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怎樣健脾有哪些方法

  冬季寒冷,脾胃最容易受傷害,那麼冬季如何健脾?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冬季健脾的措施,歡迎閱讀。

  冬季健脾的方法

  1、合理飲食

  一日三餐要定時,早上吃飽,中午吃好,晚上吃少。對於老年人,由於脾胃功能已趨虛弱,消化能力逐漸減退,更要注意吃得適度,不吃少吃生冷、粘硬食物。

  2、多蹲少站

  對於脾胃虛弱者多做些蹲的運動,尤其是在進食時蹲著,可使食物通過胃的速度減慢,使胃下方的臟器對胃起墊託作用。

  3、控制食量與吃飯速度

  在把食量減下來的同時,再把吃飯的速度慢下來。這樣,雖然你吃的東西少了一些,但你吸收的東西卻沒有減少,甚或有所增加,而且大大減輕了脾胃的負擔,好處很多。

  4、保暖

  脾胃虛寒患者還要注意保暖、避風寒,尤其不能讓腹部受涼,即使炎夏,睡覺也要用薄被護腹。

  5、捏脊

  捏脊就是涅脊樑骨。從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時候,不必拘泥於穴位,因為脊柱兩側正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行走路線,捏脊可以刺激到兩條經絡。事實上,捏脊的好處非常多,能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氣;還可以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升降氣機。

  6、艾灸

  在家可用艾條箱,把艾條放進箱中,放在肚臍上,正好把肚臍***神闕穴***、上脘穴***臍上5橫指***、中脘穴***臍上4橫指***、下脘***臍上2橫指***全覆蓋,用艾條藥力和熱力健脾益胃。

  7、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方法,在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覺前,仰臥在床上,雙手掌重疊,放在肚臍部位,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60次,直到腹部覺得發熱為止。然後,再用手指點按足三裡穴,此法有補脾健胃之功,不過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8、溫脾

  可用較厚的紗布袋,內裝炒熱的食鹽100克,置於臍上三橫指處,有溫中散寒、止痛之功。

  9、適當運動

  可以常做一些類似太極、八段錦、五禽戲、扇舞以及各式各樣的養生功等具有中醫養氣功能的運動,此外,像慢跑、廣播體操、踢毽、打桌球、廣場舞、交誼舞等專案也是不錯的選擇。

  冬季健脾的食療方

  1、栗子粥

  原料:山藥300克,熟栗子100克,大米40克,糯米60克,枸杞10克,紅棗7枚;

  製法:山藥去皮,紅棗洗淨,栗子去皮;山藥切成均勻大小的塊;鍋裡放水,把大米和糯米淘洗乾淨後放入鍋中;放入山藥和紅棗;煮到40分鐘時放入栗子和枸杞再煮10多分鐘即熟。

  功效:本品具有健脾補腎的功效。

  2、胡桃粥

  材料:粳米30克,核桃30克,蓮子15克,山藥15克,巴戟天10克,鎖陽10克。

  製法:將核桃仁搗碎備用;粳米淘淨備用;蓮子去心;山藥洗淨去皮,切小塊備用;巴戟天和鎖陽用紗布包好備用。在大砂鍋中加適量清水,放入全部主料煮粥,加紅糖適量調味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補腎壯陽、健脾益氣之功效,適於脾腎兩虧型骨質疏鬆症患者食用。

  3、山藥粥

  原料:生淮山藥500克、白糖。

  製法:將淮山藥扎細過篩,放入盆內,調入涼水成糊。鍋中放適量水燒沸,邊攪邊下山藥粉,燒至熟,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山藥含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成分。《神農本草經》記有“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本草綱目》載“益胃氣,健脾胃,止洩痢,化痰涎,潤皮毛”。山藥中的粘液蛋白,能防止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有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過早發生,減少皮下脂肪積累,避免出現肥胖。山藥粥是益壽、健美的好食品。

  冬季健脾吃的食物

  1、山藥

  中醫認為,山藥是健脾益腎極好的食物。從現代營養學分析,山藥富含澱粉酶,可促進消化,因此無論老人、孩子都非常適合。山藥的做法可以煮粥,也可燉各種肉類,還可燉菜、炒菜,方法多多。但如果作為健脾之用,不要燉食或煮食時間過長,澱粉酶容易破壞,降低其食療效果。

  2、香菇

  香菇也是健脾益氣的很好食物,可炒菜、做湯,包餃子等。平時消化不良的人經常吃香菇,慢慢即可增強脾胃的消化功能。

  3、粳米

  粳米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洩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脾虛之人,最適合吃粳米了。

  4、花生

  花生的健脾效果也很好,吃時最好嚼得碎一些,這樣不至於堅硬劃傷脾胃。另外可以和豆漿一起打,既增加了豆漿的口感和香氣,還可起到很好的健脾作用,而且吸收好,不會增加脾胃負擔。

  5、糯米

  糯米性溫,味甘,有補脾益氣的作用,脾虛者宜用之煮粥服食。***體經逢原》中說:“糯米,益氣補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滯。若作糕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

  6、番薯

  番薯俗稱甘薯、紅薯。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脾虛之人,可用番薯當主糧,常食之。

  7、薏苡仁

  薏苡仁俗稱薏米、苡仁,有補脾健胃的作用。體草經疏》中有“味甘能人脾補脾”的記載。脾虛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效果更佳。

  8、白扁豆

  白扁豆性平,味甘,能補脾胃虛弱。《本草綱目》中說:“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洩瀉,暖脾胃。”對於脾虛嘔逆,食少久洩者,最宜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