②發揮主觀能動性,用科學理論作指導。

  ③規律是普遍的、又是客觀的,必須尊重客觀規律。

  ④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革命精神與科學態度相結合;反對唯意志主義與消極無為的做法。

  ⑤貫徹唯物辯證法,根據變化發展了的實際做事情。

  ***二***有關“認識論的知識”的命題

  1.馬克思主義真理觀

  設問模式:結合材料說明馬克思主義的真理觀。

  答題模板:真理的特點+真理的檢驗+真理的發展+真理的作用+材料

  答題要素:

  ①真理的基本屬性是客觀性,真理與謬誤不容混淆。

  ②一切真知都來源於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在實踐中真理才能得到發展。

  ③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真理與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正確與錯誤往往相伴而行。

  ④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追求真理無止境。

  2.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體現

  設問模式: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相關道理的?

  答題模板:可知論+實踐論+認識的基礎+認識的發展

  答題要素:

  ①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之物。

  ②實踐特點: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③實踐決定認識:來源+動力+唯一標準+目的。

  ④認識過程: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二***

  有關“唯物辯證法”的命題

  1.用生活素材說明唯物辯證法的知識

  設問模式:如何體現唯物辯證法相關道理?

  答題模板:聯絡觀點***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發展觀點***實質、途徑、狀態、原因***+矛盾觀點***同一性與鬥爭性、普遍性與特殊性***+創新觀點***辯證否定觀、革命批判精神***

  答題要素:

  ①聯絡觀***相關原理、相應方法論、關鍵詞句、進行結合***。

  ②發展觀***相關原理、相應方法論、關鍵詞句、進行結合***。

  ③矛盾觀***相關原理、相應方法論、關鍵詞句、進行結合***。

  ④創新意識***相關原理、相應方法論、關鍵詞句、進行結合***。

  2.用唯物辯證法的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設問模式:上面做法給我們的唯物辯證法啟示有哪些?

  答題模板: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共性與個性結合+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統一***辦事情要抓住重點和中心,看問題要分清主流與支流***

  答題要素:

  ①聯絡觀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論、如何做***。

  ②發展觀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論、如何做***。

  ③矛盾觀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論、如何做***。

  ④創新意識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論、如何做***。

  有關“社會歷史觀”的命題

  1.根據材料領會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設問模式:運用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對材料進行分析。

  答題模板:辯證關係***從一般到個別:決定作用+相對獨立性***+分析材料

  答題要素:

  ①決定作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分析材料。

  ②反作用***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不同性質的社會意識具有不同的反作用***,分析材料。③相對獨立性***先於或滯後於社會存在的發展***。

  2.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人民群眾的社會歷史地位的

  設問模式:結合材料說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答題模板:具體原理+關鍵詞句+二者結合

  答題要素:

  ①物質財富方面***創造者、結合材料***。

  ②精神財富方面***創造者、結合材料***。

  ③社會變革方面***決定力量、結合材料***。

  3.“關注民生”的理論依據

  設問模式:結合材料說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答題模板: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兩個標準

  答題要素:

  ①歷史地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的主體,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結合材料***。

  ②導向作用***先進的價值觀具有促進作用,結合材料***。

  ③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兩個標準***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結合材料***。

  ***三***

  有關“唯物辯證法的聯絡觀”的命題

  1.從材料中獲取關於聯絡觀的相關資訊

  設問模式:上述材料體現了聯絡觀的哪些知識?

  答題模板:聯絡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原理+方法論+材料

  答題要素:

  ①聯絡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結合材料***。

  ②聯絡具有客觀性***聯絡是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要求我們不割裂聯絡、不臆造聯絡,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絡建立新的具體聯絡,再結合材料***。

  ③聯絡具有多樣性***聯絡是多種多樣的,要求我們做到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再結合材料***。

  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二者是辯證統一的、整體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們樹立全域性觀念;整體對部分的依賴特別是關鍵部分的重要性,要求我們重視區域性***。

  ⑤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特徵、要求、用綜合的思維方法看問題***。

  2.整體與部分辯證關係的生活啟示

  設問模式:運用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係說明為什麼×××。

  答題模板:總的關係+具體關係+方法論+結合材料

  答題要素:

  ①總的關係***辯證統一***。

  ②具體關係***區別:含義不同,地位不同;聯絡***。

  ③方法論***樹立全域性觀念,重視區域性的發展***。

  ④結合材料。

  有關“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的命題

  1.對立統一規律的體現

  設問模式:結合材料,用對立統一的觀點***或用矛盾鬥爭性和同一性的關係***分析×××和×××的關係。

  答題模板:鬥爭性的表現+同一性的表現***相互依賴、相互轉化***+同一性與鬥爭性的關係+材料

  答題要素:

  ①原理內容***對立統一:既有區別,又有聯絡***。

  ②具體關係***具體表述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影響***。

  ③如何做***兩者並重,既要……又要……***。

  2.矛盾分析方法的運用

  設問模式: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矛盾分析方法的?

  答題模板: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共性與個性結合+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統一***辦事情要抓住重點和中心,看問題要分清主流與支流***

  答題要素:

  ①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堅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

  ②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④在認識事物時要遵從特殊——普遍——特殊的認識順序;在處理問題時則堅持“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的工作方法。

  ⑤既要善於抓住重點,又要學會統籌兼顧。

  ⑥既要把握主流、識大體、顧大局,又不能忽視支流。

  ⑦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反對均衡論和一點論。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