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三篋的歷史典故

  用典用得巧妙、恰當,可以使語言意蘊豐富、簡潔含蓄、莊重典雅,使表達更加生動形象,詩句更凝練,言近而旨遠,含蓄而婉轉,從而提高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推薦歷史典故,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安世三篋

  《漢書.張湯傳》附《張安世》:“安世字子儒,少以父任為郎。用善書給事尚書,精力於職,休沐未嘗出。上行河東,嘗亡書三篋,詔問莫能知,唯安世識***記憶***之,具作其事。後購求得書,以相校無所遺失。上奇其材,擢為尚書令,遷光祿大夫。”

  漢武帝巡行河東時丟失了三箱書,詔問大臣,沒有人能記起書名單的。張安世知道後,很快根據記憶,將所失書單開列出來。後來購求得到所失之書,經校對準確無誤。後因用為詠記憶好,搜求圖書的典故。

  唐·李瀚《蒙求》:“應奉五行,安世三篋.”唐·李端《送耿拾遺湋使江南括圖書》:“漢使收三篋,用詩採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