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進補適宜喝哪些湯類

  冬季節是進補的好時節,這時天寒地凍的喝碗熱湯最好不過了,既補充了營養,又能過一個舒心的寒冬。那麼,秋冬進補喝什麼湯?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秋冬進補適宜喝的類湯吧。

  秋冬進補適宜喝的湯類

  1、蘿蔔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白蘿蔔500克,大棗7-8顆、蔥姜適量、香菜適量、青蒜適量、黃酒適量、鹽適量、胡椒粉適量、油潑辣子適量。

  做法:羊肉切塊用涼水浸泡浸泡1-2小時,再放入涼水鍋中,燒開焯出血沫,然後取出用熱水將浮沫沖洗乾淨。白蘿蔔去皮切成滾刀塊備用,香菜、青蒜苗洗淨切碎備用。取砂鍋,放入羊肉、姜、蔥、大棗和足量的水,開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淋入黃酒,改小火燉1-1.5小時。把白蘿蔔塊放入砂鍋,大火燒開轉小火繼續燉30分鐘左右,至蘿蔔軟爛,加適量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上桌時,根據自己喜好再加入香菜、青蒜以及油潑辣子一起享用。

  功效:羊肉有補氣益血、滋養肝臟、改善血液迴圈的功效,常吃可提升氣色、滋潤肌膚。同時,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可收到進補和防寒的雙重效果。

  2、香菇土雞湯

  材料:土雞1只,香菇100克,紅棗10粒。

  做法:香菇用溫水泡發。將土雞除內臟後洗淨,去除頭、尾部分,切塊用清水漂20分鐘,然後將水瀝乾。紅棗洗淨去核用水泡10分鐘。將香菇、雞肉和紅棗一同放置鍋中,加清水1500毫升,大火將水燒開改用小火,慢煨3小時左右,出鍋前加鹽適量。

  功效:此湯可軟化面板角質層,有效改善面板老化;同時還有養胃健脾、延緩衰老的功效。

  3、茶樹菇雞湯

  材料:茶樹菇幹、雞腿、豬脊骨、蜜棗、薑片兩片。

  製作方法:雞腿,豬脊骨洗乾淨,切大塊。薑切片,茶樹菇沖洗乾淨。蜜棗兩顆,不喜歡喝湯太甜的只加一顆就好。鍋內燒溫水,把雞塊,豬脊骨放入煮至肉色轉白色撈起,沖洗乾淨。將茶樹菇、雞腿、豬脊骨、蜜棗、薑片兩片全部倒入鍋內,放入涼水,大火煲開後,轉中火煲二十分鐘,再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放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性甘溫、無毒,有健脾止瀉之功效,並且有抗衰老、降低膽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

  4、首烏鴿蛋湯

  材料:何首烏、熟地、鴿子、草菇。

  製作方法:先鴿子蛋煮熟之後放在冷水中剝皮。把何首烏、熟地放到鍋中煎煮半個小時然後去渣,用何首烏和熟地汁煮鴿子蛋就可以了。

  功效:此湯適合男女秋冬季補腎中身,促精血,對於整個身體健康都是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5、乳鴿銀耳湯

  材料:銀耳***又名雪耳***三錢,乳鴿一隻,瘦肉四兩,蜜棗四枚。

  做法:銀耳浸發透洗淨,將切洗好之乳鴿和蜜棗、瘦肉先煲約兩小時,後下銀耳再煲半小時,加少許鹽調味,湯成。

  功能:清潤,滋養和血,通便。木耳又能降壓、防血管硬化、治痔瘡出血和婦女月經過多,加瘦肉乳鴿,滋補溫和。此湯全家合用,家有老人者更加適合,常飲銀耳亦有美容健膚之功效。

  秋冬進補湯的做法

  1、煲肉類,骨類要先飛去血水,即燒一鍋溫水,將肉類,骨類放入煮開至起泡沫。再將肉類,骨類取出用涼水衝淨。另取一鍋清水再煲湯。

  2、煲魚類,先把魚類用少量油煎香,再用冷水下鍋煲制。這樣煲出來的魚湯鮮美無腥味,且湯色成奶白色。多剌的魚可用煲魚專用紗袋裝起來後,再投入湯煲。

  3、煲湯必放的材料:生薑,無需多隻要一至兩片即可。因為肉類,魚類多有腥味放了薑片就可以去腥去寒。注意:姜太多就是一鍋的姜味了。另一個材料:蜜棗, 廣東人煲湯少不了的材料,能給湯新增一些自然的甜味及營養,煲好的湯無需放味精,即有鮮甜味了。

  4、煲湯食材必須冷水下鍋,煲湯時忌中途新增冷水,因為正加熱的肉類遇冷收縮,蛋白質不易溶解,湯便失去了原有的鮮香味。同時也忌早放鹽,因為早放鹽能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從而使湯色發暗,濃度不夠。

  5、材料要足,水要適量:有的人湯總是煲的不好喝,因為材料下的很少,水一大鍋,煲來煲去湯還是清的,沒有味道。所以這裡要注意水不要太多了,通常是食材的2至2.5倍水即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