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誦讀初一作文

  《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你們讀過嗎?這本書精選中華五千多年悠久歷史所積澱下來的經典中的精美華章,這裡有最美的古典詩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

  當我合上了《中華誦——國學經典》這本書時,突然有很多話要跟大家講。

  我讀的是五年級上冊。這本書中,一共有六個單元。而我最喜歡的是第一單元。

  這個單元裡有三首詩。這三首詩所描繪的夏日,都是美不勝收的。所以,我很喜歡這個單元。我覺得這個單元寫的景色非常美麗,讓我讀的津津有味。我最喜歡的是第一首古詩:《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這首詩是這樣寫的:“綠樹蔭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意思是:夏天到了,白天越來越長,綠樹底下樹蔭濃密,樓臺的倒影映入池塘。微風吹拂,水面上波紋晃動,就像水晶做成的簾子。棚架上開滿薔薇花,滿院清香瀰漫。在這首詩中,我看到了詩人對山亭夏日的安詳、靜謐的嚮往,同時,我還深深地感受到夏日的美好。夏日,雖然烈日炎炎,但是,一切都是那麼美麗,那麼神祕,到處都是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啊!  在這個單元裡,還有許多“經典誦讀”。當我讀到“知己知彼,將心比心”的時候,心裡頓時“咯噔”了一下。是啊,認識一個人的前提條件就是“知己知彼,將心比心”。也就是說,為人處事不僅要考慮自己,也要考慮別人。這樣,用自己的心關照別人的心,才能做到關係融洽。“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相互認識的人到處都是,可是,有多少是“知心”朋友呢?也許,你會說:“當然都是啦!”但是,不是光在一起玩兒樂的朋友才是知心朋友,像那種不光想著自己還想著別人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心朋友”啊。

  說完朋友,我們再說說為人處事吧。“為人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讓我懂得:只有光明磊落、樸素大方的人才能得到好報。像那種整天做壞事兒的人,比如小偷等等,就疑神疑鬼、寢食不安、永無寧日,而且惶惶不可終日。

  除了這些,還有第二單元的“黃金無假,阿魏無真”,更是讓我明白:要相信真實的東西,而不要偏聽偏信;而第三單元的“積金千兩,不如明解經書”,又讓我明白讀書的重要性;第四單元的“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讓我懂得:凡事需三思而後行;第五單元的“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使我懂得學習的重要性;第六單元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又讓我明白要珍惜時間。

  這本書,我真想再讀上千百遍啊!

  篇二

  《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你們讀過嗎?這本書精選中華五千多年悠久歷史所積澱下來的經典中的精美華章,這裡有最美的古典詩詞。

  唐詩是必不可少的。在唐詩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不少歷史,也找到了無數的樂趣,認識了許多揚名中外的詩人。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詩讓人流年忘返,百讀不厭。可我更迷戀唐代詩人王昌齡。

  王昌齡,字少伯,京兆長安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他擅長七言絕句,後代稱為"詩家天子","七絕聖手"。他的七絕與李白的詩並稱為"雙璧"。作品多寫邊塞,送別,氣象雄渾,情意雋永,語言精煉生動,音律鏗鏘悠揚。他的閨怨,宮怨詩也有很多佳作。現存王昌齡的詩180多首。其中,五七言絕句幾乎佔了一半。因此,在眾多的詩人當中,我尤為敬佩他!一首《芙蓉樓送辛漸》深切的感受到王昌齡的決心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明月還是秦時的明月,關塞還是漢時的關塞,去出征的將士們至今還沒有回來,只要李廣將軍現在還在,就一定不會讓胡人的兵馬度過陰山。王昌齡這種憂國憂民的做法是我難以做到的,如果是我早就不管了,就在家裡吃喝玩樂。讀了王昌齡的詩懂得了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誦讀這些古詩,猶如穿越時空隧道,與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對話,瞭解歷史與文化的走向,感受人性的關懷與生命的尊嚴,傳承文明,接續未來,以便於我們走向更加豐盈優雅的人生。

  篇三

  對於經典,我起初並不瞭解,後來在資訊孫老師的指導下,我才對經典有了一些認識。我現在正在讀《論語》。《論語》是我踏入經典世界的第一步,說實話,我對經典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並不覺得讀經典有多麼的好。

  不過,孫老師每逢資訊課就向我們推薦。我想:孫老師這麼積極,也許經典真的對我們幫助。接著,在孫老師的要求下,我們班很多人都買了《論語》。在經典的世界探索起來。我記得以前孫老師對我們說:“我女兒也讀經典,如果我要害了你們,那我也已經把我的孩子給害了。”我知道孫老師的女兒俞典典讀經典讀得很棒,要是我也能這麼厲害就好了!我要努力了!俗話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反正也沒什麼壞處,多讀點書也好啊!我覺得經典中蘊含著中國文化的精華。現在很多外國人都在讀中國的經典,我們這些實在的中國人怎麼能不如外國人呢?所以說,我們就要更瞭解經典,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我要讓自己更深地體會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