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對心臟的作用要領

  都說太極拳是一門有益於身心的養生運動,那麼練習太極拳對於“心”都具有哪些方面的意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太極拳對心臟的作用。歡迎閱讀!

  簡述太極拳對心臟的作用

  要說太極拳對於心臟的作用,我們先簡單瞭解心臟疾病的一些種類。

  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的總稱,包括風溼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研究表明,凡是有節奏、全身性、時間較長的有氧代謝運動,都有助於心臟功能的提升。

  如爬樓梯、下蹲、騎自行車等這些很簡單的運動,能夠增強心血管功能、提高心臟活力,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除了量力而行、持之以恆之外,以“健心”為目的的運動鍛鍊,要想達到理想效果,必須有一定的強度。

  對於這種“強度”的理解,太極拳的要求是非常到位多的。

  太極拳的動作舒展緩慢,全身肌肉放鬆,使心臟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會加快心律,加重心臟的負擔。

  太極拳通過緩慢、細長、均勻的腹式呼吸,使人體肺部的氧氣充足,腸胃得到蠕動鍛鍊,增強消化和排洩機能,所以經常鍛鍊太極拳,對心臟病有防治作用。

  練習太極拳時,練習者排除一切雜念,全身各部分肌肉、關節輕柔而有規則地進行運動。

  所以說,練習太極拳有助於我們克服焦躁的一些負面情緒,可以使“心”靜下來。

  在運動過程中,下肢肌肉的交替收縮與放鬆,使流經下肢靜脈中的血液在肌肉作用下加速回流。這樣一來,就有可能保證心臟在舒張期處於良好的充盈狀態,心舒期心室容積增加,可增強心肌收縮力量。

  所以經常打太極拳可以使心臟跳動有力,有效地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工作能力。

  太極拳練習要領

  練習太極拳要求情神貫注、意守丹田、不存雜念,即要用意不用力和心靜。這種意識和身體鍛鍊相結合的方法,都是在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提高的情況下完成的,它使大腦皮質形成一個特殊興奮灶,而其它區域則處於抑制狀態。

  這樣就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打破疾病的病理興奮灶,修復和改善高階神經中樞的功能,從而使內臟器官的病患也獲得修復和改善。

  從動作上來講也是如此。練習太極拳時,動作需要“完整一氣”、由眼神到上肢、軀幹、下肢,上下照顧毫不散亂,前後連貫綿綿不斷。

  同時由於動作的某些部分比較複雜,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腦在緊張的活動下完成,這也間接地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著系統緊張度,活躍了其它系統與器官的機能活動,加強了大腦方面的調節作用。

  太極拳動作緩慢而柔和,既能增加腦動脈內的血流量和供養量,又能加速腦內有害物質的吸收和排出,這能有效地改善腦神經細胞的營養。

  太極拳的動作往往要求左右手同時往不同的方向運動,且動作也不相同,這就能發展左右大腦半球的協調性增強。練習太極拳中左手運動也較多,還能收到開發右腦的作用。

  練太極拳時呼吸較深,可對植物神經系統的機能發生影響,從而可使植物性神經系統活動紊亂得到調整和改善。所以,太極拳對高血壓病、潰瘍病、腦震盪、腦溢血後遺症、神經性腹瀉等病有治療作用。

  太極拳陰陽原理

  太極拳是運用陰陽原理的極佳典範,每個動作都包含陰陽之變化。虛與實、動與靜、表與裡、開與合、進與退、收與放、左與右、剛與柔、正與隅,相輔相成。

  又增強了整體觀念,要求身心合一,鬆靜無為,內外上下一致,以意領氣,氣隨意行,意到氣到。因此練習太極拳能調整陰陽,疏通經絡,達到保健的作用。

  太極拳是一種很有興趣的運動,經常練習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練習套路後,周身感覺舒適,精神煥發;練習推手後,周身感覺活潑,反應靈敏。

  這都是練拳的人情緒提高與興趣濃厚的證明。情緒的提高在生理上是有重要的意義的。“情緒”提高,可以使各種生理機制活躍起來。

  許多試驗都證明,做一種運動時;在用體力之前,僅僅是精神的影響就可以使血液化學、血液的動力過程、氣體代謝等發生改變。

  對患某些慢性病的人來講,“情緒”的提高,更為重要。它不僅可以活躍各種生理機制,同時能夠使病人脫離病態心理。這對治療功效來講很重要。以上例子都充分說明,練習太極拳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著良好作用。

  太極拳運動身心兼顧

  太極拳的健身功能是由它的運動特點決定的。無論哪一家太極拳,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緩慢柔和、連綿不斷、圓形運動。這種運動特點正好符合人的心理、生理的正常執行狀態,使人體氣血暢通。通,則百病不生,生理機能旺盛。

  首先從心理方面來說,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會影響到生理上的功能。心理健康主要是道德修養、心態平衡。

  太極拳講究修身養性,其實就是道德的修養,一個修養好,道德情操高尚的人,在生活中就能經常保持平和的心態,有益於生理功能上的平衡健康。

  太極拳在練習中要求心靜、意專,時時刻刻想著練拳,這樣就能調整自己的意念,達到修身養性的效果。

  現代人由於生活節奏緊張,造成了精神緊張,長此以往,人就會處於疲勞的亞健康狀態。緩慢柔和的太極拳能調節人緊張的神經,使人恢復精力。

  其次從生理方面來說,太極拳能改善人體的神經系統、內臟器官、骨骼肌肉系統等方面的功能。

  太極拳在練習上要求身正、體鬆、心靜,其中身正是人體的一個基本狀態。

  身正,就能保持脊柱、腰椎、胸椎等骨骼處於中正不偏的狀態,從而使人體的肌肉骨骼達到平衡狀態;體鬆、心靜,則肌肉不緊張,氣血暢通無阻。

  人體的許多病變,如椎間盤突出,都是由於脊柱彎曲,壓迫神經、肌肉,造成迴圈不暢而產生的。

  太極拳要求虛領頂勁、立身中正、精神放鬆,使人體處於正常的生理狀態,這樣就能保持人體生理機能的健康。再有,人體在運動中,運動神經興奮,就能抑制病灶神經,長久地鍛鍊,就能健身祛病。

  總之,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

  健康的身體會形成良好的心態,而良好的心態也會促進身體的健康。太極拳性命雙修,就是既鍛鍊身體,又調整心態,達到陰陽平衡,氣血暢通,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