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數學強化複習的重心有哪些

  考研數學的複習無疑是考研公共課中最燒腦的。在後期的強化複習階段,應該做好安排,把握好複習的重心,才能更加高效地複習。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考研數學強化複習重心,希望對你有用!

  考研數學強化複習3大重心

  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確自己的複習狀況和接下來要解決什麼問題。

  因為只有知道問題在哪我們才好著手去處理。特別考生若因其他的事情基礎階段耽誤了,這個階段還是要以加強基礎知識點為核心去複習,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的東西沒有後期要有所突破還是比較困難。

  如果基礎階段的複習是我們考研數學複習撒網階段,重心是建立知識點體系和框架,弄明白知識點裡面有什麼、能做什麼、以及怎麼去做。那麼強化階段就是我們慢慢收網的階段。這個階段的複習重心除了要發現自己知識點的漏洞之外,還要兼顧重要題型、知識點、常見方法的加強練習,由會的狀態上升到熟練的狀態。

  要做好這些我們要有個具體的複習計劃安排。計劃的制定要根據自己的問題去安排固定的時間去處理。可以知識點關聯性或者題型的角度為主線安排去做。在做的時候首先要回到知識點和思路上面去梳理清楚,然後結合練習去做,直到自己完全理解準確為止。

  比如證明存在性問題,那麼我們就可以把涉及存在性問題的知識點總結出來,即有介值定理、羅爾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泰勒定理、積分中值定理。然後圍繞判別具體用哪個存在定理的條件和形式角度、用該定理時又該做什麼以及思路是什麼。這樣下來就不僅是記住定理,而是能夠從根本上面去解決這一類問題。

  其次要重視總結。

  不管是理解知識點、還是做題、甚至看別人寫的解析也好,我們都要去總結,總結才是我們收穫、提高的手段與表現。不能為看書而看書,也不能為做題而做題。總結的關鍵是我們要知道從那些角度去總結。比如做題時總結可以從三個方面去做總結,一就是本題涉及的知識點的角度去總結,即本題用到那些知識點,每個知識點又用到什麼;二就是題型的角度去總結,即老師出題的角度和背景;三就是從做題的思路和方法上面去總結,即遇到該型別的題目我們可以用那些方法去處理。這樣我們通過練習+總結這樣一個過程,要不了多久就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之中提高了,而且分析題的角度也會發生變化,不再是套套題型了而是會根據題目條件和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分析。

  三是要把常考的固定題型要練的非常熟練。

  即只要遇到這類題,就是能保證拿滿分的。這個階段務必把這類題弄過關不要放在後期。比如數三的微分方程、二重積分、多元函式偏導等這些固定型別題目一定要拿下!

  最後就是要養成一個好的做題習慣。

  先要巨集觀整體標準化上面去把握判斷,在去微分區域性變形處理,這樣做題思路明確,變形自然,不然就會進入一個混沌的狀態。

  過來人總結的考研數學複習六大失敗經驗

  1、效率很差

  不能安下心去複習,每天即使保證10小時學習,最終的學習效果與些人2小時專心複習效果是一樣的。

  手機平板電腦等,刷完視訊就放到一邊,不要藉著背單詞的心態開始刷微博貼吧論壇小說……在特別忙的時候往往會玩的更有滋味。這是一條浪費時間的捷徑。

  建議找一個安靜的不受干擾的地兒,即使不能預計未來一月的計劃,也要在坐下來複習的時候計劃好當天的任務。有目標才有動力。

  2、基礎打得差

  暑假過後刷的視訊,沒有自己認真看課本做課後題。瀏覽的時候像是在安慰自己似的做任務。看視訊做的筆記因為肚子裡沒有知識點,也打得不牢。概率甚至都沒有準備課本。嗚呼哀哉。

  個人認為,時間充裕的時候,基礎很重要,屬於入門部分,否則後面只能被動的深入。現階段在看湯的高數基礎,感覺很美好。

  3、沒有自己做題

  考研數學課本課後題沒做。複習全書的時候,屬於看了一下基礎,做題全不會,只能看答案。於是進入了惰性迴圈。不會--看答案--下一題不會--看答案。考研畢竟考的是新題,沒有遇到的題。

  建議做全書的時候即使不會,也要自己努力的做,培養做題的思路和技能。否則進了考場兩眼抓瞎的感覺,跟看全書不會做題的感覺是一樣的。

  4、沒有做新題

  2、3的後遺症,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做新題。全書真題做完後,建議做一些八套卷衝刺等題目,考研只能更難。

  5、歸納總結

  從一開始的考研數學基礎複習階段的整體總結把握,到強化階段的型別歸納,到期間錯題難題薄弱點的總結,我認為都是很重要的。去年沒有做到,不知道是不是這樣,今年努力做到。希望每一個階段都有所得。

  6、公式定理的記憶

  16年因為沒有自己做題,並沒有意識到這點,後期一邊做題一邊整理了一本子的公式,發現很多都是在重複用的。於是開始重視這一點,後來買了考研班的公式小冊子,就當是梳理和記憶了。上了考場,緊張慌亂的情況下,記不住公式就是我。

  考研數學複習6個誤區

  1、心態消極,患得患失

  考研難,考研數學更難。這種說法在考研人中間經常聽到。不少考生尚未了解考試內容和題型,就已經對數學產生畏難情緒。這就直接導致在複習中消極應付,而非積極準備,只求過線就行。還有考生總是喜歡與其他人比,一發現有差距就開始變得焦慮。很多人糾結於諸如人家已經複習那麼多,我是不是太慢,時間夠不夠用,能不能複習完等此類問題,結果學習效率更低。

  因此,要想考出高分,首先要克服懼怕心理,樹立必勝信心,化消極被動為主動,才能在學習和解題中體會到真正的樂趣。另外,每個人學習能力不同,吸收能力不同,複習計劃也不同,知識掌握程度不同,學習進度等基本沒有可比性。只要按部就班腳踏實地,認真完成複習計劃,確保每一天有進步,最終肯定會達成複習目標取的好成績。

  2、只重技巧,不重理解

  有的同學在複習過程中特別注重技巧,總是在尋找有什麼好辦法可以速成。這完全是一種投機心理。殊不知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自己對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的基礎上的。基礎不牢固,再好的方法和技巧也發揮不出效果。另外,每一種方法和技巧都有它特定的適用範圍和使用前提,基礎不紮實,不可能靈活應用。

  在複習過程中,同學們必須放棄投機心理,踏踏實實打好基礎。然後再透徹理解每一個方法的來龍去脈,不僅要做到知其然,而且要做到知其所以然,單純的模仿是絕對行不通的。否則在正式考試中,很可能還是感覺似曾相識,但是就是不會靈活應用。

  3、只看題不做題

  有的同學每天下大力氣“看”厚厚的習題集,感覺自己啥都會,但考試依然得不到好成績甚至不及格。這就是因為不動筆計算,就不可能真正提高運算能力。數學成績高低唯一的評判標準是你的答題試卷。頭腦中哪怕思路萬千,如若不能按照要求寫到試卷上,結果都是零。一句話就是眼高手低!

  因此考生在複習備考中,不論多簡單的題目,多熟悉的步驟,都不要跳過,一定要動手做。眼看十遍不如手寫一遍!三個小時做這麼多題,本身就是對計算能力和熟練程度的考察。也只有通過動手練習,才能提高解題和運算的熟練度。同時,閱卷都是分步給分,怎麼作答才能獲得最多分數,其中的訣竅都要通過不斷動手練習來體會。

  4、專做難題,不注重基礎

  有的同學喜歡在難題、怪題上狠下功夫,誤以為難題都會做了,容易的題目自然也會迎刃而解。事實上,基礎題佔到70%,客觀題的絕大多數和主觀題的多數都屬於中等難度及中等難度以下的試題。另外30%的所謂難題,只不過是簡單題目的進一步綜合。如果你在某個問題卡住了,必定是因為對於某一個知識點理解不夠,或者是對一個簡單問題的思路模糊。

  有一句話說得好,考研數學以難題新題分高下,以基礎定輸贏。如果能把基礎題都掌握,把該拿的分都抓住的話,總分是相當可觀的。相反,如果你把大量的時間耗在了那些難題上,無疑是丟了西瓜去撿芝麻,肯定得不到好成績。即使在衝刺複習階段,數學複習仍然是以基礎為重。在此基礎之上,適量的擴充套件研究一下新難題才是最佳複習戰略。

  5、搞題海戰術,不歸納總結

  數學學習離不開作題,但從來不等於作題。在複習過程中,我們通過作題,發散開來對抽象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深入理解,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要忘了我們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對知識點進行理解,進而歸納總結形成屬於我們自己的有機的知識結構。再做題的基礎之上不斷進行歸納總結,才能提高的更快。

  因此我們作題的思路,必然應該是從理解到作題歸納再回到理解。除此之外,再做一些題目增加熟練度是有必要的。如果超出了這個限度。讓作題成為一種機械化勞動,這就違背了學習的初衷。要記住,目標明確、深入思考多總結才是提高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的關鍵。

  6、邊做題邊翻書,公式概念記不牢

  許多同學還有這種習慣,公式沒記牢,作題的時候看書找公式,查完了作完了也就完了。這樣下去真的就完了!據統計資料顯示,前期不注重記憶公式、定理的考生,最後的數學成績都不很理想。正式考試時間本就已經很緊張,沒有牢記公式將嚴重影響思考速度和做題效率。跟重要的是,上了考場豈能有機會再翻看查詢公式?

  記不牢公式其實就是沒打好基礎。然而,記憶公式確實很頭疼,特別是專門抽出時間去背誦記憶公式概念很容易遺忘和產生差錯。因此,從一開始就要從最基礎的公式和定理展開,在看教材與複習大全等參考書的過程中熟悉他們的使用範圍。複習後期,還要在做題過程中進一步強化。


猜你喜歡:

1.考研數學11月複習要把握哪些重點

2.2018考研數學最後十天衝刺怎麼複習建議

3.給學弟學妹們的考研數學複習方法

4.考研數學複習衝刺階段應該養成什麼習慣

5.前輩教你如何複習考研數學

6.考研數學一複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