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管理制度範本推薦

  為了做好小學師生的德育管理,提高學校的整體水平,需要制定並實施相應的管理制度。小編為你帶來了小學德育管理制度範本,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德育管理制度範本篇一

  一、認真執行《中共中央關於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認真實施《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等政策法規,在學生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三個好”***在校做好學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會做好少年***和“三個習慣”***良好的學習、行為、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等。

  二、建立校德育領導小組。校長室根據情況的不斷變化,負責德育目標的制訂與督導;教導處負責日常德育工作的監督、管理與協調、檢查、評比、處理偶發事件;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的教育、管理、家訪和學困生的跟蹤轉化及工作檔案的整理。做到分工明確,職責落實。

  三、教導主任全面負責學生的德育工作。制定每學期德育工作計劃,按要求開好班會課,定期檢查。組織各種針對性活動,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強對學生的管理。

  四、少先隊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任務變化,發揮少先隊的德育功能,參與學校管理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活動,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五、班主任要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和身體發育狀況。建立起良好的班集體,開好主題班會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和學習習慣、勞動習慣、文明習慣。在教育工作中,堅持正確的德育工作原則和方法,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想實際出發,以正面教育、啟發引導、表揚鼓勵為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循循善誘,寓教於樂。嚴禁挖苦、諷刺、侮辱、孤立、打擊、訓斥學生,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六、全面育人和多渠道育人。科任教師要協助班任老師做好班級工作和學困生轉化工作,做到教書育人,要寓德育滲透於學科教學之中。

  七、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和社會實踐,包括家務勞動、公益勞動、社會調查等。

  八、結合節日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三義”***的教育。

  小學德育管理制度範本篇二

  一、加強德育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的管理制度,提高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

  1、 進一步建立健全的學校德育工作體系。學校有一名校長全面負責德育工作,健全學校德育領導小組和德育管理制度。德育領導小組定期分析學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情況,制定德育的實施計劃,協調學校各部門的德育工作。

  2、 依靠辦學各方面的力量,充分挖掘教育資源,形成家校合作和社會互相配合的教育網路。

  3、 班主任是實施德育的直接組織者和領導者,學校應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指導和培訓,組織他們學習德育理論,總結交流經驗,發展科學研究。

  4、 全體教職工都要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學校應健全貫徹實施教育綱要的崗位責任制,對教職工提出明確的要求,並以此作為考核教職工工作成績的重要標準。

  5、 建立健全科學管理制度,形成有目標、有計劃、有總結、有檢查和評估的管理體系。

  6、 加強德育科學研究工作,重視調查研究,開展德育科學的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

  二、按《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本校學生一日常規”,實施德育管理,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抓好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行為養成教育。

  1、 制定學生一日生活常規,做到規範化、制度化。安排並督促教師做好課堂、課餘的引導工作。

  2、 指導少先隊開展生動形象的教育活動,活躍校園生活。

  3、 按課程計劃、教學大綱和上級、學校有關規定,管理好“三會一課”***校會、早會、班隊會、品德課***。

  4、 指導、調控學生課餘生活、校外生活***包括寒暑假生活***指導總輔導員組織春、秋遊活動。

  5、 抓好學生管理工作,做好後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建立後進生轉化檔案。

  6、 指導、督促年級組長、班主任按要求制定年級、班級教育計劃,寫好教育工作筆記。

  7、 指導、督促各科老師做好課堂教學德育滲透工作並完成學校各階段德育管理工作任務。

  8、 定期召開小型學生座談會或通過調查表,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收集反饋各班教育資訊,定期總結匯報。

  三、指導德育研究

  定期召開班主任、輔導員會議,交流德育工作經驗。

  小學德育管理制度範本篇三

  一、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德育領導的小組,制定學校德育工作計劃,組織開展學校德育工作。

  二、組建以班主任、少先隊、思品課教師為骨幹力量的德育工作隊伍,在校長負責的管理體制下開展工作。學校的全體教師職工都是德育工作者。

  三、德育處確定學校德育工作目標和任務,制定德育工作計劃,並負責檢查落實、督導和評估,組織好升國旗、時事教育等德育工作日常性工作,抓好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

  四、協助校長大力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建立教師職業道德培訓制度,貫徹執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五、加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好學生校內外德育活動,包括社會調查、生產實習、軍事培訓、公益勞動、社群服務、科技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努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六、加強德育科學研究,經常召開德育工作研討會,組織必要的參觀學習,積極創造條件,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手段,開展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申報德育科研課題,積極參與德育教研活動,以科研為先導,提高德育的實效性、針對性、主動性。

  七、積極組織校園文化建設,注重環境育人和服務育人,建設動態***常換常新***的“德育園地”和有感召力的“提醒語”***名人名言等***。負責校報校刊工作,崇尚科學,反對迷信。

  八、指導學科教學滲透德育內容,參與聽課評課,督促學科教學網德育目標的落實。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有計劃、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落實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校園氣氛。

  九、加強對學生的校外教育工作,動員社會力量積極支援參與青少年的德育工作,特別要加強學生家長、居委會、派出所、媒體等方面的聯絡,形成學校為中心,周邊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社群教育網路。

看過小學德育管理制度範本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