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餅的幾種做法

  鬆餅是蛋糕的一種,通常是以泡打粉或小蘇打粉做為烘焙酵素。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鬆餅的做法一

  材料

  蛋白 3顆蛋量,糖 4匙,檸檬汁 5c.c,低粉1 50克,蛋黃 3顆蛋量,牛奶 半杯,低粉2 4匙,糖 1匙,泡打粉A 3克,泡打粉B 3克

  做法

  1、蛋白先打至起泡,分次加入糖,檸檬汁打至溼性發泡。加入低粉1,泡打粉打勻成麵糊。

  2、蛋黃,低粉,糖,泡打粉打勻成麵糊即可。

  3、蛋黃糊,蛋白糊,一一煎成鬆餅狀即可完成。

  鬆餅的做法二

  材料

  1.蛋4個,細砂糖150公克,

  2.中筋麵粉200公克,

  3.沙拉油2大匙,牛奶2大匙

  做法

  ***1***將材料***1***置入大碗內,以打蛋器拌打至泡沫細緻光滑狀。

  ***2***將中筋麵粉過篩後加入拌勻。

  ***3***材料***3***亦加入拌勻,靜置約10分鐘。

  ***4***平底鍋抹一層薄油,以小火加熱,倒入一匙的面煳,兩面煎至金黃即可。

  鬆餅特色

  由麵粉加水和攪拌所產生的物質,具有良好的伸展性和彈性。做鬆餅時麵粉為主要材料,麵粉加水攪拌成麵糰所形成的溼麵筋進爐烘烤受熱後會產生水蒸氣。烤焙溼度愈高,水蒸氣壓力也愈大,而溼麵筋所受的膨脹力亦愈大。這樣一層一層的面層不斷受熱而膨脹,到麵筋內的水完全被烤乾為止。這樣產品的體積亦較原來脹大了八至十倍。第二點膨大的因素,是有產生層次能力的結構材料,所謂有層次的結構材料是指鬆餅麵糰在操作時須先在攪伴好的麵糰中放進很多很多有規則層次的油脂,層層的油脂和層層的麵皮互相隔絕,形成有規則的麵皮和油脂的層次在進爐烘烤受熱後會產生相輔作用,首先溼麵筋內的水份受熱而產水汽脹力,下層面皮所產的水汽壓力脹起上層的麵皮,依此一層一層逐漸長大,最後層與層內的油脂受熱而溶化、滲入了麵筋之內取代原先的水分,使每一層的麵皮變成又鬆又酥的,最後成為一個可口而膨鬆的鬆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