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期語文教案

  語文在中國教育中屬於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第一個認知的學科。當前,一直是我們研究的話題。至關重要,其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一、匯入新課,出示目標***1分鐘***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品讀一首詩歌——《使至塞上》,希望在這堂課上,大家能學的輕鬆,學的投入,收穫多多,喜悅多多。

  首先看一下我們的學習目標吧:

  1,理解內容。

  2,賞析語言。

  3,體會情感。

  帶著這三個目標,我們開始這節課的詩歌之旅。

  二、合作交流,解讀詩歌***38分鐘***

  ***一***詩中事

  高爾基有自傳體三部曲,巴金有激流三部曲,我們也不妨來一個"朗讀三部曲".希望大家在每一次的朗讀中都有不同的收穫。

  第一步:朗讀詩歌,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咱們不妨先請一個同學朗讀一下,誰先來呢?讓我看看鼎新中學八年級四班同學的精神風貌吧!

  正音。塞、候騎、燕然

  我們大家一起讀一遍吧。

  第二步:結合註釋,再讀詩歌,讀出內容。

  請大家在朗讀詩歌的時候,仔細朗讀每一個課下注釋。因為在註釋中,可以發現很多問題和奧祕。讀完之後,再談一談:詩歌中寫了一件什麼事呢?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讀完後談詩歌內容。

  ***如果學生不能及時發現問題,教師需要點撥引導:是什麼人出使邊塞?怎麼去的?他去邊塞做什麼?他有沒有到達目的地?***

  讀詩品詩,除了朗讀之外,離不了豐富的想象和聯想,更離不了思考和疑問。我們在本節課中需要把詩中的情景再現出來,這樣才更有韻味,也更有意義。比如說:你覺得在哪一聯中會有人物對話的場景呢?你覺得他們會說些什麼?

  學生不妨先想象一下,再做回答。教師示範:

  落日西沉,暮色蒼茫。

  遠遠傳來馬蹄聲。

  越來越近,只聽的噠噠噠噠噠噠。

  侍從遙遙一望,不禁驚喜的策馬上前,向車裡稟告道:大人,前面好像來了一個士兵!

  王維精神一振,立刻挺直身子,掀起車簾,定睛一看:

  那人已來至眼前。只見他翻身下馬,向前恭敬行禮道:

  車裡可是御史大人?小人真是有幸,不想在此遇見御史大人!

  王維見他一身士兵打扮,倍感親切,欣喜道:

  正是本官。你是何人?都護大人和眾位將軍現在何處?

  那士兵道:小人是將軍手下的偵察兵,都護大人和各位將軍尚在前線。

  王維遙望前方漫漫黃沙,不禁感嘆:

  將士們著實辛苦。只不知還有多少路程?

  回大人,燕然距此尚有800餘里。

  王維聽至此處,長噓了一口氣,揮了揮手,那士兵便退下,策馬揚鞭而去。

  暮靄沉沉,馬車又緩緩行駛在漫無邊際的大漠中,只聽得噠噠噠噠噠噠……

  同學們,詩歌中的內涵是不是極其豐富呢?那我們可不可以用靈動的思考和神奇的想象再現它的內涵呢?

  第三步:整體理解,三讀詩歌,讀出韻味。

  個讀,齊讀詩歌。

  ***二***詩中景

  王維由陝西西安出發,途徑甘肅、寧夏、內蒙古,直至蒙古境內。在這長途跋涉中,他看到的都是什麼景色呢?現在我們就去尋找這詩中景吧!

  歸雁、徵蓬、大漠、孤煙、長河、落日。

  這些景色和中原是不同的。讓我們在這異地風光中展開豐富的想象。

  1,詩歌講究一字傳神,請從中選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個字,寫出你對它的感悟和理解。

  2,請選出其中的一句***5個字***,想象其中畫面,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來。

  現在大家就靜下心來,寫出自己的精彩吧!時間為4分鐘。

  學生靜心思考,寫作。

  展示交流。

  出示圖片,以蘇軾的話收束這一段。

  ***三***詩中情

  詩言志。 ——《尚書 堯典》

  詩者,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發於言。——《毛詩序》

  "志",就是情感、志向、抱負等。那麼,在這首詩中詩人表現出怎樣的心情呢?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請再次仔細閱讀詩歌,說說你的認識。不過,要在詩中找到你的依據啊!不妨再次參考課下注釋朗讀一遍。

  ***焦點論壇***"單車欲問邊"中的"欲"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欲"?為什麼不是詩人慾呢?

  如果改成"屬國欲問邊,單車過居延"不行嗎?

  如此說來,裡邊又有了玄機了。讓我們再來個"歷史回眸"吧!

  開元二十四年……

  如此看來,詩人是有著"單車"問邊的無奈和悲涼的,這也可以從他看到的景色中體會出來。蓬草本不欲離開故土,但也只能是隨風而去,大雁歸巢本如此溫馨,可自己卻離開故土,獨往異鄉,怎能不淒涼,怎能不悲傷?而當他"蕭關逢候騎"之時,又該有著怎樣的驚喜呢,而轉眼候騎離去……

  再讀詩歌,體會個中滋味。

  三、拓展延伸,個性展示***5分鐘***

  讓我們在詩的意境中再解讀王維。

  詩外篇,走近王維

  寫一副對聯或小詩送給王維。

  背誦詩歌。

  四、收束課堂,餘韻悠長***1分鐘***

  唱和詩歌,收束課堂。

  的反思

  園地一的日積月累中,有王維的《使至塞上》中的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是王維在出塞途中所作的,描寫廣袤的塞上風光的絕句。詩的大意是:一片大漠上的一條直上的孤煙,遼遠的河灘盡頭一輪滾圓的落日。簡直把廣袤的塞上風光寫絕了。展示在讀者眼前的是一幅美幻絕倫的塞上風光畫。

  新教材中,學生了解的王維的詩作很多,有《相思》、《雜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送元二使安西》、《鹿柴》、《山居秋暝》、《竹裡館》等。每一首詩都是一幅優美的風景畫。王維是居“李杜”之後,為學生接觸較多的唐代詩人。他雖為朝廷命官,卻常隱居藍田輞川別業,過著亦官亦隱的居士生活。他多才 多藝,能書善畫,詩歌成就以山水詩見長,描摹細緻,富於禪趣。蘇軾謂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正指出其詩畫的特色和造詣。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

  新教材的日積月累中,選取了不少的古詩詞讓學生來誦讀,這不失為學習古代文學的一個好的渠道。但是,單純的讓學生死記硬背或許就失去了編者的本意。應該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瞭解掌握與其相關的文學知識,或者以其他的方式理解詩作。就“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來說,可以在學生理解記憶的基礎上,把這句詩意作為背景,讓學生對其描繪的內容展開想象,改寫成一篇現代文,同樣是一篇很優美的寫景文章。學生的想象力在這裡會得到很好的鍛鍊,理解記憶也得到昇華。

  當然,還可以讓學生以繪畫的形式把這句詩的內容表現出來,同樣是對學生想象力的訓練,也是對學生繪畫能力的檢驗。

  總之,採取靈活多樣的積累古詩文的方式,不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使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更深,記憶更牢。還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您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