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小學活動方案

  小學這個名詞離我們已經過去了十多年的時光,那麼不如讓我們來懷念一下吧。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1

  一、活動時間:5月30日***星期五 ***上午

  二、活動內容:參觀蘇陳小學,瞭解小學生的生活。

  三、活動目標:

  1.觀察和發現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之處,瞭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常規。

  2.積極嚮往小學生活,萌發要做一名小學生的自豪感。

  四、參加人員:大班組全體幼兒及教師

  五、活動準備:

  1.事先先聯絡蘇陳小學的負責人談妥有關事項。

  2.聯絡好車輛接送幼兒。

  3.發放通知給家長。

  4.提前給幼兒講解活動的規則與要求。

  六、活動地點:蘇陳實驗小學

  七、活動過程安排:

  1.幼兒早上8點半準時從幼兒園出發至蘇陳小學。

  2.幼兒進入蘇陳小學,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遵守活動規則:

  ***1***在參觀過程中仔細看,不離開隊伍。

  ***2***不能大聲說話,影響小學生學習。

  ***3***愛護學校裡的花草樹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3.帶幼兒參觀學校的環境:認識與瞭解教室、操場、廁所、圖書室的具體位置,知道這些地方是小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

  4.參觀一年級的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讓幼兒對小學生該怎樣學習有所瞭解,激發幼兒進入小學的願望,***參觀的教室提前進行一一對應***。

  5.與小學的老師、哥哥姐姐們告別,安全回到幼兒園。

  八、回到幼兒園後的延伸活動

  1.表達與交流

  ***1***你在小學裡看到了什麼?

  ***2***該怎樣做個小學生?

  2.表達與創造

  把自己在小學裡看到的、聽到的、印象最深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

  2

  一、主題名稱:《走進小學》

  二、主題來源

  再過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們班的孩子就要邁入小學的大門,去實現基礎教育階段的第一次轉折點。對孩子們而言,小學畢竟是一個陌生而又富有誘惑力的地方。通過這個主題活動,為幼兒創設環境,給幼兒大膽表述自己內心想法的機會,為他們進入小學做好良好的心理準備。

  同時在活動中,讓孩子發現自己的不良習慣並及時糾正,培養幼兒的堅持性、合作精神、規則意識和自我服務等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將來走進小學奠定基礎。

  在幼兒上小學的時候,首先面臨的就是要背書包,那麼書包裡到底需要放些什麼,怎麼放,在他們的頭腦中是不清楚的。因此,讓幼兒去選擇、去思考、去討論、去練習,從而得到一些比較情緒的概念,獲取一些比較使用的方法,這對幼兒上小學是非常有幫助的。活動中,我們將讓幼兒主動的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真切的感受。在整個過程中,通過與書包、文具等材料的交往互動,激發幼兒嚮往小學生活的一種積極情感,體驗做小學生的愉快,真正的為幼兒上小學而做準備。

  三、主題目標:

  1、通過對各種活動,消除了幼兒對小學學習生活的恐懼與擔心。

  2、培養幼兒的堅持性,合作精神及良好行為習慣,為入小學奠定基礎。

  3、初步認識小學的環境,瞭解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內容。

  4、認識拖拉、丟三落四等不良行為,學習有序做事。

  3

  為了進一步深化師德建設,樹立“以人為本,教育即愛”的理念,大力弘揚教師敬業愛生的精神,用關愛引領學生成長,用高尚師德影響學生,用真摯感情愛心學生,建立文明和諧的師生關係。進一步加強教職工隊伍建設和促進幸福學校的建立。根據教育局通知精神,決定組織我校教師開展“愛生三走進”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之一:“走進家庭聊一聊”。

  組織教師多種形式家訪。走進學生家庭,傾聽家長心聲,開展家庭教育諮詢,提高家長家庭教育水平。向家長宣傳教育法律法規,積極宣講《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政策法規,開展“宣講教育規劃,推進素質教育”活動,共同解讀《十二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二、活動之二:“結對幫困獻愛心”。

  組織師生一一結對活動。每位老師深入瞭解學生情況,關心關愛弱勢學生,結交一位家庭困難、學習困難或問題學生學生,加強溝通,給予更多的關懷和關愛,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結對,使孩子在老師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三、活動之三:“走進社群宣傳忙”。

  組織教師走進社群服務。在社群中開展教育諮詢服務、心理健康輔導、法律法規普及和科學技術幫扶等愛心奉獻活動。

  四、活動之四:案例、活動手記徵集。

  開展教師徵文評比活動。對“愛生三走進”取得的成功經驗和感人事蹟進行整理與宣傳,重點挖掘在愛生行動中凸現的優秀教師,從不同側面充分展現“愛生三走進”活動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撰寫成功案例或活動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