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漢中旅遊攻略

  西安漢中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漢中的一些旅遊景點。

 

  漢中,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嶺、南屏巴山,中部是美麗富饒的漢中盆地。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生態示範建設試點地區。漢中兩漢三國文化底蘊厚重,自然風光獨特秀麗。

  美麗的漢家發祥地,漢文化一脈相承的源泉。
 


 

  石門十三品

  十三品中的《君開通褒斜道摩崖》,鐫於公元66年,開我國摩崖刻字之先河。鐫於公元148年的《故司隸校尉楗哦楊》,世稱《石門頌》,號為我國漢代摩崖[三頌]之首。鐫於公元155年的《李君表記》和公元173年的《楊淮、楊弼表記》,世稱《石門頌》,皆被譽為漢代摩崖的精英。

  另如四種漢隸大字摩崖,俱有史實作依據,足可供後世之憑弔;其中署名[魏王]的袞雪摩崖,傳為魏武曹操之手筆,早已蜚聲中外。鐫於公元263年的《李苞通閣道題名》是罕見的三國遺刻。鐫於公元509年的《石門銘》,被譽為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品。至於三種宋代摩崖,皆述及漢魏軼事,且為宋人仿漢隸之傑作。

  石門十三品既是記述古褒斜棧道和古石隧道以及古山河堰的通塞、變遷的珍貴史料;又是我國漢魏時期隸體文字的真跡。有其秣的歷史價值和科學藝術價值。

  蔡倫墓

  蔡倫墓在洋縣龍亭鋪南二百米處,墓區面積五畝,家高七米;墓前現存石碑三通,正中真書“沃龍事侯蔡倫之墓”,是陝西省香點文物保護單位。

  蔡倫字敬件,湖南桂陽***今來陽***入.東漢明帝時,曾任宮廷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今.漢和帝劉肇元興元年***公元一o五年***,他成功地改進了造紙的方法,用樹皮、麻頭、破布、玻魚網等為原料,造出了物美價廉的紙,朝廷批准推廣。從此,天下都用他的方法造紙,稱為“蔡候紙”。

  漢安帝劉枯元初元年***公元—一四年***,鄧大局以蔡倫供職宮廷,年久有功,授封“龍亭侯”,其封地即為現在洋縣的龍亭鋪。後世傳說蔡倫是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對他的故墓著意保護,以示敬仰之意。

  墓祠佔地30多畝,祠區有拜殿、獻殿、蔡侯祠、東西配殿、樂樓等清代縣山式建築及多株古柏和漢桂;墓區有石人、石羊、石馬等翁仲,有明、清碑碣多通肪單簷歇山頂方型祭亭。高大的墓冢呈漏斗狀。幕後有明月池。蔡倫墓祠是集墓冢古建園林文物石刻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南湖

  這裡說的南湖可不是曲江南湖哦,而是漢中南湖風景區。漢中南湖公園位於漢中西南17公里的南鄭縣漢山腳下。湖水迂迴於七山八溝之間,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亭立榭臥為一處幽美的遊覽勝地南湖,即原強家灣水庫,始建於1954年,該區方圓4公里。近年來省、地、縣投資近500萬元,將南湖初步建成為以山水自然景觀見長的公園。登攬月樓,可觀賞全湖風景。

  紅鹼淖

  在榆林以北140公里處,是陝西省境內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泊,有“沙海明珠”之稱。湖面面積60平方公里,煙波浩淼,景觀別緻。在這裡你可以盡情享受陽光、沙灘和湖水,還可觀賞沙鷗、天鵝和湖中自在的魚群,十分愜意。湖西南岸有一個半島,名為紅石島,島上有許多野生的沙生植物,值得一去。

  鳳翔東湖

  位於鳳翔縣城東關,古稱“飲鳳池”。相傳周文王元年瑞鳳飛鳴過雍,在此飲水而得名。宋仁宗嘉佑六年***1601***著名文學家蘇軾任鳳翔府籤書判官,倡導官民疏浚擴池,引城西北鳳凰泉水注入,種蓮植柳,建亭修橋,作遊之所,改名東湖,與杭州西湖雅稱“姊妹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