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考什麼

  申論主要考查應考人員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公務員申論考試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公務員申論考試內容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大綱正式釋出,申論考試正在進行重大變革,如何在申論考試變革中保持清醒,穩紮穩打,探得先機,把握規律,謀求制勝之道,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5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申論考試大綱

  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定兩類試卷。

  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並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範、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

  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

  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準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

  通過比較發現,2015年考試大綱與歷年相比,一字未變。考綱字字珠璣,明確告訴我們考查的內容、方式和目的。其中的關鍵詞實際上就是三個: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材料、能力。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寓於給定資料之中,要通過五種能力把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的表現、原因和對策從給定資料中剝離出來,形成應試者自己的認知。同時,考試大綱明確規定,“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定兩類試卷。”這為參加兩類考試的朋友指明瞭方向,不同類別的考生在考試中,需認真把握側重點,分類進行突破。

  根據考綱,我們可以總結出申論考試的五個基本題型:概括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對策、貫徹執行與寫作論證。

  公務員申論要求

  1、嚴格按申論要求的特點進行構思,根據行文者身份及行文物件進行佈局,注意結構的完整性,一般用總分結構,突出重點部分,開頭結尾做好設計。

  2、對給定資料所反映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對問題進行分類:1分清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2分清有關聯的問題和無關聯的問題有無關聯當然是指跟“問題”有無關聯;3哪些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3、原因分析,應當弄清其問題產生的原因,並且弄清所有有關聯的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注意文字的連貫性,巧用關聯詞和承接、連線詞。而且、反而、從而、進而、繼而、既而、然而、因而、不但…而且,不僅…也,最終、於是、儘管……

  5、注意字數不得超出規定。

  以往的命題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據給定的題目展開寫作,側重於考核考生的文字功底和寫作水平,考生的答卷也只能反映其“紙上談兵”的能力,而難以體現考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申論測試不僅可以考核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考核考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現實針對性,其難度大於命題作文。

  現摘錄《2002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題卷》申論要求如下:

  1、給定資料反映了網路給社會生活帶來的種種影響,用不超過200字對這些影響進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條理,有層次。20分

  2、從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資料所反映的種種弊端,提出對策建議。要求:有針對性,有條理,切實可行。字數400左右。40分

  3、就所提出的對策建議進行論證,既可全面論證,也可就某一方面重點論證。要求:自擬標題,字數800左右。40分

  公務員申論考試要求

  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能力,就是讀者運用本身已有知識、經驗和方法順利進行閱讀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認讀能力、理解能力、欣賞能力、記憶能力及其閱讀速度。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讀者需要不斷完成由事實上升到觀點、由具體問題上升到本質屬性,把一堆材料劃分為幾類材料,把分散的事物綜合為具有一定內在聯絡的事物,由給定材料內的事物聯絡到以外的其他事物。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同樣一則材料,角度不同的人,往往會從中獲得不同的資訊。有的應考者能看得深些,有的應考者則看的淺些,這樣就可以充分反映出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

  分析歸納能力

  分析歸納就是指對材料的提煉加工,其能力就是從思維的具體到思維的抽象。申論考試給出的材料並不是完整的文章,一般僅僅是半成品,這些材料有些是按時間順序編排的,有些則根本沒有什麼規律可言;有些內容反映了質的東西,而有些內容甚至完全是濫竽充數,增加對應考者的迷惑性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應考者能夠在眾多材料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具體事物運動的客觀規律。要完成這個任務,一要分析給定材料的量的方面,即反映的內容和問題、方面和層次;二要分析給定材料的質的方面,即給定材料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在實際應考的過程中,應考者不但要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還要充分考慮材料所包含的兩極,避免片面化、絕對化。這樣對於後面所提出的方案,尤其是議論部分,都會有基礎性的作用。

  解決問題能力

  這方面的能力是申論的主要考察目標。也就是考察應試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前面所說的閱讀理解和分析歸納最終也表現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公務員每天面對的就是許許多多具體的事務,怎樣應對這些事務便反映了公務員的真正能力。這種能力一般分為兩種:一是處理一般事物的能力,二是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當然,在日常生活中這兩方面實際上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

  文字表達能力

  公務員要把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進行書面彙報,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主要表現為:規範、用詞準確、簡明扼要、說理透徹。申論的問題雖然非常靈活,但是對申論語言的要求一般沒有很大的變化。其中間接可以說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個要求。

  由此可見,申論不僅要求應試者具備相當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它還需要應試者表現出深刻地閱讀理解能力、較強的分析歸納能力,尤其是較高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其難度顯然大於一般意義上的命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