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勵志素材欣賞

  成功就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沉澱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當你走在一條陌生的道路上,你要走你認為對的路。因為路是由自己選擇的的。只有走下去才知道他正確不正確。

  在從前有3個兄弟由農村到城裡去創自己的事業,老大老A,老二大B,老三小C。

  他們結伴而行,一路上風餐露宿,幕天席地,遭遇漠漠塵沙,翻過七座高山,涉過二十一條大河,終於來到了一座繁華熱鬧的集鎮。這裡有三條大路,其中只有一條能夠通往城市,但誰也說不清究竟哪條才是。

  老A說:“咱老爺子一輩子教我的只有一句‘聽天由命’,我就閉上眼睛選一條,碰碰運氣好了。”他隨便選了一條,走了。

  大B說:“誰叫咱們生在那個窮地方呢,我沒讀過書,計算不出走哪條路最有可能,我就老A旁邊的那條大路吧。”說完拍拍屁股也走了。

  剩下的是一條小路,小C也拿不定主意。他想了又想,決定還是先去鎮子裡問問長者。長者見了他,但仍然是搖頭,“沒人到過城市,因為它太遠了。而且我們這裡的生活過得也不錯。不過,孩子,我可以把我祖父的話告訴你———走自己認為是對的路。”

  小C記著長者的誠摯教誨,踏上了那條小路,追尋他的城市之夢。他經歷了許多痛苦、艱難,但是,每一次挫折、每一回失敗都沒有打倒他。當他面臨絕境時,總是對自己說“走錯的也是自己路”,於是他挺過來了。在10年後的一天,他終於見到了朝思暮想的城市,憑著他傑出的韌勁與毅力,從一元錢的生意做起———擦皮鞋、揀垃圾、端盤子,後來他成為一家公司的普通職員、藍領、白領,直到自己獨立註冊了一家公司。

  30年後,小C老了,他把公司交給兒子打理,隻身回鄉尋找當年同行的兄弟。依然是那個貧窮的西部小村,依然是茅屋泥牆,老大老二依舊住在裡面,依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三兄弟各自敘述了自己的故事:老大說他沿著大路走了五個月,路越來越窄,野獸出沒,一天黃昏他差點被狼吃掉,只好灰溜溜回來了。老二選的那條路跟老大並無多大區別,回來之後,他覺得一輩子不能抬頭做人。老三嘆息地說:“我走的路和你們的一模一樣,惟一不同的是我選定了就絕不回頭。”

  其實,每條路都能通向城市,走自己認為是對的路,堅持走下去不要回頭,只要你認為他是對的。

  ***二***

  一個人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業,選擇自己生活的地方。可是,有一種處境卻是不能選擇的,就是自己的出身。有人出生在富貴之家,更多的人出生在貧窮之家,有人出生在富裕文明的國度,很多人卻出生在戰亂頻仍的國家裡。但是,一個人的生存狀況卻是可以改變的,不思進取的人會從富貴淪落為貧窮;出身貧窮的人通過艱苦的奮鬥會擺脫貧窮走向富貴,只要你擁有一顆不甘貧窮的心靈。

  “我出生在貧窮的家庭裡,”擔任過美國副總統的威爾遜常常這樣說,“當我還在搖籃裡呀呀學語的時候,貧窮就對我露出了它猙獰的面目。我知道,當我向母親要一片面包,她手中卻沒有的時候會是什麼滋味。我知道我的家裡非常貧窮,但是我不甘心。我告訴母親,等我長大了,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這種狀況。”

  威爾遜的母親沒有能力把兒子送到學校去讀書,孩子10歲的時候就離開家去當了學徒工。小小的威爾遜很願意去做學徒,因為那家工廠規定,做學徒每年可以享受一個月的學校教育。他做了11年的學徒,不僅僅利用每年一個月的時間掌握了初步的文化知識,還得到了一頭牛和六隻羊作為報酬。

  在他21歲生日後的第一個月,已經長大成為了一個青年的威爾遜帶著一隊人馬進入了人跡罕至的大森林,去採伐那裡的大原木。“我已經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我可以憑藉自己的辛苦和智慧改變自己的生存處境了!”他這樣告訴自己。他每天都是在天際的第一抹曙光出現之前起床,然後就一直工作到天黑後星光出現。每天回家的時候,拖著疲憊的腳步行走在漫無邊際的盤山道上,很多時候因為自己難以支撐,他請求同伴們先走。但是,每一天他都頑強地回到了家中。他說,“那種痛苦和恐懼的感覺是難以描述的,但是,當我想到這是在改變自己的貧窮時,就頓時有了力量。”第一個月結束的時候,他得到了6美元的工資。他欣喜若狂地跑回家告訴媽媽。在當時來說,這對於威爾遜一家,是一筆多麼巨大的數目啊!每個美元在威爾遜的眼裡,都如同夜晚天空皎潔的月亮一樣銀光四溢。

  威爾遜徵得母親的同意,自己留下了幾美分,去書店買了自己心愛的幾本書。然後,又去圖書館辦了一個借閱證。他把一切工作之餘的時間都利用了起來,如飢似渴地進入了知識的海洋。

  冬天到了,大雪封山,採伐的工作停止了。他徒步去100公里之外的內笛克學習皮匠手藝。他同時在學習的間隙裡參加當地的辯論俱樂部,利用自己學到的書本知識,發表自己對於政治和經濟的觀點。一年以後,年輕的威爾遜已經在當地的辯論俱樂部脫穎而出,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了。後來,大家推舉他在州議會發表了著名的反奴隸制度的演說,一時名聲大噪,成為知名的民主人士。

  12年之後,剛剛過了33歲生日的的威爾遜,與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查爾斯平起平坐,一起進入了國會。在國會裡,他依然銳不可當,成為著名的國會議員。後來,威爾遜又競選副總統成功,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副總統。

  威爾遜出生在貧窮之家,他生來是貧窮的,但是他有一顆不甘貧窮,不屈不撓的心靈。正是在這顆不甘貧窮的心靈的照耀下,他一步步擺脫了貧窮,登上了成功的巔峰。

  ***三***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有一位同學特別引人注目,因為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大家以前的印象中,這位同學不是一位優秀的人,成績平平,各方面的能力也很一般。然而,誰也沒想到短短十餘年時間,他就超過了班上所有的人。於是,大家紛紛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

  飯後,大家不約而同地問起了他成功的祕訣,他聽後聳了聳肩,淡淡地說:“其實也沒什麼,只不過我把大量的時間用在了做同一件事上。”

  原來,大學畢業後,這位同學給自己定下了一個長遠的奮鬥目標,無論每天工作有多忙,他都儘量擠出兩個小時的時間,堅持學習市場營銷和企業管理。幾年後,他辭職下海,自己開起了公司。由於掌握了豐富的營銷知識和管理經驗,他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很快就成了遠近聞名的企業家。

  聽了他的故事之後,大家都感到十分後悔,因為他們擁有同樣多的業餘時間,但基本上都浪費在了無聊的網路遊戲和牌桌上。此時,他們才深刻地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在於文憑的高低,也不在於能力的強弱,而在於是否將零散的業餘時間用於學習,是否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做某件事。平庸與卓越,往往只在人的一念之間,抑或消極與積極的生活方式。

  除了工作之外,每個人都有大把的業餘時間。在這裡,我們不妨算一筆時間賬,假如每天中午十二點下班,下午兩點上班,中間有整整兩個小時,除卻做飯和吃飯的時間,至少能夠剩下半小時。假如每天下午五點半下班,每天晚上十點鐘睡覺,中間有整整四個半小時,除卻料理家務和教育孩子,至少能夠剩下一個半小時,也就是說每天至少有兩個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這還不包括雙休日和節假日。

  你可別小看這兩個小時的時間,如果堅持下去,常常能創造奇蹟。以一本十萬字的書為例,如果你每天閱讀兩小時,大約能看兩萬字,而五天左右就能讀完一本書,一個月就能讀完六本這樣的書,而一年就能讀完七十二本這樣的書,是不是覺得很驚人啊?而事實上,只要下定決心,你也同樣能夠做到。

  每天兩小時,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都算不了什麼,不過是少看一會兒電視,少玩一會兒電腦,少打一會兒麻將,但這兩小時所積累的正能量卻是無法估量的,所創造的經濟價值也是無法想象的。居里夫人利用零散的業餘時間,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奠定了現代放射化學的基礎;馬里奧利用零散的業餘時間,創作了長篇小說《教父》,成為了美國文學的一個轉折點;奧斯勒利用零散的業餘時間,研究出了第三種血細胞,為人類醫學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其實,成功就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沉澱的過程,如果你也想幹一番事業,那就不要猶豫,趕緊從現在做起,利用零散的業餘時間,每天堅持做一件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也會成為一位了不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