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治痢疾的偏方

  痢疾,中醫病證名。是以痢下赤白膿血,腹痛,裡急後重為臨床特徵。主要病因是外感時邪疫毒,內傷飲食不潔。病位在腸,與脾胃有密切關係。病機為溼熱、疫毒、寒溼結於腸腑,氣血壅滯,脂膜血絡受損,化為膿血,大腸傳導失司,發為痢疾,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

  1、嬰兒治痢疾的偏方之一

  石榴皮30克,白扁豆花100克,水煎過濾取汁,代茶頻飲,本方有健脾利溼、澀腸止瀉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痢疾初起

  2、嬰兒治痢疾的偏方之二

  紫皮大蒜60克,將蒜搗碎後浸於120毫升溫開水中一小時,然後過濾取汁,加入少許糖即可。每次服30~50毫升,每3~5小時一次。本方用於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3、嬰兒治痢疾的偏方之三

  地榆5克,槐花15克,水煎,過濾取汁。加紅糖50克,頓服。本方適用於治赤痢;若加白糖則可治白痢

  二:痢疾的辨證要點

  1辨久暴,察虛實主次暴痢發病急,病程短,腹痛脹滿,痛而拒按,痛時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後重暫時減輕者為實;腹痛綿綿,時輕時重,病程長,腹痛綿綿,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後重不減,墜脹甚者,常為虛中夾實。2、辨寒熱偏重大便排出膿血,色鮮紅,甚則紫黑,稠厚腥臭,腹痛,裡急後重明顯,口渴,口臭,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者屬熱;大便排出赤白清稀,白多赤少,腹痛喜按,裡急後重不明顯,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脈沉細者屬寒

  三:嬰兒痢疾家庭可以採取的措施

  由於小兒腹瀉大體上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感染性腹瀉是由病毒、細菌引起的,對於此類要在病情發展嚴重之前,及時去醫院做大便化驗和培養,以便查出致病原,對症用藥。而對於由餵養飲食不當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可給予易於消化的麵食、麵糊,調節一下胃腸,而不要濫用抗生素,因為很多藥物對胃腸道都有一定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