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及分析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及解析,希望可以對大家的公務員考試面試備考有所幫助。

  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1:

  一、熱點背景

  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在美國華盛頓召開執董會,調整新的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比重。IMF股東將以壓倒性多數投票支援人民幣將成為繼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之後加入SDR貨幣籃子的第五種貨幣,確認中國進入世界頂級經濟體行列。對於這一人民幣的“勝利”你怎麼看?

  二、分析

  人民幣加入SDR,必然會影響到我國普通百姓的消費和投資,那麼,老百姓的錢袋子將會更鼓還是癟呢?我們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第一,在儲蓄方面,人民幣幣值更堅挺,別擔心你的錢袋縮水。從國際方面來看,SDR實質上是成員國央行的外匯儲備,成員國可將IMF分配的SDR轉化成需要的外國貨幣,以方便國際貿易結算。因此,SDR籃子貨幣通常被視為避險貨幣,獲得此地位無疑將增加國際範圍內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對人民幣的使用。隨著國際市場對人民幣需求的不斷上升,人民幣匯率在未來保持基本穩定甚至堅挺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截至2015年3月份全球外匯儲備規模為11.43萬億美元,人民幣加入SDR將進一步鼓勵全球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持有人民幣計價資產,由此將提高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儘管人民幣加入SDR後不能馬上改變國際儲備格局,但國際機構將有意願持有更多人民幣資產,在短期之內,可以增加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認同和信心,減輕人民幣面臨的貶值壓力,尤其是在美元加息預期強烈的背景下,有助於我國百姓手中的人民幣更加堅挺,減少對自己錢袋縮水的擔憂。

  第二,在消費方面,不需兌換外匯,帶上人民幣出國直接花。從消費層面來說,由於人民幣計價功能的擴大,許多大宗商品採用人民幣計價,將規避匯率波動風險,降低購買成本。專家表示“這對於出國旅遊、留學,還是比較划算的”。隨著人民幣加入SDR,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人民幣,願意接收人民幣,或者用人民幣來廣泛地開展各種交易,這樣未來出國購物、旅遊等消費都會更加方便。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旅遊點,人民幣與外幣的兌換將變得更加便利,國人不需要兌換外匯,帶上人民幣就可以出國旅遊。購物環節,由於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幣結算,將不再有以往銀行間外匯結算時由於匯率變化帶來的煩惱。

  第三,在投資方面,開放金融市場,到國外買房炒股不再是夢。在投資層面,在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的前提下,人民幣保持穩定態勢的話,將有利於投資者在全球進行資產配置和交易。今後中國人可以更方便地配置海外資產,到國外去投資不動產、股票和債券,直接拿著人民幣到國外買房將不再是夢想,國外投資者可享受到國內股票、基金、國債、P2P的更多渠道投資理財,國內個人跨境投資和***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資本都將更加自由便捷。

  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2:

  一、熱點背景

  近日,一個名為“微信大資料”的活動頁 面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不少網友貼出了包括自己加入微 信的時間、傳送頭條微信的時間、第一個朋友、2015年共釋出多少微 信、共收到多少紅包、發出多少紅包、收穫多少個點贊等詳細資料資訊。

  不少網友覺得這個2015年微信大資料非常 有紀念價值,不過就在當天下午,有不少網友紛 紛釋出訊息,稱該活動網址可能會盜 取微信賬號資訊,一位網友釋出訊息稱“這個網址千萬不要進,馬上把支付寶的錢轉出去,已經有人被盜”,並稱“進去***網頁***的時候速度很慢,已經在****資料了”。

  該訊息傳出之後,造成不少 網友恐慌,扎堆提現微信零錢以及取消銀行 卡和微信的關聯。甚至有網友發現因為系 統零錢提現使用者過多,導致無法提現,造成恐慌加劇。

  不過當晚,騰訊微信事業群總監、風控總監鄭立鵬親 自發了一條自己的微信大資料,闢謠盜號是謠言,請放心分享。

  二、命題預測

  大資料時代,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充斥著真 真假假的盜號軟體讓大家煩不勝煩,對此你怎麼看?

  三、分析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大資料”已經不是 一個陌生的術語了,它的威力已無所不在,牛津大學教授維克多·梅耶-舍恩伯格在其新書《大資料》中說,這是一場“革命”,將對各行各業帶來 深刻影響,甚至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但同時它也引發“資料暴政”的擔憂。

  可以說,“資料”被捧為21世紀新型“石油”或“黃金”。一些統計學家、物理學家和 所謂的資料科學家服務於大資料應用程式 開發公司,通過對消費者日常的資料分析,就能從單條信 息發現資訊間關聯,對零售業極為有用,可以避免發貨出錯,最大 限度降低庫存成本。而且能知道消費 者的消費偏好,行為偏好等等,為商家提供精準 的消費預測。

  可以說,“大資料”應用程式 魅力就在於其個 性化的服務。比如,如果有人在“朋友圈”上表示“喜歡”某款牛仔褲,當他下次進 入該店鋪時,就可能收到店主給他傳送的 同品牌牛仔褲的打折資訊。看起來,這對零售商和消費者都有好處,但實際上,也給我們帶來了安全隱患——各類“盜號連結”或者“疑似盜號連結”,讓人防不勝防,大資料時代,誰來保護我們 的資訊著實讓人擔憂。

  為消除人們顧慮,許多公司強調他們收集、儲存、分析資料都是“匿名”的,但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每個人有自己的行動模式,換句話說,你留下的資訊越多,那可供分析的資料越多,就越不可能保持“匿名”。出售盜用他人的個人資訊已經 變成了一些人的牟利手段,近年來,從天涯、淘寶、漢庭到12306官網,大規模的資訊洩露頻發,每一起事 件的發生加劇了社會對網路資訊保安的擔憂。而個人資訊洩露除了通過一些社會組織流出之外,還有一些不法商家或個人通過問卷調查、網 絡註冊、會員登記等方式獲取,甚至微信各類測 試火爆的背後,有一些測試就有蒐集個 人資訊的嫌疑。從不少媒體已經曝光的情況中可以發現,就醫、求職、買車、買房、買保險,或辦理各種會員卡時,填寫的個人資訊都有可能被 洩露。

  但是,比起資訊發展的速度,與其相應的制度 規制卻並未完善、細化。一方面亟須培養個人資訊 的自我保護意識,判斷哪些屬於不應“留痕”的個人資訊;另一方面企業 在收集、索取個人資訊時也應自覺自律,培養合法使用個人資訊的法律意識。除此之外,消費者 還可依據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