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奧林匹克精神演講稿

  奧林匹克精神是什麼?奧林匹克精神就是:“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並體現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這也稱現代奧林匹克精神。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關於奧林匹克精神的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

  慈祥的薩馬蘭奇主席親自為時任中國乒乓球女隊隊員的鄧亞萍掛上了那枚沉甸甸的女子單打金牌,並親切地拍著她的面龐,這被世人所熟知的一幕正是在那個時候被永恆地定格在了中國奧林匹克運動史上。

  1997年盛夏。

  鄧亞萍將球拍封存,走進清華大學和英國諾丁漢大學,併成為了第一位加入國際奧委會運動委員會的中國運動員。

  2001年7月。莫斯科國際奧委會申奧陳述大廳。

  成熟、自信的鄧亞萍代表北京申奧團完成了自己的陳述,其流利的英語表達、縝密的思維和出色的口才再一次震驚世界。

  2008年11月。英國劍橋。

  鄧亞萍成為劍橋大學近800年的歷史上第一位世界重量級運動員背景的博士。

  ……

  這是我所見證的一位偉大的中國女性15年來職業生涯的發展軌跡。可您知道嗎,她並不是天才!

  作為運動員,鄧亞萍身材矮小,沒有先天的優勢,可她毫不氣餒。沒有人像她那樣腿綁沙袋、手拿鐵拍、頂著腰椎間盤突出的病痛始終揮汗如雨地艱苦訓練,犀利的球風和讓對手不寒而慄的霸氣便是這樣練就的,每一次賽場上她的出現,好似一柄出鞘的利劍而寒氣逼人,這位當之無愧的“乒壇皇后”將近二十個世界冠軍獎盃玩弄於股掌之間並雄踞世界乒壇排行榜榜首長達八年之久。

  作為求學路上的前行者,鄧亞萍沒有基礎。入學時連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記不全,數理基礎幾乎為零,然而她放下了世界冠軍的身份,踏踏實實和比她小很多歲的弟弟妹妹們一起坐在了教室裡,開始了新一輪尋夢的旅程。正是當年賽場上那股永不服輸的拼搏精神,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通宵達旦讀寫背而造成身體消瘦、視力下降以及大面積脫髮,獨立在英國處理著生活中的種種艱辛。她始終堅信,“別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她的碩士論文被破天荒地收藏進了國際奧委會博物館;她成為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研究中國奧運與世界品牌資源的博士;她在申奧陳述臺上無比自信和大方地、用標準的英式英語代表著北京向世界發出了誠摯的邀請!

  十七年前,我愛上了小小的乒乓球,十七年間,我一直被一種精神感動著,這,就是“亞萍精神”。這四個字,曾出現在初中時代的作文裡,曾被刻在高中時代的課桌表面,曾被寫在運動會比賽中的我的手臂上,時值今日,它更在每天清晨出現在手機開機提示語中,因為我堅信,人生也是一項奧林匹克運動,每時每刻凝聚著迎難而上、百折不撓、追求卓越的奧林匹克精神。什麼是卓越?卓越便是傑出。卓越人生的打造,離不開奧林匹克精神,更離不開一顆追求卓越的心。

  沒有衝出烏雲、追逐燦爛陽光的動力,海燕何以披風破浪、縱橫馳騁在廣袤的天空?

  沒有破土而出、茁壯成長的堅定信念,小小樹苗何以拔地而起,衝破又厚又高的雨林庇護傘,去迎接清晨第一縷霞光?

  蜀國大地震那年,沒有人想到如此大的災難降臨在了我們身邊,更沒有誰會想到,就在這次和自然災難爭分奪秒的競賽中,中國年輕的一代表現出了何等感天動地的精誠團結,那種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足以讓世界任何角落、任何膚色的地球公民潸然淚下。在這次大地震救援過程中,這些總被批評為“垮掉的一代”的中國現階段年輕人分明體現出了一種責任感,一種能力,一種情感,一種力量——這,就是一種突破了自我的狀態!

  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戰果輝煌,首次榮膺全球頭號體育強國的稱號。而在這背後,是整個國家七年來艱苦卓絕的奮鬥和創新,這讓世人為之震撼的輝煌來之不易。

  今天我們這批80後,已經逐漸成為了社會建設的主力軍,我們有能力、有義務永遠保持一顆進取的心,披荊斬棘,不斷追逐更多、更大的成功,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把自己的人生和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

  這,就是我所提倡的人生的奧林匹克!

  篇2

  各位領導!青年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在百歲山,在奧林匹克的旗幟下,我們沿著平整曲折的上山道,進行了一場有益的登山比賽。現在讓我們放下剛才的成敗,一起來學習奧林匹克的精神,一起來討論奧林匹克精神與我們的啟示。《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瞭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奧林匹克運動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奧林匹克格言充分表達了奧林匹克運動所倡導的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奮鬥精神。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個字,但其含義卻非常豐富,它不僅表示在競技運動中要不畏強手,敢於鬥爭,敢於勝利,而且鼓勵人們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於平庸,要朝氣蓬勃,永遠進取,超越自我,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限。

  對於怎樣理解奧林匹克精神,我們可以通過訪問相關的官方網站而得到正確的答案。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討論奧林匹克精神對我們的工作有什麼啟示?兩個字----務實,也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務實有三方面的內容:思想上的務實;言論上的務實;行動上的務實。

  思想上的務實,其具體表現就是在目標的制定上,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潛在能力來制定,不應該用不切實際的目標來要求自己。例如:在剛剛開始的發電量指標競賽,就有把發電量的目標定在紅線上,這樣實際嗎?只要您瞭解機組的調速系統的能力和鍋爐燃燒調整的穩定性,你自然有了答案。

  言論的務實,就是在工作時間的言論應該是客觀的反映真實的現象,不違反法律法規和制度。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對我們年輕人而言,可能相對困難些,但是隻要大家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以我事例時刻保持警惕,這樣的目標就可以實現。

  行動上的務實,就是依據真實的情況開展行動。行動上的務實不僅要求開展工作的從實際出發,也要求在行動的整個過程保持跳高運動員的心態—認識到自己永遠站在勝利和失敗之間,或者說永遠站在起點和終點之間。

  站在百歲山的山顛,望著XX的市容,不是很清晰,因為這山並不是最高山,今天空氣的質量也差。為了更加美好的以後,我們應該堅持以務實的工作作風去工作和生活,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登上更高的山,更能夠看到更清晰的XX市容!

  篇3

  5年前,來自世界各國的代表聚會在巴黎——1894年宣佈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地方——同我們一起慶祝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20週年。在過去的這5年內,世 界崩潰了。雖然奧林匹克精神經歷了這5年內所發生的一切,但是,她沒有一恐懼、沒有斥責、也沒有成為這場劫難的犧牲品。豁然開闊的前景證明一個嶄新的重要 角色正等待著她。

  隨著昔日古代文明力量的逐漸衰退,鎮靜和自信成為古代文明更寶貴的支撐,它們也將成為即將在暴風雨中誕生的未來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現在,鎮靜和自信卻不是我們的天然夥伴。人自幼就開始擔驚受怕,恐懼終身伴隨著他,並在他走近墳墓時猛烈地將他擊倒

  面對如此擅長擾亂他工作和休息的天敵,人學會了反對勇氣這一曾為我們的祖先所崇尚的品德。你能想像當代人讓勇氣之花在他們手中凋謝嗎?我們知道今後該如何去思考這個問題。

  但是,勇氣僅是造就時勢英雄的尚武德行。正如我以前在一篇教學論文中所說的,根除恐懼的真正良藥是自信 而不是勇氣。自信總是與它的姐妹鎮靜相輔相成。因此,我們再回頭來看剛才提到的奧林匹克精神的實質以及把奧林匹克精神同純粹的競技精神區別開來的特性。奧 林匹克精神包括但又超越了競技精神。

  我想對這一不同之處作出詳細闡述。運動員欣賞自己作出的努力。他喜歡施加於自己肌肉和神經上的那種緊張感,而且因為這種緊張感,即使他不能獲勝,也會給人以勝利在望的感覺。但這種樂趣保留在運動員內心深處,在某種程度上只是自得其樂。

  那麼設想一下當這種內心的快樂向外突發與大自然的樂趣和藝術的奔放融合在一起,當這種快樂為陽光所縈繞,為音樂所振奮,為帶圓柱形門廊的體育館所珍藏時, 該是何等情景呢?這就是很久以前誕生在阿爾弗斯***Alpheus***河岸邊的古代奧林匹克精神絢麗的夢想。在過去幾千年裡,正是這一迷人的夢想使古代世界凝 聚在一起。

  現在,我們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關頭。人類渴望進步,但又常常因某個正確思想被誇大而被引入歧途。青少年往往為陳舊、複雜的教學方法,愚蠢的放縱和魯莽的嚴厲相交替的說教,以及拙劣膚淺的哲學所束縛而失去平衡。我想這就是為何要敲響重開奧林匹克時代的鐘聲的原因。

  人們早就希望能夠復興對強健肌肉的獻祭。我們把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s***的運動功利主義同古希臘留傳下來的高尚、強烈的觀念結合起 來,開闢奧林匹克新時代。在對紐約和倫敦舉辦奧運會的現實可能性做出評估後,我為這一意外的合成物向不朽的希臘祈求一劑理想主義的良藥。先生們,這就是 15年的成就於今天凝成的傑作——剛才你們還向她表達了敬意。

  如果你們的讚美之詞是向為之工作的人說的,我將感到羞愧。這個人沒有意識到他應受這樣的讚揚,因為他僅僅是憑一種比其意識還強大的直覺在行事。但他愉快地接受對奧林匹克理想的讚美之辭,他是這一理想的第一個信徒。

  看完“”的人還看:

1.2016年關於奧運精神的演講稿

2.關於奧運會的演講稿3篇

3.初中生關於奧運精神演講稿

4.奧運會演講稿3篇

5.2016奧運中國女排精神

6.有關奧運的演講稿三篇

7.趣味運動會演講稿5篇

8.2016關於弘揚女排精神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