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養生功效有哪些

  太極拳的好處能提高心臟血液迴圈,降低心臟猝死的機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太極拳的養生功效。歡迎閱讀!

  簡述太極拳的養生功效

  一、強心

  在太極拳的練習過程當中,講究的是完全的放鬆身體,放鬆神經,做到心無雜念。

  心神***,可使思維敏捷,語言流利。心氣執行流暢,更能發揮其統轄血液迴圈的功能,減少和消除體內瘀血。血液通暢充盈,面色自然紅潤。

  二、養肝

  練太極拳時,意境清靜,情緒安寧,以意行氣,內外放鬆,動作輕柔圓活,如春風楊柳,生氣盎然,可使肝氣舒和條達,從而肝體得養,肝血得藏,有助於脾胃消化,不致橫逆克土。

  練拳時以意運氣的腹式呼吸,有助於行氣活血。眼神貫注動作,動作圓活連貫,對養肝明目、舒筋活絡大有好處。

  三、健脾

  太極拳使用呼吸方式是腹式呼吸,內臟加強蠕動,好比對腸胃等內臟器官進行自我按摩,使三焦氣機通暢,脾胃升降和順,新陳代謝加強,中土運化水谷功能健旺。

  心情舒暢,飲食自然香甜。化源增加,營養充足,肌肉豐滿光澤,四肢強健靈活。脾氣旺盛,營血充盈,統血功能亦必正常。

  四、補肺

  練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從而加強了肺主氣的功能,增加了肺活量,有利於肺的肅降。通過吐故納新,能進一步推動氣血在全身的執行,使身體各部都得到營養與活力。

  練拳時使肺的呼吸與皮毛的開合聯絡起來,與動作的開合虛實和起伏轉換結合起來,練拳後面板溫暖或微微出汗,有利於肺氣的宣發和水道的通調,並能充衛固表,不易感冒,使面板潤澤,感覺靈敏。

  五、固腎

  太極拳論認為“腰為主宰”,“命意源頭在腰隙”。故練拳時十分重視腎之府腰的作用,以腰為軸來帶動四肢和全身協調運動,使勁路完整,氣機暢達;要“牽動往來氣貼背”、“中氣貫脊中”。

  還要懸頂、吊襠、提肛、尾閭中正,以加強腎命並調通任督二脈之氣。並且以心為令、氣沉丹田,使心腎相交,水火既濟。這樣就加強了兩腎和命門的功能,使腎精充實、陽氣旺盛、行動輕捷、二便調和、骨強齒堅、發澤耳聰。

  太極拳對呼吸的影響

  1.腹式呼吸,擴大了肺擴量

  所謂腹式呼吸多指逆式呼吸,即吸氣時內氣,沿脊椎督脈上行。呼氣時內氣沿前胸任脈下沉,小腹則是吸凹呼凸。內氣前下後上迴圈一週,功家稱之為一週天。腹式呼吸並非功家所創,實乃所有動物先天之本能。

  一般動物都能活到自然壽命,即發育期的七倍.惟有人類只能活到發育期的三至四倍。人類之所以不能盡享天年,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即與後天呼吸方式的改變相關。

  嬰兒出生之前,在母體中生存為胎息,呱呱落地後即轉為腹式呼吸,稍後從學步起便轉人了以胸式呼吸為主的生存期。胸式呼***限制了人的肺擴量,同時也直接影響了人體機能的強健度。

  科學實驗表明,肺擴量的太小與力量的大小及生命長短成正比。諸如,人體處於睡眠狀態,呼吸深、細、勻、長的必是強健者,而呼吸短促無力或長、短不勻者,非病即弱無疑。呼吸波的長短、粗細是一個人的體質強弱的標誌。

  所以說,無論氣功健身還是武術健身,無不重在改變呼吸方式、加大肺擴量上下功夫。

  2.氣達四梢,強化了血液迴圈功能

  人體外而四肢八節、筋骨皮、內而五臟六腑、精氣神,須臾不離血液的滋補潤澤。良好的血液迴圈、充盈的血液供給,既是人體各部功能正常執行的基本保障,也是決定人體生命長短的根本條件。

  同呼吸方式的後天變型一樣,人體的血液迴圈功能也存有後天不足的問題。身體直立、雙足行走,在人類發展史上無疑是一次質的飛躍。這一革命一方面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史,但一方面也從此終止了周身運動。

  放棄了對全身血管的鍛鍊;由此接踵而至的便是頭高位運動缺氧缺血以及由氣血不足帶來的心血管、腦血管硬化、梗塞等一系列多發性老年病。直至現代社會,絕大多數的老年人依然還是多死於這方面的疾病。

  其中包括所謂無疾而終的百歲老人,也大都足因血液迴圈功能減弱導致某些器官的萎縮和硬化而死的。可見血液迴圈不良是人類不能盡享天年的大敵。

  太極拳的特點

  ***一*** 輕鬆柔和

  太極拳的架式比較平穩舒展,動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沒有忽起忽落的明顯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

  所以,練習一兩遍太極拳以後,會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會出現氣喘等現象,給人以輕鬆愉快的感覺。由於太極拳具有這個特點,所以,不同年齡、性別和體質的人都可從事太極拳練習。

  ***二*** 連貫均勻

  整套太極拳的動作,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緊密銜接、前後連貫,看不出有什麼明顯停頓的地方。整套動作演練起來,速度均勻,前後連貫,好像行雲流水,連綿不斷。

  ***三*** 圓活自然

  ***四*** 協調完整

  太極拳不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的姿勢,都要求上下相隨,內***意念、呼吸***外***軀幹、四肢動作***一體,身體各部分之間要密切配合。

  在練習過程中,要以腰為軸,上肢和下肢動作都由軀幹來帶動,並且互相呼應,切忌上下脫節或此動彼不動、呆滯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