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的太極健身法

  太極拳之所以具有養生的功能,其奧祕在於它能使人體各器官的功能得到平衡和完善。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人,能推遲身體各器官的衰老,有效地起到健身、養生的作用。下面由小編給您介紹:。歡迎閱讀!

  

  【概述】 胃潰瘍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其典型表現為飢餓不適、飽脹曖氣、返酸或餐後定時的慢性中上腹疼痛,嚴重時可有黑便與嘔血。胃潰瘍南於病情延綿、複雜,或病情加重治療不及時,會導致出血、穿孔、幽門梗阻和癌變等後果,嚴重危害人們健康。潰瘍病屬於中醫學的“胃脘痛”、“肝胃氣痛”、“心痛”、“吞酸”等範疇。民間多稱為“心口痛”、“胃氣痛”、“胃痛”、“飢飽癆”等。潰瘍病以反覆發作的節律性上腹痛為臨床特點,常伴有暖氣、返酸、灼熱等感覺,甚至還有噁心、嘔吐、嘔吐、便血等症狀。

  【健身原則】 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太極養胃樁】兩腳同肩寬,腳尖向前,既不外撇,也不內扣。自然站立,兩膝向前微屈,身體正直;胸微內含,小腹放鬆;兩手抬至腹前,兩手勞宮穴對著上二腹部,手掌與身體相距20~30釐米;掌心向內,十指自然分開,兩手指尖相距5~10釐米,兩眼向前平視***閉目或半閉目亦可***,口似張似閉,以鼻自然呼吸。意念誘導:兩手勞宮穴發出黃光照亮胃部,意識誘導以誘導區無疼痛等不適感為好,如果有不適反應,意識應立即轉移離開此部位。樁功姿勢在練功全過程中可因治療需要進行自我調整。站樁勞累或年老體弱、病情嚴重者可採用坐式。站、坐式可以相互調整。用這個功法每天可多練習幾次,每次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站累了可用坐式,休息以後又可以練站式。


  【太極健身法】 呵護我們的後天之本——開合手健身法

  ***1***動作操練:鬆靜站立——兩腳開立——兩臂前舉屈膝按掌——兩掌相對兩掌開啟兩掌相合——兩臂前舉——落手開立——鬆靜站立——捶足三裡,

  ***2***技術要求:身體保持正直,兩臂要沉肩垂肘。

  ***3***練習次數:重複多次。

  ***4***時間:5分鐘以上。

  ***5***意念:①起勢,吸氣:兩臂慢慢向前平舉,兩手高與肩平,與肩同寬,手心向下。用意念指揮兩掌隨著吸氣徐徐直臂上提,同時收小腹,提肛門。意念:氣從雙腳膝下丹田——中丹田***膻中穴***。兩掌提至與肩同高,掌心向下,隨呼氣兩掌在體前徐徐下按,同時屈膝下蹲,鬆小腹,鬆肛門。②左式,吸氣:兩掌翻轉掌心相對,指尖向上,屈收至胸前,兩掌左右分開,與肩同寬,同時收小腹,提肛門。意念:氣從腳——膝——下丹田中丹田***膻中穴***。呼氣:兩掌相合,與頭同寬,同時鬆小腹,鬆肛門。意念:氣從中丹田——肩——肘——腕——掌***勞宮穴***,中氣氣沉丹田。③右式動作相反,意念相同。④收勢,呼吸意念同起勢。最後雙拳捶打腿部足三裡穴放鬆。

  ***6***機制與功效:開掌與合掌時鍛鍊了胸大肌,增強了肺活量。在練習時要求呼吸綿綿,“意守丹田”達到“腹實胸寬”狀態,使呼吸逐漸調節到深、長、細、勻,增加了人體從外界攝取的氧氣量,使之進入迴圈血流,二氧化碳則從血液轉移到肺泡排出體外,與此同時又促進了組織內所進行的氧化過程,增強二氧化碳排出以及從血液中吸收氧氣的能力。在練習開合手時還能促進胃腸蠕動功能,再配合腹式呼吸,同時協調了肝脾等功能。“足三裡”為足陽明胃經之主要穴位,它有理脾胃、調氣血、主消化、補虛弱之功效。足三裡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經常按摩敲打該穴,有著調節胃腸功能、補腎強筋、防病健身的作用,對各種常見的老年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對於抗衰老、延年益壽大有裨益。

  【健身贈言】 把握太極養生法,心平氣和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