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水滴鍥而不捨、日雕月琢、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所以能把石塊滴穿。《滴水穿石的啟示》是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能借助工具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引導學生憑藉課文的具體語言,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業的人,都離不開“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才能實現美好的理想。

  3、揣摩寫作順序,領悟表達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體會思想感情,揣摩寫作順序,領悟表達方法。

  三、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粗知大意,理清思路,初步把握中心。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指導學生藉助工具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描紅既識又寫的生字,聽寫詞語。

  第二課時: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思想感情並將體會出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揣摩寫作順序,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

  四、教具準備

  1、老師製作電腦投影片若干張。

  2、學生上課用新華字典。

  第一課時

  ***一***匯入課題

  1、祖國的語言文字有一詞多義的特點,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不同。比如說“啟示”

  2、投影出示:

  啟示:***1***啟發提示,使人領悟。***2***從啟發提示中領悟的道理。

  ***1***“這一切啟示我們,藝術貴在創新。”這個句子中的“啟示”是什麼意思呢?

  ***2***“滴水穿石的啟示”這個片語中的“啟示”是什麼意思呢?齊讀這個片語。這個片語的意思是――從“滴水穿石”中得到啟發提示,領悟了一個道理。

  3、有人以這個片語為題,寫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文章選入我們的課本中。你們想讀嗎?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一課——《滴水穿石的啟示》

  ***二***引導初讀

  1、默讀課文, 遇到不認識或不懂的字詞跳過去。讀後說說作者從“滴水穿石”中得到啟發提示,領悟到什麼道理?

  2、從哪兒看出這個道理是受“滴水穿石”的啟發提示獲得的?這個道理正確嗎?讓我們繼續讀課文。這次讀書請大家自由朗讀,依據拼音,讀準、記住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注意保持正確的讀書姿勢。

  ***三***評價初讀

  1、投影出示有關詞語。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安徽 日雕月琢 炭粒電話筒 給予

  鍥而不捨 愛迪生 孜孜不倦 白熾燈 爐火純青

  持之以恆 本草綱目 小販 迷戀 專利權 自勉

  2、通過自己的努力,讀準記住了生字新詞的讀音。下面我們來讀讀課文 。

  ***1***先來看看“滴水穿石”的奇觀。誰來朗讀第一自然段?

  ①這段話中的“鍥而不捨”是個成語,出自《旬子 勸學》“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本意是:雕刻金石一類的東西,雖然很困難,但只要一直不停地刻下去就能取得成功。比喻學習、做事有毅力,有恆心,不半途而廢。這個詞在文中是什麼意思呢?

  ②這個自然段寫什麼? 先找中心句說說;這個中心句太長,不好記。得想個辦法把它縮減成一個片語!我們找找這個中心句中的關鍵詞;再聯絡這段的內容想想寫什麼奇觀?***滴水穿石的奇觀***用這樣的一個片語來概括這個自然段的內容多簡潔啊!

  ***2***從“滴水穿石”的奇觀中,作者領悟到什麼道理呢?一起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①誰能聯絡第一段內容,說說“水滴”怎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

  ②“恆”是生字,在字典裡有三種解釋,“持之以恆”中的“恆”是什麼意思?

  ***3***作者從“滴水穿石”的奇觀中領悟的這個道理,正確嗎?請男同學讀第三自然段。……這是古代名人的事例……這是外國名人的事例……這是現代名人的事例,這樣的事例不勝列舉,所以作者用了一個省略號並且總結說……

  ①這段話中的“爐火純青”是什麼意思?--傳說道家煉丹時,煉丹爐子中發出純青色的火焰才算成功,比喻學問、技藝達到精湛、完美的境地。在文中這個詞是形容齊白石大師的繪畫技能怎麼樣?――達到精湛完美的境地。你知道和“爐火純青”意思相近的詞嗎?

  ②這段話通過舉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告訴我們什麼?***板書:舉例***把我的提問和你的答案連起來說就是這個自然段的段意。

  ***4***那麼不目標專一,不持之以恆,又會怎麼樣呢?請女同學讀第四自然段。這段話寫了什麼?

  文章讀到這裡,我們才完全信服作者從“滴水穿石”中領悟的道理是千真萬確的。

  ***5***因此我們要怎麼做呢?齊讀第五自然段。

  ①銘記不是一般的記住,是怎樣的記住?為了能牢牢地記住這個啟示,讓我們再讀這個啟示。

  ②記住這個啟示了嗎?一起背誦這句話。今天記住了,明天忘記了,能叫“銘記”嗎?那要記住多長時間,就叫“銘記”啊?

  ③有一個學生,頭腦很聰明,滴水穿石的啟示,他什麼時候都能倒背如流;但在學習中遇到難題,他就膽怯了,放棄了,既不去獨立思考,也不向他人請教。得過且過,所以學習成績,越來越差。這能叫銘記滴水穿石的啟示嗎?

  ***四***讀寫詞語

  1、出示既識又寫的生字詞。認讀,自主識記字形。

  持之以恆 本草綱目 小販 迷戀 專利權 自勉

  2、用鋼筆描紅書後練習第一題中的範字。

  3、聽寫既識又寫的生字詞。學生自我批改,訂正。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上堂課,我們讀通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理解了課文內容。

  1、誰來說說滴水穿石給我們什麼啟示?

  2、讀讀下面的詞語,看看其中有哪些詞和“滴水穿石”意思不相近。

  滴水穿石 三心二意 微不足道 日雕月琢

  持之以恆 爐火純青 堅持不懈 半途而廢

  孜孜不倦 接連不斷 翻山越嶺 鍥而不捨

  3、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作者為什麼要按照這樣的順序寫呢?這堂課我們重點揣摩這個問題。

  ***二***讀書感悟

  1、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課文的第一、二兩個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在文章的開始先介紹“滴水穿石”的奇觀呢?

  2、讓我們一起來朗讀第二自然段。

  ①“像水滴那樣”是指像水滴的什麼?

  ②這句話的意思是?

  ③這兩句話意思相同,表達效果相同嗎?

  3、課文第三自然段為什麼在舉例之後,還進行歸納總結? 讓我們一起朗讀這段中歸納總結事例的最後一句話。

  ①這句話中的三個詞語加了引號,分別是…… 作者為什麼要在這三個詞語上加引號啊?

  ②自由讀讀這句話,試著讀出作者加引號的用意。教師指導朗讀這句話,齊讀。

  ③這句話和前文中的那句話是同一型別的句子?

  ④讀讀這兩個同一型別的句子,抓住點紅的詞語,想想它們表達的意思有什麼關聯?

  ⑤由此可見,課文第三自然段舉了古今中外的例子後,進行歸納總結,就是為了進一步論證自己領悟的的道理是正確的。

  4、那作者為什麼還要寫雨水呢?大家再讀讀第四自然段。

  ①這段話中有個問句,把它暫時去掉,請你們再讀讀這段話,前後句子還連貫嗎?前後句子既然連貫,為什麼作者還要寫這個問句啊?

  ②像這種型別的句子,在課文中還有,請找出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體會體會。

  5、既然我們已經信服了滴水穿石的啟示,我們就要------銘記!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指導寫讀後感

  1、請大家瀏覽課文,想想各個自然段寫了什麼;再將各個自然段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課文寫了什麼內容?

  2、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收穫呢?***可以聯絡自己或他人的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3、我們把剛才說的課文的主要內容和自己讀文章的收穫合起來寫,就叫讀後感。請同學們課後寫一篇讀後感。寫好後,與同學交流交流。

  《滴水穿石的啟示》說課稿

  蘇教版教材第九冊第14課《滴水穿石的啟示》是一篇介紹事理的說明文。這篇課文的脈絡清晰,由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滴水穿石”這一奇觀的由來,告訴人們只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根據新課程標準,結合本課實際,我設計了以下三維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利用網路資源共享的特性,達到教學資訊資源的共享。

  2、能力目標:通過數字化平臺的展示,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3、情感目標:藉助網路,再憑藉課文中的具體的語言材料,學生明白要想取得成功必需具備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

  數字化教學平臺中,我主要設定了以下十個板塊:“課文賞析”、“滴水穿石”、“廣德太極洞”、“李時珍與《本草綱目》”、“愛迪生髮明創造”、“齊白石藝術長廊”、“滴水穿石的故事”、“滴水穿石的科學解釋”、“課堂交流”、和“線上測試”。這些板塊有圖文資料的呈現,有FLASH、GIF動畫的演示,有課堂交流的平臺等,給學生以全方位的內容。

  這節課是基於數字化教學平臺下的語文課,既要發揮數字化平臺的優勢,又要體現語文教學的特色,於是我進行了如下課堂教學設計。

  一、激趣匯入

  “給大家一個機會,誰願意當著老師和同學的面推銷一下自己,談談自己的理想?”以這個問題匯入,然後送給學生一把開啟理想大門的“鑰匙”,從而引出滴水穿石的圖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品讀悟理

  出示圖片,學生談對圖片的瞭解,並質疑:為何小小的水滴竟有這麼大的力量能滴穿石頭,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看滴水穿石的FLASH感受水滴的力量,通過抓住關鍵詞來進行朗讀訓練,體現語文以讀促學、閱讀品味的特點。再用GIF動畫與音效的結合展示下雨的情景,滂沱大雨傾瀉而下,讓學生進行比較為何那麼猛烈的雨卻滴不穿石頭,從而加深認識,從圖、文、聲等方面刺激學生感觀,進一步明白滴水穿石的道理。

  三、事例助學

  “水滴力量雖小,但是他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最終能把石頭滴穿。其實我們人類社會也有許多像小水滴一樣的人。”由此透過水滴石穿這種自然現象,聯絡到人類社會中,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第三小節的學習。第三小節以並列的方式介紹了古今中外三位名人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最終獲得成功的事例,這部分內容更適合於學生自主性學習。於是我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想研究的人物分別進入三個板塊自主學習。通過找關鍵字朗讀、找資料比較、關鍵句理解等方式交流,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三位名人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並由此延伸到下一個板塊的學習。

  四、拓展研究

  雖然同在一個班,但每個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趨向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感悟,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此時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強大優勢得以凸顯,實現了多媒體教學中很難實現的自主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自由瀏覽、甚至通過搜尋引擎進行搜尋,從眾多資料中有目的地閱讀篩選出體現滴水穿石精神的地方,給之以充足的時間,複製、貼上並進行加工整理後在“課堂交流”中與其他同學共享。最主要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瀏覽、搜尋、閱讀、篩選等方法的指導,為以後的學習提供方法幫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再交流,由人機對話轉化為人人對話。

  五、學以導行

  學習一篇課文,不僅是瞭解課文內容,關鍵要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要有所啟發,要有所收穫,要能內化成為自己的實際行動。學到這,學生已有所悟有所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進行剖析和反思,實現既定的情感目標。

  為使整個設計結構首尾呼應能更緊湊,再次回到課前,讓學生猜為何把滴水穿石的圖片作為開啟理想大門的鑰匙送給他們,在學生說的基礎上適時總結,提出希望。

  近三年對數字化教學平臺下的語文教學進行了很多的探索與嘗試,數字化教學平臺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為課堂教學帶來了一次新的革命,相信在今後的教學中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優勢將越來越明顯,將會帶給老師和學生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