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好太極拳的四大要領

  太極拳的功效是非常多的,生活中我們要適當練習太極拳,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一定要掌握太極拳的要領,這樣練習起來才更輕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要領一、腰帶弧形運動

  練習太極拳一定要以腰為主,這是練習太極拳的人都非常清楚的,腰對於練習武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經常做腰帶弧形運動。

  比如舉重,光靠兩手臂的力量不行,要靠腰勁。但太極拳用腰跟其他武術和運動的用腰不一樣,練太極拳要由腰帶動四肢和身體其他部位沿弧形慢慢轉動,不是直來直去,每一個動作都由腰來帶轉,使腰身與腳手的動作連在一起。

  他以“雲手”一式為例說明:“雲手”動作的完成靠腰左右轉動帶動胳膊、手,左右上下弧形轉動,帶動腿的抬、收、伸,在腰的主宰下,全身各部位都在做弧形運動,不能只動四肢,不動腰,或腰手分離。

  他再以“搬攔捶 ”為例說明:搬是腰帶右拳左轉,接著腰帶右手右轉,帶左手攔出,然後腰帶右拳向前打出,不能只是動兩手,也不能右拳、左手離開腰的運轉而亂動。總之,在腰的主宰下,上下可貫穿一氣。

  在腰帶動四肢執行時,傅鍾文先生認為必須貫徹“勁以曲蓄而有餘”的要求。太極拳的動作沒有直來直去的,曲蓄有餘,在使用時才能夠靈活。

  直了,勁就用完了,會僵滯,易受人制。所以練太極拳時,腿、胳膊、手都不能是直挺挺的,要有一定的弧度,但又不是軟塌塌的,軟塌不是含蓄,也不圓滿、沒有氣勢。

  練太極拳時,腰帶弧形轉動,速度必須快慢均勻,打一套拳,從頭到尾,要式式均勻,不是隻某一個動作或一組動作均勻。動作均勻,一動無有不動處,上下也就相隨了。

  要領二、眼要平視,看到手,但不能死盯住手

  傅鍾文先生認為,太極拳有手、眼、身法、步的傳統要求,眼法在練太極拳時很重要。

  他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要求,練太極拳時,眼必須看到手,但不是死盯著手。眼要隨手轉,看到手後,眼神要從主手的方向平視出去,切忌板滯和四下野顧。

  他以“打虎式”為例,有人練這一式時,眼看的方向與手打的方向不一致,拳打向身前,眼卻看另一方向。他認為這樣不對,眼必須從上拳打出的方向看出去,沒有看這打那和看那打這的道理。

  傅鍾先生認為,練楊式太極拳一般眼要平視,過去曾稱太極拳為“四平架”,其中“一平”是眼平,無論轉左轉右,或前進後退,眼都要平看。

  要領三、分清虛實

  傅鍾文先生認為,練太極拳時要分清陰陽虛實。太極拳的動作每一式中有虛有實,有陰有陽,實者為陽,虛者為陰,陰陽虛實交替變化,應貫穿到太極拳的練習中來。

  要領四、動作要做到無過、無不及,要適中

  傅鍾文先生認為,太極拳練起來,過與不及都不對,他用吃飯作比喻:一個人餓了,應該吃3碗飯就飽了,卻吃了5碗,這就過了,肚子會撐得不舒服。

  如果只吃1碗,也不行,那是不及。練太極拳一招一式都要掌握適中這個度,如何掌握這個度,要靠自己的練習和揣摩。

  傅鍾文先生經常引用拳訣上一句七言:“輕靈活潑求懂勁。”他解釋說,輕靈不是浮漂,要有沉著,而沉著也不是呆板。

  如果追求輕靈,一點勁都不用,這不對;追求沉著,用了死勁,也不行,這都屬於過與不及。他認為,練太極拳一定要把握好無過與無不及這兩個關,把好了這兩個關,就掌握了太極拳練習的基本要求。

  提高太極拳健身功效的六大方法

  第一、練心靜

  心情不要太激動,腦子裡不要想太多,像準備休息一會兒一樣,放鬆。把姿勢基本擺正,各大要領粗粗的走一、兩遍——肯定到不了位,沒關係,不駝背、不挺胸、不前俯後仰就可以。有的朋友,恨不得今天練,明天就出功夫,在這裡得先給潑點冷水,內家拳這東西,跟種樹一樣,得按月、年算,踏踏實實的練,一定可以成功,想一步登天,反而是欲速則不達。

  第二、練鬆肩

  想象兩臂脫臼了,掛在身上,可以輕輕左右搖晃一下身體,看看胳膊是不是那種柳枝隨風擺的感覺 這是入門第一關,把這個找好了,後面特別順,有的朋友跳過這一折,直接找腰胯,就好像想直接從一樓上三樓一樣。

  練習太極拳要求全身放鬆,整個周身協調運動,能提高身體機能,加快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

  第三、練找感覺感

  首先找手沉的感覺,慢慢體會,手是不是發沉、發脹。如果沒有,繼續從鬆肩上找。有了手沉的感覺,就等於摸到門了,這時候應當勇猛精進,千萬別兩天打魚,三天晒網。

  第四、練貼肩胛

  手沉了以後,肩部會進一步放鬆,這時候要體會肩胛貼圓了沒有。這個同時會出現空胸圓背的狀態。

  剛開始貼,胸背肩會緊張,在這種狀態下,再次放鬆。這時候可能出現一系列不舒服的現象,那是胸背一些平時不吃勁的肌肉開始被喚醒的緣故,這時候不能怕,得積極的調,調好了,過去了,又上一層樓。抖一抖,是自然調節的好辦法。

  第五、練腰腹

  等空胸圓背要領固定住,而肩鬆手沉的感覺仍然存在的時候,開始調整命門後貼,這個時候同時會出現翻襠擰胯,丹田前卷。前幾步,腰就放鬆就行,現在可以動腰了。提醒初學的兄弟一點,臀是內斂的,別上翹。

  太極拳運動以腰為軸,腰部在身體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常練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素質,同時還能預防疾病。

  第六、練翻轉胯

  胯翻到一定程度,會感覺翻不過去,這時候,適時地往下蹲一點,膝蓋有上提之意,這時候胯也翻過來了,同時會出現五趾抓地的現象。這個不多說了,以前說得太多,也沒幾個能練出來,後來不說了,有幾個特別下功夫的兄弟自己就找出來了。

  看來關鍵還在一個“練”上。這個過程很長,可以每次都找一遍,但不要想一次做到位,要一步步來。

  呼吸不要著意,通暢就好。一旦發現,呼吸不暢,就證明你現在求的要領超過你身體的負荷,應該減小強度,或者加強上一階段內容的訓練。

  其實說到底就四個字“大道至簡”,戒驕戒躁,踏踏實實的練就是了。內家拳的技術體系比書法、繪畫、雜技都簡單,過去很多高手,就是農民、車伕、匠人,沒什麼學歷,也練成了功夫,練出了智慧,所以大家應該有自信,每天堅持一個小時,一定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