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的要求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的一種,歸類為內家拳。練習太極拳時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一、 練拳時,始終要保持“鬆靜”

  首先大腦要“靜”下來,然後放鬆周身肌肉、關節和內臟器官。動作要輕鬆柔和,不可用拙力、僵勁。

  二、練拳時,始終要全神貫注,用意識指導動作

  動作時,意欲去何處,眼神先去,目光隨著手轉動而前視,停勢時目光經食指或中指前視。各個動作要圴勻連貫,綿綿不斷。

  三、練拳時,要以腰部為軸心運動

  運動時主宰於腰,帶動四肢纏繞圓轉。拳論所說“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完整一氣”。

  練習太極拳的主要要求

  太極拳在運動上的主要要求是:鬆、穩、慢、勻,以及連綿不斷、平氣舒展。這裡著重談一談「鬆、穩、慢、勻」四個字。

  鬆:是機體內外都要鬆弛舒服,首先放鬆大腦,俗稱「平心靜氣」,心者意也,在開始操作的前後,要摒除一切雜念,專心致志於靜中生動的意義,使大腦的高階神經中樞不緊張,在鬆弛愉快裡,得到休息調整,發揮他對機體各系統的支配能力,而達到內壯的效果。

  穩:是在操作時,招式要穩、要中、要正,做到「尾閭中正神貫頂」。「尾閭中正」就是把脊椎和頸椎豎直,以中心的活動力來運用重心的支撐力,避免偏重,使周身得到均衡的活動。「神貫頂」又叫「頂頭懸」,是以神氣貫頂的意思,所謂神有所持,意有所思的表現,也就是收斂了高階神經中樞的分散力,使之集中,而另有一種專一想像的目標。

  慢:是在操作時,動作要慢,以意的支配,而表現到機體四肢上,由極靜中生出來的動是極動,由極慢中生出來的快是極快,所以在運動時要不急不躁,在這似動而不急動、似靜而不純靜的活動中,完成這一整套的練法,使得周身的關節,得到平常活動範圍以外的超然活動;可是外雖動,而不擾於內,這樣的操作,非但不傷氣,且可養氣,能使全身的筋骨、關節和肌肉,受不到激烈的壓迫;由於起伏轉折的動作,可以逐漸達到體質健康的目的。因此年老體弱的人,進行這種由淺入深的身體鍛鍊,是適合的。

  勻:是在操作的姿勢上,應當舒展的儘量使之舒展,應當緊湊的也要適當地緊湊,不可有團聚和氣滯的動作,呼吸和姿勢都要均勻平和。這樣不但可以幫助血液迴圈,而且可使肺活量逐漸加強。

  在這鬆、穩、慢、勻和連續不斷的活動中,來完成太極拳的一套練法,久之自可取到改善健康狀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