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語言培養小技巧

  語言表達是孩子終生受用的重要技能,可不能馬虎對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1、爸媽會問,孩子才會說

  所謂說話技巧,光看字面意思就需要兩個“言”與兩個“口”。

  說話必然需要爸爸媽媽與孩子面對面溝通。這裡就要以霍思燕作為榜樣了,嗯哼之所以能夠常常說出一些暖心的話,離不開和媽媽霍思燕的相處方式。《媽媽是超人》裡有一個場景,嗯哼在客廳擺弄自己的小汽車呼喚媽媽來看。

  霍思燕即使在化妝,手上忙個不停,也會跑到孩子面前和他溝通交流。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的作品往往只是誇獎一句“寶寶真棒”,將孩子的求關注理解為求誇獎。一句真棒之後,就沒有繼續向下問,也就沒有了“溝通”,媽媽都不問了,孩子說什麼呢?

  而霍思燕是怎麼做的呢,她看到嗯哼組裝成功的玩具車,即使在化妝,在嗯哼的呼喚下跑來跟嗯哼交流:“哇塞,這是兩種開法的車吧,你是不是把它橫過來也能開?”

  嗯哼跟媽媽解釋,上面的輪胎是備用的。霍思燕說:“備用的輪胎還挺多呀”。

  最後乾脆一邊繼續化妝一邊跟嗯哼聊了好久,他們的相處模式,讓人感受到“平等、尊重、雙向”。著名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應當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當孩子求關注、想要和你交流時,父母的態度真的很重要。

  常常有一些爸媽抱怨孩子什麼都不說,都不知道孩子的想法,其實往往都是平時生活中自己沒有關注到孩子的想法,沒有和霍媽媽這樣和嗯哼及時溝通。

  所以,當孩子處於任何一個語言發展期,只要表現出想要和你溝通,即使再忙,也請停下來和他們溝通。不然就不要怪孩子不說話了!每天20分鐘的有效溝通遠遠超過一天的催促式陪伴。

  2、爸爸媽媽怎麼問才是對的?

  除了在寶寶求關注求交流的時候及時跟上,還要學會怎麼提問,將話題進行下去。在這裡樂媽要兌現承諾,把之前答應過的語言訓練免費素材給大家了,一起往下看

  1.問“延續性”的問題。

  判斷式、選擇式的問題要少問,比如“對不對”、“是不是”、“1還是2”之類的是非題,如果孩子回答了“對、是、1”,那麼溝通就已經結束了,這是妥妥的把天聊死了啊。

  如果要引導孩子說更多的話,爸媽提問“什麼”、“怎麼”、“為什麼”的效果會更好,更容易讓孩子多表達一些。

  2.學會跟進、拓展孩子的問題

  霍思燕在看到嗯哼的“車”之後,提問“哇塞,這是兩種開法的車吧,你是不是把它橫過來也能開?”嗯哼解釋備用輪胎的時候,霍思燕說“備用的輪胎還挺多呀”,溝通時孩子回答問題後,要根據他的回答繼續聊下去,跟進、拓展孩子的問題。

  樂媽建議提問句式:

  ①補充型提問【適合0-2歲】

  這裡準備了兩套卡片作為提問卡,都是一些生活日常裡寶寶能接觸到的東西。不算很全面,爸爸媽媽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寶寶熟悉的事物來製作相應的卡片。

  例如蘋果,爸媽們的正確提問方式應該是:

  “這是XX嗎?”不把物品名字說出來,“這是什麼顏色的?”

  “什麼東西能飛?”讓孩子將句子補充完整,而不是問“飛機可以飛嗎”?

  ②回憶型提問【適合0-2歲】

  把卡片都混在一起,提問孩子,拿出其中某一張。“我們昨天見過它對嗎,它叫什麼來著?”、“它是蘋果嗎?還是小汽車”?

  對孩子讀過的內容進行提問,幫助孩子梳理詞彙。

  ③間距型提問【2-3歲】

  例如:你是不是也有一隻小卡車啊,和他一樣嗎?也是紅色的嗎?紅色的東西還有那些?

  兩套卡片的物品組合起來提問,大概能問出幾十種不同的問題和拓展詞彙吧?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表達的機會會非常多。

  在提問過程中,如果遇到孩子答不上來的情況,要及時的給與幫助和提示。不管孩子說的是正確還說錯誤,都要給與鼓勵和探討的機會,當在溝通過程中發現孩子對某個事物很感興趣之後,及時對這個事物多做描述和語言表達。

  3、玩小遊戲,進行互動

  除了有效溝通和正確提問方法之外,還可以玩一些親子游戲。

  1.悄悄話

  爸媽們可以和寶寶說一些悄悄話,引起寶寶注意,讓寶寶專心聆聽。

  當寶寶兩歲以後,全家人可以圍成一個圈,用傳話的方式,看看後面的人跟前面的人說的是否相同。

  這個遊戲可以鍛鍊寶寶的聽力,讓孩子養成專心聆聽別人說話的習慣,並可鍛鍊寶寶準確發音。

  2.看圖學說話

  也就是親子共讀了,抱著寶寶,帶著寶寶一起看圖說故事,等寶寶有初步印象後在配合圖片做一些動作說明。

  讀完後多鼓勵孩子表達和複述故事,或者來個角色扮演,演出剛才講的這個故事。讓孩子學著注意語言表達內容,也加強他對語言作品的欣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