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的散文高中

  高中生要怎樣寫好一篇散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範文,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故鄉

  家鄉,一個多麼溫馨的字眼,她是落葉所能迴歸的根,她是孤雁所能嚮往的巢,她是江河所能擁有的海,她是凝聚我們愛的港灣。無論她貧窮還是富有,我們每個人都會深深愛著她。

  我的家鄉在沾化,一個如秋天落葉般平凡、如清晨的露珠般微小的地方,是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角落,但對我而言,她卻是我視野和記憶的全部,是我心中無所不及的天,儘管……無論有多少儘管,我依然深愛著她——沾化。

  我愛家鄉,我愛這裡的父老鄉親。自從呱呱墜地的那天起,老天就註定了我與她那解不開的緣,我自然而然地對她有了一種歸屬感。這裡雖然並不富裕,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卻有著金子般閃光的心。在這裡我學到了很多:辛勤勞作的父輩用行動告訴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人生哲理;博學善誘的老師用知識的甘霖,澆灌著我渴望而貧瘠的心田;和藹可親的老爺爺、老奶奶告訴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親身體驗。在這裡,我幸福地成長,快樂地生活。

  我愛家鄉,我愛這裡自然秀麗、樸實無華的景色。我喜歡春天裡的每一片綠葉和夏日裡的每一株小草;我喜歡沁人心脾的花香,任由它把潔白的夢想染個五彩繽紛;我喜歡初秋的陽光灑在靜靜的河面上,璀璨奪目,望著這河水,遙想銀河的浩瀚、宇宙的奧祕,憧憬美好的人生;我喜歡冬日裡的一片蕭瑟,相信經過凜冽寒風的錘鍊、嚴冬的洗禮,萬物會選擇各自更好的生活方式。

  我愛家鄉,我愛這裡豐饒的物產。星羅棋佈的沿海蝦池裡有的是讓人饞涎欲滴的對蝦,縱橫交錯的河汊溝畔寄居著取之不盡的河蟹,廣袤無垠的野地裡奔跑著不計其數的山狐野兔。沾化冬棗甘甜香脆,味道鮮美,包你百吃不厭,有人曾經由衷地讚歎:“俺們那個沾化好,俺們那個生產大冬棗,俺們那個冬棗真好吃……”怎麼樣?夠熱情吧!不負眾望的冬棗,也為家鄉帶來了滾滾財源。近年來,沾化冬棗的種植形成規模,小小棗子迅速走向世界。

  我愛家鄉,愛她優美的田園風光,愛她勤勞勇敢的人們,愛她日新月異的變化……千言萬語說不盡,融成一句話——我愛你,沾化!

 

  :城市邊緣的家鄉

  總是喜歡把自己從小學生活的地方叫做家鄉,即使它並不是一座單獨的城市抑或鄉鎮。它不過只是一個矗立在城市邊緣的廠區罷了,縱然是這樣,我依舊為它冠上一頂自認為美麗的帽子——家鄉。

  記憶裡的冬天,這裡是純白的。早晨因為亮眼的銀裝而興奮地帶上鏟子和小桶樂呵呵地上學,班主任總是仁慈的,早晨的兩節課帶著我們從學校後門悄悄溜到籃球場上玩雪。我總哎用手去搓那些雪,它們在指尖輕輕滑動,然後像斷線的珍珠那樣散落一地,一部分在指尖消融。不知不覺間已是第二節課間,回到學校才發現手早已被凍得紫紅了,這時值班室裡的奶奶會適時地給每個同學遞上一碗紅豆湯圓,玫瑰糖在水中溶成暗紅色,微香嫋嫋。吃完三個香甜的紅豆湯圓,再把淡淡的玫瑰湯喝下,液體順著嗓子滑向胃部,寒意早已消失無蹤了。繼續精神振奮地上課。

  當肚子的“咕嚕”聲伴隨這下課鈴適時地響起時,晌午的暖陽已開始化雪了。同齡的孩子和我一樣雀躍地奔回家,腦海裡滿是母親做好的香氣四溢的午餐。

  回家的路上有三條梧桐小徑,青石路上長著斑駁的青苔,頭頂的枝梢樹葉早已落盡,只剩下幾隻未覓到午餐的麻雀停在那裡陪老樹做伴。

  這條長街的盡頭便是我家。

  走過最後一個轉角,濃煙撲面,裡面夾雜著肉香和松枝的香氣,從前我是極度討厭著煙味的,而今,它卻成為我回憶家鄉冬日的一個標誌了。

  家裡的門虛掩著,隱約可見母親張羅飯菜的背影!

  現在想來,那時是幸福的,在那裡生活的十二年幸福一直停留在身旁。

  而今昔日一去不復返。又是一個冬天,沒有了兒時的白雪,沒有了枝梢的麻雀,沒有了弄堂的濃煙,心裡失去了過往的那份童稚,多一分成熟的心態。已經不再如從前那般歡快了,隨之而來的,是懷念。

  時常弟弟會對我說,姐,還有一年我就可以不用待在廠裡了。我淺笑著拍拍他的肩,曾幾何時我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吧?當我離開家鄉,來到這個充次著各種慾望的城市裡時,我開始懷念那個純粹的地方了,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才喜歡執著地把著童年生活的地方叫做家鄉。城市邊緣的家鄉。

 

  :夢遊黃山

  我在夢中夢見了你——黃山。

  我望著你,我愛你,但我卻無言。你是大自然最誠摯的兒女,我只能用心來欣賞你。數萬年的孤寂,數萬年的企盼,你佇立在寥闊的大地之上,面對世人的評說,你靜靜聆聽。或許,寂靜的眼眸仍未洗去歷史的風塵,但你依舊在那裡。無語,便是所有,只有心的言語才可以表達。

  循著潺潺的流水聲。

  我彷彿踏入了夢境的天地。山屹立於霧中,霧圍著山,山依著霧。依稀朦朧,若明若暗。雲中佇立著的山石,也彷彿籠了一層輕紗。我看不到山的頂峰,也循不到霧的源頭。靈魂返回了我的軀殼,而我也彷彿飄飄欲仙,直伸雲端,隨著風四處飄蕩。那山林間的綠樹,流淌著淡淡的碧光。杜鵑在樹上跳跳走走,快活的猶如神仙。那綠樹也似濺碎了,它親吻著我的臉,也滋潤著我那蒙塵已久的心。

  對著遠處的山巒呼喊一聲,山澗中傳來陣陣回聲,在朦朧輕柔的晨霧中,隨著風四處飄蕩。在山的對岸,瀑布飛瀉湧落,白色的浪花順著山岩而下,潺潺之聲陡然變得粗獷,變得幽長。雪白的飛瀑間灑滿落日的餘輝。順著瀑布而下,條條溪流,裸露的岩石,一望空曠。美麗的映山紅遍佈澗畔。那隨風飄拂的青松翠柏,遮掩纏繞,石壁間撒滿碧綠。

  在瀑布的對岸,挺立著一鬆柏。屹立與天地之間,沒有盤根,沒有錯節。我仰視著它,我想起了岳飛,猶如棵棵精忠柏,將那熱血灑在那寧靜、幽謐的土地上。若明若暗的天空照著那水,那飛瀑,映著夕陽的餘光,流淌著淡淡的碧光。瀑映著鬆,鬆護著樹,那霧那綠樹,像幻作一抹由輕紗匯成的圖畫。

  你看這寂寥的溪水之上人影變得散亂,變得幽長,坦蕩地扶起一捧溪水,向對岸的人潑去,留下一串銀鈴似得笑聲,散在我的夢裡。讓這一切盪漾、凝固、流露。

  黃山,你在我的夢裡,千年的沖刷,你最終將盪滌著世人的心扉,千年的堅守,歷史最終將會客觀的評定你的一切。自然賦予你的偉岸,你的深邃,你的自由。而我,將用我一生的光陰來與你對話,我美麗的黃山。

  後記:一切都是美好的,“天人合一”這一傳統的人文觀令這自然詮釋著和諧。

 

  :春晨

  三月的一個早晨,我揹著相機,踏著薄薄的晨霧,迎著習習的晨風,來到渠河岸邊,渴望捕捉一幅春晨美景。

  從東方灑下的一片霞光,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在河面上搖盪,也把對面的山巒塗抹得清晰明朗。此時,除清脆的鳥聲的婉轉,便是潺潺的渠水拍打著堤岸,奏響了一曲優美的晨曲,忽然一陣幽幽馨香隨風飄來,搖人心旌。我不禁注目一望,那渠河兩岸的地坳山岡,一堆堆,一片片,如朝霞、似火焰……哦!是春風吹綻了桃花。

  陽春三月,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此時,除鵝黃纖嫩的小草,星星點點,偶爾出現在路邊壩下外,就是綴滿田埂、笑遍山岡的桃花。眺望渠河兩岸,那北岸真可謂桃花之鄉。微風吹來,那岸上桃花悠悠浮動。難怪詩人王維說:“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燃”。於是我跳上渡船,匆匆駛向北岸。

  朝陽躍出了山頭,揭去輕籠水面的淡淡晨霧,使河水頓時浮光躍金,空明澄碧。兩岸連山倒映水中,展現出一幅水靈靈的山水圖畫。你看,桃花灼灼,盈盈欲滴,紅白相間,參差和諧。隨輕舟慢移,這幅長軸畫卷徐徐伸展??我跳下小舟,拾級而上,向桃花叢林深入。行進間,無意中撞動樹枝,那花瓣上的露珠不時地灑在我的身上、臉上,清涼沁心。鑽進桃花叢深處,更是一派迷人的景色。含苞的,嬌羞滴滴;怒放的,玉立亭亭。那一簇簇晶瑩如玉的素潔,如夢如幻;那一團團楚楚欲燃的粉紅,

  如詩如畫。春笑桃林,春鬧桃林。一樹樹桃花清香襲人,旖旎多姿。身臨這飄逸淡雅的境界,我的心經不住芬芳的襲擾,漸漸的陶醉了。我趕緊抓起相機,急切想把這美麗的春晨拍下來。忽然,耳畔飄來清馨的詩句:“最是一年春好處……”我循聲望去,啊,那是怎樣一幅畫面呀!

  在相機鏡頭側面不遠處,有一位姑娘倚著桃樹。她身著淺綠色衣服,桃枝在頭頂微微拂動。明麗的朝陽透過桃林,給這幅畫面鋪上了絕妙無比的底色,姑娘手捧書本,輕輕背誦著詩篇,彷彿一位全神貫注的畫家,用那滿眼閃爍著渴求的神采,用那滿眼流動著希望的光華,一筆筆描繪著心中的藍圖。

  這,何止是“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景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