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的典故及寓意精選

  成語產生的年代很早,當中保留了許多的古漢語特點,這些特點尤其體現在字詞方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90%,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老馬識途的成語故事

  故事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裡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裡。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寓意:故事中的老馬雖然年歲已高,但它仍能找到出路,這說明了老馬有著豐富的經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看年歲已高的人,他們的豐富的人生閱歷是年輕人難以超越的。同時,通過故事中的人物管仲的表現,我們可以學到要多和日常生活接觸。在你眼中或許認為”經驗〃它是很渺小、不起眼,但是以後的日了還長得很 呢!像管仲和隰朋都能注意平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才能解決迷路和缺水的問題啊!假設管仲和隰朋沒有日常生活的經驗,那麼齊恆公以及大軍不是要坐困他方呢!

  篇二:順手牽羊的成語故事

  唐朝中期,各鎮節度史都擁有軍事、經濟大權,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裡。蔡州節度使的兒子吳元濟在父死之後,起兵叛亂。唐憲宗派大將李愬。擔任唐州節度使,剿滅吳元濟。

  李愬到任,放風麻痺吳元濟。散佈說,我是個懦弱無能的人。朝廷派我來,只是為了安頓地方秩序。至於攻打吳元濟,與我無干。吳元濟觀察了李愬的動靜,見他毫無進攻之意,也就不把李訴放在心上了。

  其實李愬一直在思考攻打吳元濟老巢蔡州的策略。他趁機擒獲了吳元濟手下的大將李佑,對他優禮有加,感動了李佑。李佑告訴李愬,吳元濟的主力部隊都部署在洄曲一帶,防止官軍進攻,而防守蔡州城的不過是些老弱殘兵。蔡州是吳元濟最大的空隙,如果出奇制勝,應該迅速直搗蔡州,活捉吳元濟。

  李愬在一個雪天的傍晚,率領精兵抄小路,神奇地直抵蔡州城邊,趁守城士兵呼呼大睡時,爬上城牆,殺了守兵,開啟城門,部隊靜悄悄湧進了城。籌吳元濟從睡夢中驚醒,發現宅第已被圍困,負隅頑抗,終於被捉。李訴將吳元濟裝進囚車,押往長安。駐紮在洄曲的董重質見大勢已去,也向李愬投降。

  寓意:順手牽羊,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除了科學技術中不期而然的發現發明外,順手牽羊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有貪小便宜之嫌,都不那麼正人君子氣。作為一種計謀,順手牽羊常常不是等“羊”自動找上門來,而是著意尋找敵方的空子,或誘使敵方出現漏洞並進一步利用漏洞,從而使自己牽羊時很“順手”。

  篇三:一敗塗地的故事

  秦朝時候,沛縣縣令叫泗水亭長劉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驪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連三地逃走了很多,劉邦想:這樣下去,不等到驪山,就一定會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來想去,索性把沒有逃跑的都釋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陽二縣交界的山澤中。

  秦二世元年,陳涉在大澤鄉起兵反秦,自稱楚王。沛縣令想歸附,部屬蕭何和曹參建議說:“你是秦朝縣令,現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劉邦召回來,挾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辦了。”沛縣令立即叫樊嚕去請劉邦。可是當劉邦回來時,沛縣令見他領有近百人,恐他不服從自己的指揮,又懊悔起來。於是下令緊關城門,不讓劉邦進城。劉邦在城外寫了一封信,綁在箭上尉給城裡的父老,叫沛縣父老們齊心殺了縣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們果真殺掉縣令,開啟城門,迎接劉邦進沛縣,並請地做縣令。劉邦謙虛地說:

  “天下形勢很緊張,假若縣令的人選安排不當,就當“一敗塗地”,請你們另外選擇別人吧!”但最後,劉邦還是當了縣令,稱做沛公。

  寓意:輸了並不可怕,怕的是一敗塗地。所以每當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適當的回頭看看所做的事情產生的影響,對於那些不好的影響我們要分析解決,也要學著適當的去放棄一些東西,多聽聽他人的意見,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你的人生才能越走越暢通。

  篇四:囊螢映雪的故事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裡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孫康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裡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寓意: 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可是有的小朋友卻不認真聽課,不認真學習,仔細想想,和車胤和孫康相比,我們的學習環境那麼好,你們會不會覺得很慚愧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努力學習,把握每一分鐘能夠學習的機會,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才能實現我們的價值和夢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