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花的臨床應用

  蠶豆花為一年生草本,高30-180cm,莖直立,不分枝,無毛。偶數羽狀複葉。它能夠入藥,臨床上它發揮什麼作用呢?下面跟著小編看看。

  

  用法

  用於嘔寫、咯血、鼻衄、熱併發斑等症。

  本品有止血作用,用於咯血、嘔血,可配藕節同用;用治鼻衄,可配

  血餘炭、 白茅花等同用;用於熱病發斑,可配丹皮同用。

  本品還可治療赤白帶下、高血壓,有止帶、降壓作用。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鮮者0.5~1兩***;搗汁或蒸露。

  【選方】①治咳血: 蠶豆花三錢。

  水煎去渣,溶化冰糖適量,一日二、三回分服。

  ***《現代實用中藥》*** ②治血熱漏下:鮮 蠶豆花一兩。

  水煎服。

  ***《福建中草藥》***

  附藥

  1. 蠶豆衣:即蠶豆的種皮。有健脾利溼的作用,可用於浮腫,常與 扁豆衣

  、 冬瓜皮同用。一般用量為三錢到五錢,煎服。

  2. 蠶豆梗:即蠶豆的莖。有止血功效,可治咯血、嘔血。一般用量為五錢

  至一兩,煎服。如用新鮮嫩苗,止血效果更好,每用二兩至三

  兩,用冷開水洗淨搗爛攪汁服。

  3. 蠶豆莢:即蠶豆的莢殼。炒炭研細末,麻油調敷,可用於膿?瘡、水火

  燙傷。外用適量。

  蠶豆花的生藥材鑑別

  性狀鑑別

  花多皺縮,長2-3cm,黑褐色,常1-數朵著生於極短的總花梗上。萼筒鍾狀,緊貼花 冠筒,先端5裂,裂片卵狀披針形,不等長。花冠蝶形,旗瓣倒卵形,包裹著 翼瓣和龍骨瓣;翼瓣中央具黑紫色大斑;龍骨瓣三角狀半圓形而作掌合狀。氣微香,味淡。以 花朵整、無葉、無梗者為佳。

  性味

  甘,平。

  ①《蘇州本產藥材》:甘,平。

  ②《四川中藥志》:性平,味澀,無毒。

  ③《上海常用中草藥》:甘微辛,平。

  【功用主治】涼血,止血。

  可治咳血,鼻衄,血痢,帶下,高血壓病。

  ①《現代實用中藥》:可治吐血,咯血。

  ②《蘇州本產藥材》:可涼血,和胃。

  ③《安徽藥材》:可治鼻出血。

  ④《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可治咳嗽,止白帶。

  ⑤《上海常用中草藥》:可止血,止帶,降血壓。

  可治各種內出血,白帶和高血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