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比賽的競賽規則有哪些

  武術競賽規則產生於新中國成立以後,是對套路表演水平的評價標準。是為套路運動服務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武術競賽規則。歡迎閱讀!

  武術競賽規則一:武術套路

  ***一***拳術設其他傳統拳,即流行於各地、除規則規定的自選拳術內容以外的拳術***如形意、八卦、意拳、八極、地躺、醉拳等***、南拳、各式太極拳三項。器械設長、短、軟、雙器械四項。對練設一項,2-3人均可,男、女可混編。比賽在長14米,寬8米的地毯上進行。

  ***二***套路比賽各項高低採用裁判評分的辦法。各項比賽的最高得分為10分,評分和扣分標準如下:

  1、刀、槍、劍、棍、南拳、太極拳等評分扣分標準:

  動作規格的分值6分;勁力協調的分值2分; 精神、節奏、風格、內容、結構、佈局的分值2分。

  2、扣分,根據不符合要求的程度,分別給予扣分,每次扣0.1以上,有些嚴重不符者,最高一次可扣2分。

  3、其他專案和評分標準:

  姿勢正確、方法清楚4分; 勁力順達、動作協調3分; 風格獨特、內容充實2分; 精神貫注、節奏分明1分。

  4、對練評分標準:

  攻防合理,方法準確4分; 動作熟練、配合嚴密3分; 內容充實、結構緊湊2分; 意識逼真、風格突出1分;

  傳統拳***形意,八卦,意拳,八極,翻子等***南拳

  太極拳; 長器械; 短器械; 軟器械; 雙器械; 對練; 散手比賽

  武術競賽規則二:散手***水上擂臺***

  散手比賽在高0.6米、長8米、寬8米的臺上進行,水上擂臺在長、寬各7米,高出水面0.5米的臺子上進行。比賽分紅方、黑方,拳套重量:65公斤級及以下為320克;70公斤以上級別為280克。

  ***一***使用方法,得分標準等:

  1、禁擊部位:後腦、頸部、襠部。

  2、得分部位:頭部、軀幹、大、小腿。

  3、禁用方法:用頭、肘、膝和反關節的動作進攻對方;

  用迫使對方頭部先著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壓對方;用腿攻擊倒地方的頭部;用拳連擊對方頭部。

  4、得分標準:

  以下情況得3分:在一局比賽中,一方第一次下臺,對方得3分***水上擂臺則對方勝一局***;用轉身擺腿擊中對方軀幹部位而自己站立得3分;用主動倒地的動作致使對方倒地,而自己即刻站立者;使用勾踢將對方踢倒而自己站立者。

  以下情況得2分:一方倒地、站立者得2分;用腿法擊中對方軀幹者;被強制讀秒一次,對方得2分;受警告一次,對方得2分。

  以下情況得1分;用手擊中對方得分部位者;用腿擊中對方和下肢者

  ***二***勝負評定

  本次比賽為單敗淘汰賽,每場比賽為三局兩勝,每局淨打3分鐘***女好為2分鐘***,中間休息一分鐘。 優勢勝利。如被重擊倒地不起達10秒或雖能站立但知覺失常,判對方為勝方;一場比賽中,被重擊強制讀秒達3次,判對方勝;在一場比賽中,3次有效使用3分動作者為勝方。

  每局比賽結束,依據邊裁判員評判結果,得分高者為該局勝方。 一局比賽中,一方受重擊被強制讀秒2次,對方為。

  ***三***競賽中的禮節

  介紹運動員時,運動員向觀眾行抱拳禮;每場比賽開始前,運動員相互行抱拳禮,宣佈結果時,運動員交換站位,宣佈後,雙方行抱拳禮,再同時向臺上裁判員行抱拳禮,裁判回禮;然後和對方教練員行抱拳禮,教練員回禮。

  男子設6個級別 女子設2個級別

  52公斤 48公斤

  56公斤 52公斤

  60公斤

  65公斤

  70公斤

  第二章木蘭拳比賽

  1、本次比賽設木蘭拳、木蘭單扇、木蘭單劍三個集體專案。木蘭拳比賽場地,個人長14米,寬8米,集體專案場地不受限制。

  器械要求:扇子,全長33釐米,寬2釐米;劍採用金屬劍,蕙長略短於劍身。 評分標準與方法見附件。

  ***1***、兩個無效分數中,如果高無效分數相等時,則以低無效分數高者列前。

  ***2***、如果最後得分得無效分數都相等時,則並列。

  2、個人全能得分相等時,以獲得單項第一名較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則以獲得第二名較多者列前,依次類推;均相等,則名次並列。

  3、團體總分相等時,以全隊在比賽中獲得單項第一名較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則以獲得第二名較多者列前,依次類推。

  第五條 服裝、禮節、進場、退場、起勢、收勢、計時與音樂

  一、裁判員應穿統一服裝,佩戴統一裁判標誌。

  二、在比賽時,運動員應穿比賽服、穿武術鞋或運動鞋。

  三、運動員聽到上場比賽的點名時和比賽後裁判長宣佈最後得分時,應向裁判長行抱拳禮。

  四、運動員應地場地的同一側完成相同方向的起勢和收勢。如背對裁判長起勢時,須並步收勢後再轉向裁判長,不允許邊收勢邊轉向裁判長。

  五、運動員身體任何部位開始動作即為起勢,運動員並步收勢為結束。

  六、規定套路按規定音樂配樂,時間3分鐘至3分30秒。表演專案需配樂者,錄音帶自備。除規定套路外,其他專案時間均為3分鐘至4分鐘。

  七、運動員須在賽前30 分鐘參加檢錄,二次點名末到按棄權論。

  第三章 場地、器械的規定

  第一條 場地一個人的專案的場地為:長14米、寬8米,四周內沿應標明5釐米的邊線,其周圍至少有2米寬的安全區,在場地的兩邊中間各做一條長30釐米、寬5釐米的中線標記。集體專案的場地不受限制。

  第二條 器械

  一、扇子:全長為33釐米、寬2釐米。

  劍採用金屬劍,穗長略短於劍身。

  第四章評分標準與方法 第一條木蘭拳個人專案、集體專案評分標準

  各項比賽的最高得分為10分,評分和扣分標準如下:

  一、個個專案的評分與扣分標準

  ***一***、動作正確,方法清楚的分值為4分,不符則視輕重程度扣0.1-2分。

  ***二***、造型優美、舒展大方的分值為2分,不符則視輕重程度扣0.1-1分。

  ***三***、運勁順達、動作協調的分值為2分,不符則視輕重程度扣0.1-1分。

  ***四***、特點明顯,風格突出的分值為1分,不符則視輕重程度扣0.1-1分。

  ***五***、精神集中,舞樂和諧的分值為1分,不符則視輕重程度扣0.1-1分。

  二、集體專案的評分標準

  ***一***、內容的評分:內容充實、木蘭拳的風格和特點突出。此項分值為4分。

  ***二***、質量的評分:動作正確、姿勢舒展、動靜分明、精神貫注、技術熟練。此項分值為3分。***規定套路此項分值為4分***。

  ***三***、配合的評分:動作整齊、舞樂和諧、服裝統一。此項分值為2分。

  ***四***、編排的評分:編排新穎、隊形多樣、變化有序。此項分值為1分。***規定套路沒有此項分值***

  第二條 其它錯誤的扣分標準。

  一、 沒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場,該套路不予評分。

  二、遺忘,比賽中每出現一次遺忘現象扣0.1至0.3分。

  三、器械***變形、折斷、掉地***、服飾影響動作每出現一次失誤扣0.1至0.4。

  四、推動穩定性,每出現一次晃動或附加支撐扣0.1至0.3分,每出現一次倒地扣0.5分。 以上四種錯誤扣分,均有裁判員執行。

  五、重做

  1、運動員因額觀原因造成比賽中斷,可申請重做一次,不予扣分。

  2、運動員在比賽進行中因受傷中斷比賽,經簡單治療即可繼續比賽的,可申請重做,但應扣0.5分,如果不能繼續比賽,則按棄權處理。

  3、運動員因失誤,動作遺忘或器械損壞等原因造成比賽中斷者,可申請重做,但應扣1分。

  六、規定套路時間以規定套路規定時間為準,每超過或少於規定套路時間滿1秒至5秒扣

  0.1分,一次類推。

  七、規定套路每遺漏、增加或改變一個動作扣0.3分。

  八、動作方向與規定不符,超過45度以上***含45度***每出現次扣0.1分。 以上四種錯誤扣分,均有裁判長執行。

  第三條評分辦法

  一、裁判員評分

  裁判員根據運動員***隊***的技術水平,按照竟賽專案的評分標準扣分,在各類分值中減去錯誤動作的扣分,即為運動員***隊***的得分。

  二、應得分的確定

  1、去掉裁判員所評的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餘者評分的平均值為運動員的應得分。

  2、運動員的得分應取小數點後的兩位數。

  三、最後得分的確定

  裁判長從運動員的應得分數中再加扣除裁判長對其它錯誤的扣分數,即為運動員最後得分。

  武術功法***絕技***比賽

  規定專案二項:

  掌劈磚塊 飛針穿玻璃

  自選專案亦為二項:

  水上擂臺賽 ***散手***

  男子設三個級別:60公斤;65公斤;70公斤。

  武術的競技來源

  二戰後,全球用"競技體育"方式,來消除二戰餘下的戾氣。新中國為順應國際形勢,以全國之力全民發展競技體育,導致中國武術被捲入體育範疇,以比賽、競技等形式進行"發展",至今。但是,以奧林匹克精神所推動的競技體育,其使用的規則,與中國傳統武術"止戈為武"的核心思想迥然不同,兩者之間難以擬合、釐定,導致當今中國武術形成出以表演為主、以競技為主和以民間傳統功夫為主的不同概念武術並存、的局面。

  競技,是以體育為基礎,以展示體育成果為目標的社會活動形式。體育,來自於日文中的"體育"一詞,出自於19世紀70年代,在中國最早見於20世紀初的清末,由在湖北開辦幼稚園、對幼兒進行全面"保全身體之健旺"的教育方針而來。競技體育是在西方現代解剖學主導的框架下解釋的運動形式,它不能涵蓋中國傳統武術所包涵對修習者除身體外,在精、氣、神等綜合方面的提升。中國傳統武術並無單一的體育形式,中國也沒有傳統體育***在2009年7月9日日,由國家體育總局以體育概念為基礎創立的"傳統體育"新概念,沒法提供任何傳統文化引證、及支援。***;在2015年3月19日,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陳國榮副主任,在對中國武術的歷史和社會地位等問題、進行了全面闡述後,重新將武術與體育的關係復原定義:中國武術不僅涵蓋了西方體育的多種運動形式,而且,還擁有獨特的東方傳統運動形式、深邃的思想和厚重的文化。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武術不是隸屬於體育,而是體育的上位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