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語文作文

  作文是小學語文的重要部分,而六年級是小學進入初中的關鍵階段,所以六年級的作文教學效率必將對學生的作文水平產生一定的影響,語文教師應當引起高度重視。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語文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古至今,湧現出無數偉大的詩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響亮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刻在詩歌的歷史名碑上,他們的作品更是被後人千古傳誦。我最喜歡的是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中的“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句詩。

  這詩的全文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好一個舒暢的畫面,在萬物萌發,春風吹拂的春天裡,兒童們放學歸來,享受著放風箏帶來的歡樂。這是多麼和諧的景象啊!

  也許是學習壓力大的緣故,我對詩中的意境總是十分嚮往。可惜,現在學生的負擔再也無法使這種場景在現實中複製。現在,當我放學後,回家的路上無疑是最開心的時候。但是回家路上總是短暫,到家後,我就投入了一片作業的海洋。

  在雙休日,雖有兩天,但一半的時間都在培訓班的天地中,想要去活動,只有盼老師佈置作業少點,才能抽時活動筋骨。雖然教育部門提倡“減負”但在中、高考的“指揮棒”下,許多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減負”一說也就只能是紙上談兵了。

  當然,我無法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然而。社會發展並不一定以犧牲精神求為代價。我真希望“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的意境,能在現代生活中重現。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再次詠這樣的佳句,我好像已經尋找到了一份歡樂和一份享受。

  二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鴛。”這是詩人高鼎所寫的《村居》,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為什麼呢?因為這首詩寫出了春天來到時如詩如畫的景象,令人陶醉不已,浮想聯翩。而且,作者也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孩子們的天真活潑,彷彿就出現在我們眼前。

  這一天,詩人高鼎邁出房門,在鄉村小路上散步。他看見一對黃鶯飛到枝頭上,你啄我,我啄你,好不親熱!不由想起小時候和同伴們玩耍時的快樂情景。這時,一片被春風拂起的柳絮在他的眼前緩緩飄落,堤岸邊的楊柳隨風起舞,婀娜多姿,真是風情萬種,令人讚歎。忽然,從遠處傳來一陣清脆的宛如銀鈴般的笑聲。是誰呢?高鼎忍不住好奇心,回頭一看,哎呀,原來是鄰家的孩子在放風箏呢!他們放學後為什麼不寫作業呢?這幾個調皮鬼呀!瞧,他們一邊小跑,一邊慢慢放手中的線,動作是那麼嫻熟,使人禁不住想和他們一起去玩。那隻黃蝴蝶風箏越飛越高,好像扇動著它的大翅膀在說:“看我飛得多高!連鳥兒也比不上我。”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已是黃昏了。孩子們的父母都出來找他們了。幾個孩子依依不捨地告別,其中有一個還在不停地說:“老天保佑,明天也是一個大晴天,我們再來放風箏!”

  詩人高鼎看到了這一切,覺得心情非常舒暢,便寫下了《村居》這首詩。這首詩寫得生動活潑,通俗好懂,從此廣為流傳,連兒童也會背。

  三

  人生就如茶葉一般,只有經過了沸水的溫飽,才能展現出它生命的本色;人生就如苦咖啡一般,只有經過了重重苦澀,才能品味出它淳樸的香味;人生就如雄鷹一般,只有經過了無數次的跌落,才能練就強硬的翅膀搏擊長空……

  大興安嶺火災後,被烤得焦黑的樹幹被林業專家判了“死刑”,誰料到,第二年春天一到,所有的樹幹卻又全部綻出新芽,火化的灰燼,成了孕育新枝的肥料。有了挫折,才會在絕望中重新看到希望,從而,重新有了生命。

  恍惚間,我看到了熟悉的名字。那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在做官時的一次次貶職,在與家人分隔兩地時只能對月暢飲,但沒有忘記送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祝福。接踵而至的磨難讓蘇東坡嚐到無窮的酸楚,在他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時,遊赤壁時再次堅強,留下“大江東去”的豪情,“檣櫓灰飛菸灰”的豁達。如果沒有當初的貶職,沒有當初的離別,又哪有今天朗朗上口的詩句?

  “人比黃花瘦”的李清照,坎坷的人生讓人讚歎。晚年戰爭不斷,丈夫身亡,書畫財產被掃蕩一空,一下跌入貧困深淵。才有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傷感。可見,我們需要挫折,有了它,才有了易安膾炙人口的優美宋詞。

  挫折時常發生在我的身邊,考試的失利是最普遍的事例。有了一次的一落千丈的挫折,在奮鬥與努力後,才有了名列前茅的成功。在競賽的落榜面前,這次挫折讓我重新振作,奮發進取,我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下次的競賽一定會有我的名字。

  挫折會伴隨成長,但“疼痛是成功的前奏”。遇到磨難是必須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請銘記:成長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