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讓路為題的作文

  兼讓是一種傳統美德,下面一起隨小編欣賞一下範文吧!

  以讓路為題的範文1

  讓路,讓路?

  ——題記

  在這條人生的大道上,我們會遇到無數個岔口,無數個選擇。有艱辛、有苦澀、有幸福、有失望。或是一馬平川,或是荊棘滿路。那,我們是讓,還是不讓?

  路是自己選的,就算跪著也要走完。不需要為障礙讓路。我們所能做的、所要做的,就是去努力、去奮鬥,越過障礙。

  不需要讓,也不能讓。在困難面前,退卻一步便是膽怯,害怕一步便是弱者。而這個社會最不需要的,便是弱者。適者生存、強者為尊,弱者,永遠都只能被淘汰。

  舉一個最切實際的例子:考試。

  難道僅僅因為你在他面前,便要停下,給他讓路麼?難道僅僅因為你在他後面追趕的艱辛,他便要給你讓路麼?不,不會!我們都是參賽選手,都向往著爬到最高點,俯瞰眾人。沒有誰會因為你弱小便施捨同情,至少,我不會。因為,我要越過所有的阻礙,哪怕遍體鱗傷也要到達那裡 我夢想的所在。

  我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話:安徒生是世界上最大的騙子。的確,他讓許多人都幻想著夢中的童話,卻在殘酷現實的洗禮中掙扎,隨波逐流。缺乏了鬥志,只會幻想的人,永遠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或是自以為是,或是妄自菲薄。

  人各有志。這個詞大家都懂,可是仍然有不少家長給自己的孩子安排、鋪路。人生是自己的,路也是自己的,若只是做別人的選擇,走自己的路,那該是有多麼乏味?

  人生能有幾回搏?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路,自己的選擇,哪怕跪著、爬著,也要走完全程。

  我的路,不需要讓,因為我有手有腳,我能自己行走。

  我的路,也不會給誰讓,因為我所追求的,便是 超越!

  以讓路為題的範文2

  在以前,路是多的人是少的,路則是通的。而現在,人是多的路是少的,路則是堵的。怎樣才能使路通呢?那就是---讓路!

  在每個人的一生當中,走過的路是很多的,而給別人讓路或者是別人給你讓路的次數也必然不少。

  他人給我讓路

  我和一個朋友約好1:30我去他家裡和他一起進行最後一次複習,因為他一家人要搬走了。當天中午,我因為太瞌睡就躺下睡覺了。當我醒來的時候已經1:20了,我就拎起要用的東西,騎上自行車飛一般的衝向他家。去的路上必須經過一個只能通過一輛自行車的寬度的衚衕。當我進入衚衕中央的時候,對面出現了一個正在狂奔的男子,我當時停下了車,在我想退出去的時候,只聽見對面的那位男子大喊道:“要過,快過。”我當時心中充滿感動立刻騎車穿過衚衕。當我的謝謝還沒說出口,他已經消失在衚衕裡了。我把這件事情說給朋友聽後,他非常開心的對我說:“讓路一小步,素質一大步。”

  我給他人讓路

  這一天,我剛辦完事準備上樓回家。這時從樓梯下來了一個滿臉焦急的人,他對我大聲叫道:“小子,快讓開。”因為樓梯本是可以通過兩個人的,可是一旁被雜物堆滿了。我本來很生氣,不想給他讓路,可看到他那滿臉的焦急,就讓開了。當他從我旁邊走過時,我對他說:“叔叔,慢一點兒,前面的臺階很滑。”他聽後怔了一下就急忙走了。後來他特地來向我道歉。

  其實,他人給我讓路,我給他人讓路!只不過是個簡單的舉動而已。但這個舉動卻可以讓自己和他人得到意想不到收穫!

  你會給他人讓路嗎?

  以讓路為題的範文3

  獨木橋上兩羊相遇,互不妥協,紛紛落水;而一隻羊如果能退讓一步,躲閃一邊,最終兩羊都會安然過橋。人生亦是如此,旅途中有時會無路可走,退讓一步,也許會海闊天空,擁有更精彩的旅程。

  生活中,為他人讓路。讓路,也大也小,小到平時生活中的止步讓行,大到災難降臨時的捨己為人。生活中的一個微笑,一個“請您先過”,助人又利己,何樂而不為?總之,做人要常懷將心比心,誰的人生都不會一帆風順,無波無瀾,今天為他人讓路,也許正在為明天的自己鋪路。歷史上,藺相如為廉頗讓路,不僅改變了兩人尷尬的局面,而且日後使廉頗負荊請罪,將相和睦,引為千古美談。

  學習上,為讀書讓路。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是亙古不變的真諦。學習本是一件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當自己埋頭讀書,窗外同學們的嬉戲,是否會產生誘惑?貪玩活潑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而那些在學習上取得令人羨慕成績的人,無一不能耐住寂寞。古有蘇秦懸樑刺股、董仲舒苦學經書,目不窺園;近有魯迅以嚼辣椒提神,夜以繼日地寫作。他們的成功,勝在了選擇,讓一切繁華、一切人生享受都為做學問讓路,他們收穫的當然是成功。

  做人上,為美德讓路。孔子曾雲: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生活中,必然面臨各樣的問題,需要我們做出不同的判斷與選擇。拾到錢財,是拾金不昧還是據為已有;為官一任,是造福百姓還是謀圖私利。這些都是我們可能面對的問題,如果選擇了後者,縱使自己的私慾得到滿足,內心也定是無盡的不安。只有擁有高尚的美德,為他人、為社會多做一份貢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感。新中國成立初期,杜芸芸把整合的十餘萬遺產捐獻給國家,不正是一切私念都為美德讓路的真實寫照嗎?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多時候,我們在讓路的同時,會找到新的幽徑,學好讓路,精彩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