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名人堅持勵志事例

  有很多關於國內名人堅持勵志的事例故事都是非常正能量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篇1:把自己定位為一粒種子

  一個少年聽說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馬雲來到自己的學校演講,就特地趕了過去。恰好馬雲的演講中有一個互動環節,請聽眾提問,馬雲現場解答。於是,少年提出了鬱悶了很久的問題:“我努力學習,成績也算中上等,可是在班裡還是默默無聞,沒人注意到我。雖說我覺得自己還不是一塊金子,但我把自己當金子看待,每天起早貪黑,勤奮努力,我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可是為什麼就是沒有得到同學們的賞識呢?”

  馬雲略一思索,微笑著說:“你給自己的定位不準確呀,你不要把自己定位為金子。”

  少年問:“那定位成什麼呢?”

  馬雲說:“你要把自己定位為一粒種子。”接著,他解釋說,“是金子固然總會有發光的那一天,但金子是被動的,它不會自動掀掉埋沒在它身上的泥土,它需要被挖掘和發現。如果永遠沒有被人挖掘和發現,金子就會終生被埋沒在土壤中,永無出頭之日。人生有限,我們耗不起呀!因此,當我們遭遇埋沒時,不妨做一粒種子,主動把埋在身上的泥土,當作是激發自己成長的土壤,不斷汲取養分,積蓄向上的力量,讓自己的夢想生根發芽,用不了幾年就會成長為一棵高大的樹。你想想,一棵高大的樹聳立在眼前,誰會視而不見呢?”

  篇2:“九球天后”潘曉婷

  “九球天后”潘曉婷,美麗、端莊,球技精湛,集大滿貫於一身,不僅事業成功,而且有麗人氣質,更以其睿智的直言快語展現出了天后風采。

  自畫性格:像一根筋堅韌執著

  出生於“孔孟之鄉”的潘曉婷,儘管已在上海生活了多年,但她骨子裡依然是傳統的山東妹子。有一次,記者問到她的性格時,她不假思索地給自己畫像說:“我是一根筋的人,不管做什麼,都要堅持到底。小時候學畫畫,可以三天不出門;打檯球也一樣,可以半個月不見人,這樣才取得了進步。”

  先用“一根筋”作比喻,形象地表述了自己能專注、折不斷的堅韌執著的性格,通俗簡明,化抽象為具體,增添了語言的感性;再舉出學畫畫和打檯球的例項,道明瞭自己取得進步獲得成功的基本素質和重要原因,增強了說話的可信度。

  詮釋魅力:看重實力崇尚品位

  有記者說:“如果說斯洛克體現的是男球手的紳士風度,那麼9球更能展現女球手的女性魅力。”潘曉婷贊成這樣的觀點,她說:“在世界大勢下,對自身容貌、體態和服飾不得不有所講究。以前我還穿著馬甲,現在規則不是那麼嚴格了,所以選擇一些有個性的服裝。在服飾上,我希望有自己穩定的風格。我不會去追求花哨、性感或妖豔那種,希望讓人看起來有品位,很和諧……並不是覺得黑色很酷,而是因為打球穿淺色衣服容易髒,而且黑色能讓我看起來更穩重。我喜歡簡潔大方的衣服,看起來有品位的那種……人氣七分靠實力,三分靠魅力。”

  大家知道“魅力”是一種人氣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至於什麼是女性魅力尤其是女球手的魅力,潘曉婷有自己獨特的詮釋,“有品位,很和諧”“更穩重”便是她所說的女性魅力。她擁有國內外的很多很多球迷,人氣很旺,她說“七分靠實力,三分靠魅力”,更多地崇尚實力,這應該是她眼中女球手魅力的內涵。她說話跟她的性格一樣,不追求花哨或妖豔,而講究樸實無華。

  迴應誤傳:心態平和言辭懇切

  潘曉婷和丁俊暉都是在父親的引導下走上了檯球之路,而且獲得成功,兩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外界曾誤傳“姐弟戀”之說,潘曉婷卻心態平和,當著記者誠懇地解釋說:“我和小暉只是單純的姐弟感情。我比丁俊暉大5歲,我16歲開始打球的時候,他才剛開始打球。我們的年齡差距很大,他把我當姐姐,我把他當弟弟,偶爾交流一下比賽經驗。當然,他現在發展得非常好,我不希望這些謠言影響他和我的訓練。他的目標是世界第一,我也是,我們都衝著同樣的目標努力,希望大家更多地***的比賽。”

  明星的感情問題往往被媒體炒作,甚至糾纏不饒,弄得有些明星十分惱火,極度煩躁,或破口大罵。而潘曉婷不是這樣,面對別人的誤解與誤傳,卻心態平和,冷靜地作出迴應,不是“姐弟戀”,只是單純的“姐弟感情”。同時明示了丁俊暉和自己的偉大目標,不希望這些謠言影響他們的訓練,希望大家更多地關注他們的比賽。話語真實,態度懇切,得到了大家的信任與理解,謠傳自然便停息了。

  話說優勢:自我談判戰勝自己

  2011年,潘曉婷在鄂爾多斯9球國際公開賽上奪冠,記者採訪她時說,決賽時,我在現場,從0:2到2:4,那時真替你捏了把汗。後來你叫了暫停,情況發生徹底變化,結果你贏下了這場球。你認為自己的優勢是什麼?潘曉婷回答說:“一開始落後,我心態上有一些變化,說實在話,那時心態很不穩的。我前幾天一直很好,狀態其實就像……像心電圖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了,什麼時候又沒了。那時我的狀態有一點點下滑——我知道那個狀態不如前兩天,我就儘量控制,該防守時就防守,該進攻時就進攻。防守的時候,一定要有防守的效果;進攻的時候,一定不能讓自己失誤;當對手失誤時,我一定要緊緊抓住機會。那時我的心理活動還是很多的,0:2落後的時候,如果我不叫暫停,很難確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因為對方心理優勢比我大,我的心理處於劣勢,如果沒有及時中斷,進行一些調整,我覺得會繼續低迷下去。所以什麼時候叫暫停很重要。我的優勢就是自己跟自己‘談判’,亞運會的時候也是這樣……它***九球***給你太多的時間,讓你有心理變化。不像乒乓球、羽毛球,來了就必須馬上反應。它不給想的機會,你就必須要戰勝自己!”

  潘曉婷沒有直接回答“優勢”是什麼,而是先繞開,實話實說,心態很不穩,像心電圖一樣,那時狀態有一點點下滑,給人留下了懸念,急切地想聽下去。“心電圖”的比喻很形象,讓聽者彷彿看到了她當時的心態,觸控到她當時的心理活動,顯示了語言的吸引力。接著分析了自己與對方的心理動勢,從而果斷地叫了暫停,調整心態。她總結說“我的優勢就是自己跟自己談判”,“談判”一詞用來描述自己作心理調整,特別新穎,不僅具體形象,而且幽默風趣,用得多好啊!發揮自己跟自己談判的優勢,從而戰勝自己。這一席話讓人感受到了她的語言魅力。

  篇3:做失敗的贏家

  身為家中的老大,出生於廣東省澄海市的蔡東青,很小就與兩個弟弟起早貪黑在田間地頭幹活。盡微薄之力幫助父母艱難地過日子。在家境艱苦的情況下,為了維持家庭生計,蔡東青從初中畢業,就開始打工生涯。

  蔡東青穿著雨鞋,在五金工廠做電鍍,要連續做12個小時,從晚上8點做到第二天早上8點,可惜萬分辛苦地做幾個月,居然只能換來微乎其微的收入。蔡東青默默地想,如果幹不出事業,自己就沒有希望。因此,17歲的蔡東青想辦法說服母親,要她向別人借800元錢給自己創業。

  用母親借到的錢,蔡東青買來一臺手壓機,在家中建立製作塑料小喇叭的作坊。最初做小喇叭時,蔡東青非常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可是資金不夠,買機器之後沒有剩下多少錢,小喇叭的開模成為讓他頭疼的難題。

  蔡東青的表哥在做模具。他只得去找表哥幫忙做,別人開一套,順便也為他開兩套。在表哥的幫助下,30多天他們就開發出產品,不過讓蔡東青非常失望,由於產品沒有特色,質量不高,樣品拿到市場上,基本無人問津。

  經過分析蔡東青認為,只有做出比別人好的產品,才會有市場。為保證產品的質量,蔡東青找到很多生產喇叭的廠家。買回來後一個一個地吹,聲音好的就利用,聲音差的便丟棄,因此他做出來的產品質量好,很快就受到人們的青睞。

  在事業剛起步的時候,充滿幹勁的蔡東青取出自己的積蓄,又經過東拼西借共湊得7000元,雄心勃勃地與生意做得不錯的表哥合作,盼望儘快把事業做大。可是兩個人的經營思路不同、產品不對路,沒過多長時間,投資就全部賠光,結果以失敗告終。

  與表哥合作失敗,給蔡東青帶來沉重的打擊,殘酷地折磨著他,蔡東青知道,悲哀喟嘆毫無益處,與其在痛苦裡嘆息,不如在歡樂中掙扎,在失落與希望中較量。

  蔡東青隨時隨地都在尋找創業的機會。在香港看到日本產的玩具四驅車時,他憑著對玩具市場的敏銳判斷和精確分析後認為,傳統的玩具業將逐漸淘汰,開發青少年智力型玩具,必定會得到家庭和社會的高度重視,於是成立了廣東奧迪玩具實業有限公司,引進、開發、生產青少年智力型玩具迷你四驅車系列產品。

  蔡東青的四驅車投放市場後,由於產品內涵科技性高。有益於青少年通過玩車長知識和啟迪智慧,所以深受青少年喜愛。

  多數人買東西,都喜歡看品牌,買玩具也是這樣。覺察到品牌很重要的蔡東青,準備與媒體舉辦活動,讓他的產品脫穎而出。

  蔡東青與廣東電視臺聯絡,商量共同搞四驅車大賽,廣東電視臺果然願意合作。通過舉辦四驅車大賽,蔡東青的四驅車馬上熱銷全國,年銷售額突破,億元,佔同類產品五成市場,財富就像冬天的雪球,向他滾滾而來。

  可惜商場風雲變幻難測,正當蔡東青春風得意時,他的企業突然陷入低谷,產品被仿冒嚴重,導致銷售業績滑坡,銷售團隊信心低迷。雖然僅高興幾天的蔡東青頓時跌到崩潰的邊緣,可是他不會輕易向困難低頭,而要積極地面對,及時總結問題在哪裡,把困難化為機會。

  萬代是日本最大的玩具製造商,通過對萬代成功經驗的認真研究,蔡東青發現,日本只有1。28億人,每年可以做到200多億元,中國有13。6億人,自己卻只做到幾億元,顯然並非市場小,而是做得不夠好。因此,蔡東青決定進行戰略轉型,強化動畫片+玩具的模式,要打造最有價值的動漫產業鏈。

  朝氣蓬勃的蔡東青力排眾議,絞盡腦汁花重金把日本正在熱播的動畫片《四驅暴走兄弟》買到手,通過播放這部片子,果然拉動了產品銷售,奧迪玩具公司的業績又呈爆發式增長起來。

  在事業發展的過程中,蔡東青多次考慮,如果要把事業做大,就不能只是待在家鄉,而要走出去尋找更寬闊的發展平臺。因而,蔡東青和父母兄弟協商,要把公司的創意、營銷部門搬遷到廣州。儘管父母兄弟熱情支援,不過也感到有所顧慮,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澄海的文化是崇尚安居樂業,這裡的企業想走出去是很困難的。

  可是,蔡東青確定進軍廣州,並創辦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讓業務超越玩具產業的範疇,開始涉足動畫、漫畫相關影視文化產業,向動漫文化產業轉型。蔡東青的長遠目標是,讓全世界的小朋友都看奧飛動漫的動畫片,把中國優秀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對於蔡東青而言,動漫是陌生的行業,為了避免風險,奧飛動漫公司先與日本萬代合作開發《迪迦奧特曼》中的人物和器械等動漫玩具產品。積累到不少經驗以後,憑藉過人的膽識和智慧,蔡東青決定投入5000萬做動漫,他的想法引起公司管理層的牴觸,很多人激烈反對。

  從決定投拍動漫,到第一部片子《火力悠悠少年王》終於做出來,經歷漫長而艱難的兩年。這期間幾乎沒有哪個敢下結論,投入鉅額資金做動漫是否能取得成功。

  直到《火力悠悠少年王》深受觀眾歡迎,奧飛動漫公司管理層才佩服蔡東青,原來他的決策是正確的,他的銳意進取是對行業深入細緻瞭解的結果。《火力悠悠少年王》的推出,為奧飛動漫公司向綜合性的動漫玩具公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頂著中國動漫第一股的光環順利上市後,奧飛動漫公司的發展突飛猛進。到2012年蔡東青已經擁有43億元資產。從800元起家到43億元的巨大蛻變,從地道的農家娃到飛黃騰達的富豪,蔡東青的經歷頗具傳奇,是典型的中國沿海企業家的奮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