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養生食物有哪些

  寒露過後,天氣明顯降溫,但大部分人仍受到秋燥的困擾,那麼寒露後吃什麼養生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寒露養生食物

  1、銀耳

  銀耳是滋陰潤燥的飲食佳品,它潤而不寒、甘而不膩、補而不滯的特性,正適合秋季的平補原則。銀耳的食用方法有多種,最常吃到的是銀耳羹。將銀耳撕成小塊,水發1小時左右,食用時取適量發好的銀耳加適量冰糖***糖尿病人可不加***用水燒開即調製完成,也可加些梨、百合、大棗、枸杞等,滋陰潤肺效果更佳。

  注意:銀耳雖好,但並非人人皆宜,咳嗽多痰,或陽虛畏寒、溼熱發黃等,均不宜食用銀耳,若食後有大便洩瀉者也不要服用。煮好的銀耳羹不宜久放,隔夜的銀耳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對人體有害。

  2、胡蘿蔔

  胡蘿蔔包含多種胡蘿蔔素、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因此被稱作“平民人蔘”。在乾燥的季節裡,吃點胡蘿蔔,還有滋潤面板的作用。中醫認為胡蘿蔔可以補中氣、健胃消食、壯元陽、安五臟。胡蘿蔔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它在小腸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維生素A對面板的表皮層有保護作用。

  β—胡蘿蔔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時,才能轉變為維生素A,被人體所吸收,所以胡蘿蔔宜用油炒,或將胡蘿蔔切成塊,加入調味品後,與肉類一起燉。

  3、蓮子

  說到蓮子,其實從大暑開始一直到立冬都是成熟的季節,大暑前後採收的為夏蓮,養分足、顆粒飽滿、肉質佳;而立秋之後採收的秋蓮,顆粒比較細長,膨脹性略差,***硬一些。寒露後吃什麼養生?秋季吃秋蓮,依然是根據時令飲食的菜譜,能養心益腎。

  中醫認為,蓮子味甘、澀,性平,入心、脾、腎經,主治脾胃虛弱、食慾減退,腹瀉,白帶多;腎虛遺精,尿頻;心脾兩虛,虛煩不眠等症。一般以熟食為主,或入湯劑、丸、散。需要注意的是,腹脹或大便燥結者不宜吃蓮子。

  4、山藥

  中醫認為,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洩痢,化痰涎,能補五勞七傷、鎮心神、安靈魂、補心氣等。山藥具有營養滋補、增強機體免疫力、鎮咳祛痰平喘等功效。山藥既可切片煎汁當茶飲,又可切細煮粥喝,對虛性咳嗽及肺癆發燒患者都有很好的治療結果。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壽的功效。最佳吃法是蒸著吃、做湯喝、炒菜均可。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

  寒露時節養生注意事項

  1、預防秋燥

  秋天氣候乾燥,因而面板水分蒸發快,故易造成面板乾裂、皺紋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祕結等,因此秋天預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則。

  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溼度,重視補充機體水分,要避免過勞和劇烈運動使津氣液耗損。為了防止面板乾燥可塗擦各種護膚霜。但應注意口脣乾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頭經常舔口脣,否則會使口脣乾燥皸裂加重。

  2、多飲湯水

  秋季空氣乾燥,把進補的物品製成湯水服用比較適宜。一般人宜用食補,即選擇新鮮的白菜、蘿蔔、蓮藕等加入魚、肉等做成湯,如花生雞爪湯、蓮藕牛肉湯、菠 菜 豬 肝 湯、蘿蔔排骨湯等。還可食用有利尿解熱作用的寒涼類水果,如蘋果、雪梨、柑橘、荸薺、葡萄等,可補充大量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秋季氣候乾燥,口渴感強,但不宜多飲含氣體的飲料,可選用胖大海加冰糖或白菊花加蜂蜜浸泡,頻頻飲服,既可補充體內水分,又可起保健治療作用。

  3、增強體力

  秋天氣候漸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過多,有意讓機體凍一凍,經受一些寒涼之氣的鍛鍊,這也是增強機體對冬季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的重要方法。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鍊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鍊,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4、預防疾病

  秋末氣候轉涼,這個時期是中風和心肌梗死發病的高峰期,極容易導致猝死。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心病的人,對氣候的變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導致復發、病情惡化。

  因此患有這類疾病的患者應特別注意提高警惕加強預防,家中應備有急救與治療藥品,以防萬一。

  5、早起早睡

  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這類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極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