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種子為話題的高中作文

  如果你想要得到幸福,請埋下種子,悉心養育,待它成長。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1:

  哲人說:在創造人的時候,上帝很公平地在每個人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或許這顆種子是飽滿的,或許是殘缺的。但是,飽滿的種子不一定能豐收;殘缺的種子也許能開出滿樹的花朵。

  Flash:一顆種子掉落在了秋天。種子一點也不氣餒,他努力著。刺骨的寒風,鵝毛般的大雪,依舊不能使他倒下。他堅強地向天空伸長。在一切生命都剛剛醒來的時候,他開出了最美的花。

  那是一顆,在不正確的時候選擇了發芽的種子,但是為什麼他能走過刺骨的寒風,鵝毛般的大雪,最後走進了春天,開了花。

  種子需要頑強的毅力才能發芽。史蒂芬。霍金,在牛津大學畢業後即到劍橋大學讀研究生,這時他被診斷患了“盧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此後,他完全不能說話,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後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霍金正是在這種一般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成為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時空本性》《未來的魅力》《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無一不使我們震驚。一顆殘缺的種子卻開了滿樹的花朵。

  種子需要堅持才能發芽。方仲永,一個還不曾認識紙墨筆硯的五歲孩子就會作詩。且“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只要指定物品叫他作詩,他立即寫成,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也為他的聰明連連稱奇。但其父“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最終使仲永才能衰竭,“泯然眾人”、因為沒有堅持去學習,才落得如此地步。一顆飽滿的種子卻不能豐收。

  種子需要自強不息才能發芽。張海迪:“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視窗》、《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一顆殘缺的種子卻開了滿樹的花朵。

  愛因斯坦:“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種子發芽需要堅強不息。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喉嚨。”種子發芽需要把握自己的命運。伏爾泰:“笑能戰勝一切。”種子發芽需要樂觀面對一切。因為如此,愛迪生髮明瞭電燈:因為如此,司馬遷受宮刑而作《史記》:因為如此,歐陽修兩歲喪父苦學而成才……

  原來,那顆錯誤地落在秋天的土地裡的種子,是因為他堅強地抵抗刺骨的寒風,鵝毛般的大雪,把握著自己的人生,樂觀的看待一切。“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他一直這麼想著。

  種子是否能開花不是在於他是否飽滿,而是他是否有想要開花的堅強,樂觀。飽滿的種子不一定能豐收;殘缺的種子也能開出滿樹的花朵。

  2:

  有一種東西叫種子,它靠自己的力量破土萌發,生長於懸崖峭壁之間;有一種動物叫蝴蝶,經靠自己的力量衝出蛹殼,振翅於白花之中;有一種人叫強者,他靠自己的力量開拓未來,矗立於成功之巔。想當強者的朋友們,讓我們永遠牢記這一點: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人要自尊自愛自強自立,只有迎著飛雪迎著雷電迎著風雨,小樹才能舒舒展展、鬱鬱蔥蔥、層層碧碧;只有不畏夜幕、不畏黑暗、不畏冷軍,星兒才能閃閃亮亮、光光燦燦、明明麗麗,即然降生地球,降生社會,降生人世,你就應該以你的智慧、你的才能、你的膽略、你的毅力,開拓開壁一塊屬於你自己的土地。

  軟弱、沒有毅力、經不起挫折是現代學生的通病,唯有徹底地清除它,我們才能充滿信心地迎接未來、創造未來,才能擔負起國家所賦予的重任,才能昂然地走在人生的大道上,因為明天是不相信眼淚的!

  人生是一杯酒,人生是一聲號角,人生是進軍的戰鼓。酒是醇厚的,號角是嘹亮的,戰鼓是積極的。生活就這樣瑣碎卻真實,它不是充滿美好幻想的童話,也不是深奧抽象的科學著作,它只是一本記實文學,以圖片記錄點滴,將自己的心情感受作為註解。它也許平淡,也許枯燥,也許有太多不如人所願,但它卻是最意味深長的。我們自己在書寫它的同時也在學習、在感悟、在成長。

  人的一生如漫漫長跑,每個人都如夸父般時刻追逐著心中的太陽。苦苦追趕中,你可曾注意到藍天白雲的清純?你可曾體會到斜風細雨的柔情?我們之所以不顧一切地流血流汗,心甘情願地付出所有辛苦,那是因為我們心中有渴望、有企盼,有得到這份渴望、實現這個企盼的勇氣、力量和信心,雖然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朋友,擦乾你眼角的淚痕,要記住,人生重在參與。在奮鬥的同時,你可千萬別忘了收穫!

  同行之間,你死我活的商場之戰,是一種彼此的超越;同學之間 ,明爭暗鬥的學海之爭,也是一種超越。讓一切都從超越自我開始吧!只有超越了自我,才懂得怎樣去衡量別人的價值;只有超越了自我,才明白如何接納自己以外的一切。

  超越,正是這樣一種偉力。越過去,人類才會走向光明燦爛的未來。

  超越,的確是一種動力、一面旗幟、一支永恆的進行曲。當今的世界,今非昔比;今天的中國,日新月異。這都展示了超越的風采,而我們——未來世界的主人,更應該把握超越的實質,樹立超越的意識,開創一道道富有超越意識的風景線。

  執著,就是這樣一種勤勉的跋涉、淡泊的心境,一種剛硬的精神氣質,一種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節操。執著是一場漫長的分期、分批的投資,而成功是對這場投資的一次性回報。執著於自己所愛的事業,追求一份成功與收穫,該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生活是對每一個人公平的,失敗的眼淚永遠能流給失敗者自己,只有真正傑出的競爭者才能做一個微笑的成功者。

  3:

  當孩子還孕育在她的腹中時,她並不似書中所寫的一般有一種“做母親的奇異的幸福”,相反倒有一點惶惑。她剛剛適應作為妻子的角色,而今竟要做母親了,她有些無所適從。

  陣痛襲來,她心中有點惱,有點怨。孩子給她的見面禮竟是這千迴百轉的折磨,她很痛。在那陣痛的縫隙,擔心又適時而來:孩子沒事吧,怎麼這麼久還未出來?很快她累得昏睡過去。當她再次醒來時,似乎有一點不一樣了。

  她曾經飽滿的腹部塌陷了,身邊已經安睡著一個皺巴巴的嬰兒。她覺得肚子裡少了些什麼,有點空虛。但當她輕柔地抱起那小小的生命時,她的心房一下子被一種奇異的東西填滿了。悄然中,一粒名叫幸福的種子種進了一個母親的心田。

  她自己孩提時代養成的習慣因他而發生著改變:一張不小的床,被孩子張牙舞爪地佔了大半,她則弓著身子,將他護在裡面。一覺醒來,她的姿態絲毫未變,只是渾身痠痛不已。而這無數次的痠痛體驗使她心中的那粒種子發了芽。

  她聽過有經驗的人說:如果你想過幾年暗無天日的生活,那你就去生個孩子吧!她是不信的,可現在卻是不得不信。白天工作結束,疲憊不堪,夜間想休息一下,卻會被孩子攪亂。他餓了會哭,飽了會哭,熱了會哭,冷了會哭,尿床了會哭,難受了也會哭……她總是放心不下。於是便養成半小時看一次孩子的習慣。她心裡那棵嫩芽在孩子的淚水澆灌下生長著。

  漸漸地,小不點有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會叫“媽媽”,第一次會爬會走會跑,第一次寫字,第一次數數,第一次上學……人的這一生,有多少個第一次啊!而孩子的許多第一次都與她的心血與淚水交融著。她用圖片、用CD、用文字精心地收藏著這無數個第一次。她心中那棵幸福的嫩芽,漸漸茁壯。

  她開始變老了。她的青春一絲絲地灌注進了這粒種子;他的孩子一天天變得青春,充滿活力。他有了自己的朋友,他有了自己的思想,他有了自己的未來,他有了自己的人生……她站在孩子的身後端詳著他高大的背影,她心中的種子已經成熟。

  真正的幸福,永遠不可能膚淺。它不是來自於一朝一夕。它是一粒珍珠,在生活的海洋中慢慢沉澱,供人珍藏。世人的幸福是不一樣的,唯有母親的幸福,是相似的:深沉而博大。在這個世界上,也許只有海洋可以與之相比。

  如果你想要得到幸福,請埋下種子,悉心養育,待它成長。於是,你的歲月便會成為一串串綴滿紅色喇叭的牽牛花。

  4:

  從小,我便對美有著一種超乎尋常的熱愛和執著。所以,我的朋友一直都是班上最美的那名女生。可是,我審美標準也在一直變化著:幼兒園的那個朋友,有著白雪公主“血一樣紅的嘴脣,雪一樣白的面板,炭一樣黑的頭髮”,也擁有著豌豆公主那樣絕不能受到任何傷害的特質;小學的朋友是練體操的,常常在班級的聯歡會上以單手倒立或是連續前空翻作為自己的保留節目,我最為羨慕的是她那曼妙的腰肢和修長的雙腿;初中時的朋友則是另一種恣肆的、灑脫的美,雖然彼時她戴著扎眼的牙套,剪著男孩子氣的短髮,我卻覺得她的美是那樣的超凡脫俗——自信,無畏,瀟灑,純淨。

  美的種子就在我作為美的收集者的時候在我的心裡靜靜地生根了。後來,我擁有了第一部相機。從此,我又作為一名美的記錄者而孜孜不倦著。從最初的傻瓜機,到後來的卡片機,再到現在的數碼單反,畫質、效果都有了巨大變化,但是我卻始終堅持只用黑白兩色記錄著那一個個美的瞬間。我曾經拍過一張照片,畫面的兩側是高大聳立的樹木直指天空,中間則是矮矮的灌木、茵茵的草坪和遠處幾個小小的人影,空中,一隻小鳥正從藍天白雲間劃過。我以為這就是大自然的美的最精妙的體現:有強悍,有柔軟;人類非常之渺小,他們和鳥兒一樣不過是大自然的點綴。我的電腦裡收藏得最多的照片是我在不同地點、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拍攝到的雲——惟一不會因畫面色調的單一而失去千變萬化的能力的意象,這世間最簡單卻又最複雜、最真實卻又最虛無、最堅韌卻又最纏綿、最接近卻又最遙遠的物體。它擁有聖潔、純真、質樸的美,也不缺少絢麗與夢幻。一張張照片像施入土壤的養料,催生著我心中那顆美的種子慢慢發芽了。

  某一天,在我釋出照片的主頁上,有人評論說我很美。我問他,僅憑那一寸見方的頭像?他回答,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從你的照片中看到了你的純真與自然,又絲毫不缺少智慧和內涵,這就足夠了。我相信這位與我素未謀面的陌路人對我的誇獎不含任何的功利。而這證明了我在求索美的過程中最終成了美的擁有者,我聽見心間那顆種子怦然開花的聲音。

  然而我知道,人生之路還很漫長,只有始終保持著純真的心和敬畏美的態度,才能最終讓那朵花真正結出飽滿圓潤的果實。這一天,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