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對女性的美容作用

  中國傳統武術太極拳,蘊含著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具有中國傳統體育的代表性運動專案,其動作可以拉伸身體的各關節與肌肉,並且疏通經脈、調節身體的內臟器官,從而達到養身、健體、保健的功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簡述

  一是從太極拳的呼吸上說,它是反呼吸,既吸氣時後命門鼓脹,呼氣時,下丹田鼓脹,一開一合的鼓盪與自然外呼吸相互配合,推動人體氣血不斷地周流全身,營養肌膚。

  《黃帝內經》中講:“肺主氣,司呼吸”,“肺主皮毛,其華在面”。太極拳的呼吸,會使肺的功能得以加強,練起太極拳來,微微出汗,使體內的毒素從汗液中排出。

  同時,這種呼吸,會產生內功,真氣執行,滌盪五臟六腑,使臟腑得到自我按摩,加快肝腎的血液迴圈,使血液中的毒素加速排出。

  同時,也使腸道蠕動增強,以利新陳代謝。這樣,人氣血充足,面色紅潤,肌膚細嫩,健康美容。可以說,女人不美變美,美女越來越美!

  二是從太極拳滋陰上說,女性的腎功能狀態對女性的青春美麗與健康往往具有更為重要的作用。女性由於一生中要經歷經、胎、產、乳等生理過程,加之生活、工作壓力,更易使腎精氣不足。

  現代女性受辦公室使用空調倒致空氣渾濁和冷氣的影響,使女性自身的免疫力降低,導致出現炎症的比例越來越高,腎病逐漸成為女性的大敵,嚴重影響到正常的生活。

  尤其是中年以後,女性身體機能開始減退,腎功能開始下降,氣血兩虧,腰膝痠軟、精力疲乏、臉色蒼白、褐斑滋生、面板乾燥、頭髮乾枯等。

  因此,補腎對於女人來說比男人更加重要!女性滋陰補腎方法很多,有醫療、食補,但最合算的還屬太極拳。

  太極拳的滋陰作用就是通過打太極拳,讓自身產生更多的內氣,並通過大小週天,讓氣血通暢,疏導肝腎兩經,讓經絡通暢,氣血就會運行於五臟六腑、皮肉筋骨,身體各處都能得到氣血的濡養,天長日久,女性面帶粉色,青春靚麗。

  練太極拳排毒技巧

  ①靜心用意,呼吸自然

  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②中正安舒,柔和緩慢

  即身體保持舒鬆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

  ③動作弧形,圓活完整

  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④連貫協調,虛實分明

  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⑤輕靈沉著,剛柔相濟

  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練太極拳能產生兩大效益

  第一大效益:祛病延年

  祛病延年益壽是太極拳獲得全世界人青睞的重要因素。在古代太極拳經典《太極拳十三總勢歌》中,有“想推用意終何在?延年益壽不老春”的論述。

  這就證明中國古人創編太極拳的終極目的之一是“延年益壽”,離開了這一點,太極拳就會捨本逐末,“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

  眾多人練拳實踐和現代科學實驗證明,經常習練太極拳,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前列腺、類風溼、脂肪肝、便祕、胃病、失眠、腰腿疼等疾病有顯著的防治作用。

  從1988年起,中科院研究員曹一民等專家對練太極拳中、老年人群,作了腦電、心血、血脂、心理、心肺功能及能量代謝、經絡、骨密度、微迴圈等系統的測試及其機理的探討。

  得出結論太極拳鍛鍊對心腦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可顯著降低高血脂症的發病機率;改善老年人情緒、睡眠、性格、記憶力與動作穩定性;促進心肺功能及能量代謝;平衡經絡,使人體末端微迴圈得到改善。

  與不鍛鍊的人群相比,堅持太極拳鍛鍊具有顯著的抗衰老效果。

  從傳統中醫角度來看,練太極拳之所以能取得祛病延年效益,其根本原因,就是經常練太極拳,可以調整陰陽、和暢氣血、疏通經絡、培補真氣,使人的生命力得以旺盛,從而取得使病者康復,亞健康者精力恢復,老者復壯的效果。

  第二大效益:強身健體

  習練太極拳,可提升習練者的身體素質,從而身強體壯,精力充沛,反應敏捷。

  身強體壯的標準是身體柔軟,富有彈性,有利於氣血流通;皮肉筋脈骨通透,有利於內外氣息的交融;精力旺盛,不容易疲勞;反應敏捷,腿腳利索,能及時避免不必要的摔倒、擦傷等。

  從6歲開始練太極拳的朱先生,88歲時仍能站著連續講課3小時,不喝一口水,邁臺階,比劃動作,寫板書,利落瀟灑,無一絲一毫拖泥帶水和澀滯衰老之感。

  筆者經常習練太極拳,內在的精氣神旺盛。特別奇怪的是,如果感冒了,不用吃藥打針,只要有地方放鬆的睡上一覺,醒來後就全身輕鬆,感冒無影無蹤。

  為什麼太極拳能強壯身體,原因就是通過太極功夫的錘鍊,可使內外之氣通達周身,從而讓人的精氣神不外露,內斂、內收、內求、內化。

  練太極拳如何事項強身健體的目的

  其一,形不破體

  動作招式圓綿連活、隨曲就伸、偏沉則隨,內外相合、自然舒適,柔淨飄逸,進入實現演練太極拳和日常生活中,均做到鬆穩慢勻。

  其二,氣不湧出

  練太極拳千萬不要追求氣感,亦不能讓氣在身體的某個部位集聚,要“氣遍周身不稍滯”;更不能隨意發脾氣。

  《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這些致病的七情,要避免,力爭做到鬆散透空。

  其三,意不著相

  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這個境界,需一定時間的錘鍊和默識揣摩,錘鍊和默識揣摩的重要內容是鬆空圓滿。

  其四,神不外露

  行拳走架和日常生活中,要收視返聽,七分向內,三分向外,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乃至於無為。”要逐漸實現鬆化靜定。

  強身健體的關鍵,是建立有效補充生命能量***精氣神***和解除疲勞的祕密通道,這個通道,藏在太極拳中,有心人一定要發現之、踐行之,深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