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野炊需要準備什麼

  節假日或雙休日和全家老少去郊遊,野炊一把實為一件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之中,若不注意衛生保健,則有可能染上疾病而令人掃興。因此,出外野炊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注意。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野炊需要帶什麼

  外野炊具在野外活動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戶外野炊具有輕便型、袖珍型、多用途型等,種類繁多。野炊具要根據參加活動人員的數量及野炊的條件選擇必須的炊具。一般家用廚具會造成運輸上的負擔,還可能出現野炊時白淨的鍋被薰得漆黑,鍋把兒被燒溶等等,使用時也不方便。

  國外目前滸的是旅行用套鍋、套碗,一般是三個不同尺寸的鍋,一個平剪鍋、一個燒水壺,塑料飯匙、洗鍋布、摺疊湯勺套裝在一起,材質大多是鋁合金制,質輕、攜帶方便。套鍋種類及尺寸很多,可按需要選擇。

  目前國內很少生產這類套裝器具,且這類套鍋相對價格也高。

  一般外出選用藏族人常用的鋁製平底鍋為最佳。它可以用來燒水、煮飯、炒炸菜。

  藏式平鍋底部是平的、鍋蓋也是平的。接觸火的面積大,不論是吊掛還是放在石塊搭的灶上用,均平穩方便,這種鍋沒有鍋把,有一圈較寬的鍋沿。既便於用手端,使用時又不必擔心燒壞鍋把。且不同尺寸的鍋還可套裝在一起,便於攜帶。

  野炊器具除了鍋之外,其它器具也應本著實用方便的原則準備。強砧板可選用刀和砧板一體式的:選一塊長約2公分寬約15公分,厚約2公分的木板、一把木把厚約2公分的尖刀,將木板一側按刀的寬度鋸掉,將刀插入縫中即可,為保持清潔可做一布套或塑料套裝好。

  其它用具如碗、盤、杯等需選用不易被高溫溶化且不易破碎的質地。如高溫塑料製品,鋁或不鏽鋼製品,也可選用一次性的紙杯碗盤。

  野炊注意事項

  1.野炊中,在篝火上烤魚片、雞翅、羊肉串等肉類食物,恐怕是最讓人垂涎欲滴的。其實,吃煙薰火烤食品易使人發生癌症。大量研究表明,食物經過煙燻火烤以後,可以生成大量的多環芳烴。這種多環芳烴一部分來自燻烤時的煙氣,但主要是來自食物本身焦化的油脂中。煙燻火烤食品中還有一些亞硝胺化合物,而這些物質都有強烈的致癌作用。要預防消化道癌症的發生,最好不要吃煙薰火烤食物。若偶爾為之,可配著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能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2.儘量不要喝生水。野外的水源,大都是自西向東流淌,呈自然“野性”,看上去清碧透底,實質上很容易被病菌汙染,而易染上病毒性肝炎、腸炎等疾病。

  3.注意食品的衛生。外出野餐,人們都要準備一定數量的食品,如滷菜、熟食等。但秋季氣溫仍偏高,有利於各種細菌的繁殖,使某些食物容易腐敗變質,人們吃了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所以,滷菜類食品最好當天購買,如前一天購買放在冰箱內,出門前也應加熱後再帶走。購買食品時應注意其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以免誤習過期變質食物。

  4.不要食用野蘑菇。秋季,風景區的山邊、草叢、樹林中常有野蘑菇生長。一些遊人見了往往情不自禁地去採摘,或燴菜,或燒湯,味道確實鮮美。然而,因誤食有毒蘑菇導致中毒者並非少見,若中毒嚴重,處理不及時還可導致死亡。

  當然,外出秋遊野炊時,還應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最好隨身攜帶消毒紙巾供擦手和消毒餐具用。野餐後不要亂扔瓜果皮殼、飲料瓶罐等,還要及時把野炊用火撲滅,以防發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