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發球的技巧

  有哪些?發球、接發球和發球搶攻是乒乓球實戰中的重要環節,一般統稱為“前三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乒乓發球技巧

  什麼是發球

  發球是乒乓球比賽中每一分球的開始,它是乒乓球技術中惟一不受對方來球制約的技術,可以讓使用者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戰術意圖,其主動性顯而易見。正因如此,它也是最有潛力可挖的一項技術。

  發球技術的關鍵點

  發球技術一般由拋球、揮拍觸球兩部分組成。總結各類發球技術,他們的關鍵點有如下9點:

  1、拋球要穩定,包括拋球的高度和拋球后球上升與回落的線路要穩定。

  2、觸球點的高度要適當,發急長球時觸球點要低些,發近網短球時觸球點要高些。

  3、球在本方檯面第一跳的著臺點要適當,髮長球時第一跳要在球檯的端線附近,發短球時則在臺中位置。

  4、握拍時虎口不宜過死,以保證手腕和手指的靈活性。

  5、引拍尤其是手腕的引拍動作要充分。

  6、手臂和手腕向前、向下的發力要講究技巧,使球既不致下網也不致彈跳過高或出界。

  7、球拍摩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要準確,儘量用相似的動作發出不同旋轉的球。

  8、以前臂、手腕發力為主,但應注意腰部的協調配合,以提高發球的質量。以右手持拍為例,正手發球時,身體重心通常從右腳移至左腳,反手發球時則相反。

  9、每次觸球之後,手臂都應順勢揮動,並迅速還原。發球時傳統的準備姿勢***以右手持拍為例***為:正手發球,左腳稍前,身體略向右偏斜,左手掌心託球置於身前偏右側;反手發球,右腳稍前,身體略向左偏斜,左手掌心託球置於身前偏左側。

  但是,隨著乒乓球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運動員採用了側身發球的方式,這樣容易發出斜線大角度球,再配合發出直線球加以牽制,有利於將對手鎖在中間,更便於自己運用正***攻。當然,運用反手發球者越來越少,人們對反手發球的適應性就會下降,於是也有的運動員反其道而行之,站在球檯中間採用反手發球,不用再進行大範圍的移動即可結合反***攻。

  乒乓球發球注意事項

  旋轉

  乒乓球的魅力所在其主要原因在於旋轉的變化,通過球拍與球的摩擦部位與擊球方向的不同可以產生多變的旋轉,很多球友吃發球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對旋轉的判斷不準。採用同一個動作去接落點相似的不轉球和下旋球,如果接下旋球剛好過網,接不轉球時必定冒高。

  乒乓球從高空掉落,使得高拋球在落下時帶有一定的速度,當球拍與球進行摩擦撞擊時可以增加球對球拍的壓力,從而增加發球的速度以及旋轉。

  旋轉的強弱主要取決於球拍與球的摩擦和瞬間發力的力度。加強摩擦是製造旋轉的關鍵,摩擦又分為薄摩擦與厚摩擦,薄摩擦球拍與球的接觸面積較小,而厚摩擦接觸面積較大,使用相同力度,薄摩擦發出來的球其旋轉更強烈一些。有些球友使用薄摩擦發下旋球時要麼發出的球旋轉不夠要麼出現下網的情況,其主要原因在於瞬間發力力度不夠,在擊球的瞬間要注意快速擊球。

  發球時旋轉並非越轉的越好,其最主要的目的在於讓對方判斷不好旋轉。例如在對戰中,剛開始採用臺內下旋發球,對方使用搓球將球回到臺內,不高不低,若此時採用同一動作發不轉球,若對方還採用剛才的動作,球很容易出界或冒高,此時便達到了佔據主動的目的。在發球時一味的追求旋轉的強弱倒不如注重旋轉的變化,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可能指望著發球直接得分。

  速度

  在發球時速度與旋轉始終是一種魚與熊掌的關係,二者有時往往不可兼得。其主要原因在於加大發球速度需要球拍與球撞擊成分大些,而旋轉則需要減少球拍與球的撞擊成分而增大摩擦成分。

  球速的快慢主要取決於揮拍的速度、球拍撞擊球的瞬間爆發力以及撞擊摩擦比例。在與基本功較好的弧圈球選手對戰時,只要出臺的球一般都能被拉回來,所以急長球只能作為一種輔助發球。但在與基本功不好或是打顆粒的球友時對戰時,可以增加球的速度。

  落點

  在發球時落點通常要掌握長短結合、左右結合的特點。若是一味的髮長球,對方在接發球時便會離臺遠一些直接起板。此時若增加一個短球,對方上步接球很可能夠不到球或是接球出界。

  落點的選擇主要是觀察對方在接發球時的站位。若站位偏正手,可以採用發其正手上旋球;若站位離臺較近,可採用髮長球;若站位離臺較遠,則採用發短球。總之,發球時一定要注意對方的站位選擇合適的發球落點。

  發球是一門技術要求極高的技術動作,有些球友不太注重發球的技術從而在比賽的開始便失去了主動性,通過分析影響發球的三個因素希望給廣大發球不好的球友們提供一定得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