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的藥用價值

  猴頭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它不僅是美味,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猴頭菇又叫猴頭菌、猴頭、猴頭蘑、刺蝟菌、花菜菌、山伏菌、蝟菌。有健胃、補虛、抗癌、益腎精之功效;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淺表性胃炎、神經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暈、陽痿等病症。

  猴頭菇是一種藥食兩用真菌,猴頭菌性平,味甘能利五臟、助消化、滋補、抗癌、治療神經衰弱,中國國內已廣泛應用於醫治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疾病。古時候就被作為難得的健身補品,年老體弱者食用猴頭菌,有滋補強身的作用。據記載,猴頭菌性平味甘,有助消化,利五臟的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猴頭菌中含有的多肽、多糖和脂肪族的酞胺物質,有治療癌症和有益人體健康的功效。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臨床試驗反覆證明,猴頭菇藥用價值不斷地在挖掘出新的內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猴頭菇有保肝護肝作用。

  2、猴頭菇有抗腫瘤作用。

  3、猴頭菇有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4、猴頭菇有抗衰老作用。

  5、猴頭菇有抗潰瘍和抗炎作用。

  6、猴頭菇有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臟血液輸出量,加速機體血液迴圈。

  猴頭菇的健康食譜

  猴頭菇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能助消化,對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那麼,猴頭菇怎麼吃養胃呢?

  一、猴頭菇雞湯

  原料:猴頭菇三顆,雞半隻,枸杞,姜,鹽,料酒,火腿幾片。

  做法:

  1、猴頭菇用溫水泡六個小時,用手抓一下,洗乾淨。

  2、雞放到沸騰的鍋裡焯水,加兩片姜,一些酒去腥,焯水完畢撈出來沖洗乾淨。

  3、雞切塊,火腿切片,把雞,火腿,猴頭菇和薑片一起放進電燉紫砂鍋裡,一次加足冷水,燉四個小時。最後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加枸杞,喝前加鹽調味即可。

  二、猴頭菇蒸蛋

  原料:幹猴頭菇一個,雞蛋一個,鹽、食用油等適量。

  做法:

  1、取猴頭菇一個,用剪刀剪成小丁,放入清水中,泡發。第二天原本乾乾的猴頭菇全部變軟了,而且泡猴頭菇的水也變黃了。將泡發好的猴頭菇連水一起放入冰箱冷藏室儲存,待用。

  2、每次舀取一勺猴頭菇丁,放入小碗中,再打一個雞蛋入內,一同攪拌均勻。

  3、放入微波爐中高火轉3分鐘。

  三、肚片炒猴頭菇

  原料:幹猴頭菇30克,熟豬肚260克,韭菜80克,植物油、香油、精鹽、味精、白糖、胡椒粉、料酒各適量。

  做法:

  1、將幹猴頭菇用溫水泡發,洗淨,順刺切片,人沸水鍋氽去苦味,撈出控幹水;熟豬肚切成片。

  2、炒鍋上旺火加植物油燒熱,下熟豬肚片、猴頭菇片煸炒,加料酒、精鹽、白糖、味精、韭菜,淋上香油,炒勻後裝盤,撒上胡椒粉即可。

  四、黃芪猴頭菇雞湯

  材料:猴頭菇2朵、黃芪2片、散養雞1只、蔥1棵、薑片、料酒1湯匙、油菜

  做法:

  1、用淘米水將猴頭菇泡發6個小時。

  2、將泡發好的猴頭菇用溫水反覆沖洗乾淨,擠幹水分。

  3、將散養雞斬成塊,蔥切段、薑切片。

  4、鍋中加水燒開,加入料酒,將雞塊放入焯水至變色撈出用溫水衝淨浮沫。

  5、將猴頭菇放入焯水1分鐘撈出,用溫水洗淨擠幹,切成片狀。

  6、砂鍋中加水燒熱,將雞肉、猴頭菇、黃芪、蔥段、薑片放入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2個小時。

  7、先撈出雞塊放在碗的底部,再撈出猴頭菌片蓋在上面。

  8、湯中下入油菜心略煮片刻舀入湯盆內即成。

  猴頭菇治胃病分析

  胃病是常見病,多發病,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更容易患上胃病,社會節奏的加快,讓他們為了生計而忽略了胃的健康,總是不按時吃飯,暴飲暴食,應酬多等,極易對胃造成負擔,而引發胃病。對胃病的治療除可以通過藥物外,還得要做好保養,常說“胃病是三分治七分養”,所以對胃病的保養十分重要,如何養胃,通過食物來保養。猴頭菇不僅營養豐富,食用價值高,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對於胃病患者可以常食猴頭菇。

  猴頭菇能促進消化,增進食慾,能增強胃粘膜屏障技能,對食慾不佳、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甚至胃潰瘍、胃脹都有比較好的效果。猴頭菇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維生素及礦物質,對胃炎、胃癌、食道癌、腸癌、十二指腸潰瘍都有相當出色的預防作用。所以胃不好的人,可以儘量多食用猴頭菇,猴頭菇的做法有很多種,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吃。

  但要注意的是,雖然猴頭菇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畢竟是純天然的一種食材,不能與藥物同日而語。猴頭菇只對輔助治療胃病有幫助,並不能根治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