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與人體經絡的關係

  太極拳是在我國廣為流傳的,適合不同年齡段和人群健身的優秀拳種之一,也是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首選推廣運動專案之一。練習太極拳和人體的經絡有哪些關係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簡述

  1、根據“來氏太極圖”

  太極圖寓意的是大圓和小圓相互運轉,合二唯一的螺旋線運動。太極拳中手臂的大幅度揮動類似於“公轉”,而手臂出拳、推掌時,手臂的轉動,就是“自轉”;類似於子彈在槍膛裡的螺旋線加速運動。

  一旦觸及對手的身體,依靠轉動運氣而發力,其力大無窮。所謂的“要就不打,要打必傷;要就不傷,要傷必死”,就是說有功力者以旋轉中螺旋加速的拳、掌發功而誤傷對手。

  所以,有功力者練拳對打,拳與掌觸及對手身體時,要求平穩出掌,而不是斜掌急轉。

  2、丹田穴

  太極拳呼吸以意守丹田的腹式呼吸為佳。丹田的位置是關元穴***健身者可守意守肚臍眼***。***上丹田印堂穴主“神”;中丹田壇中穴主“氣”;下丹田關元穴主“精”,或者說“元氣”***。

  為此,起勢時有“含胸拔背”的要求。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于丹田。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擁塞胸部,上重下輕,腳跟易於浮起。拔背者,氣貼於背。能含胸則自能拔背,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

  3、勾通任、督兩脈

  太極拳的呼吸,有舌頂上頜的要求,其作用是勾通任、督兩脈。人體有12條經絡,再加上任脈和督脈,號稱14經脈。

  “任、督二脈”分別是身體前、後“兩條中線”處的經脈,打通“任、督二脈”就是打通了氣功中所說的“周天”營氣。一般來說,女子以練任脈為主,盈其血,男子以練督脈為主,盈其氣。任脈以“會陰穴”為起點,從身體正面沿著正中央往上到“人中穴”。

  督脈則由“會陰穴”向後沿著脊椎往上走,到達頭頂再往前穿過兩眼之間,到達“人中穴”。人中穴有急救用途,原因就在於它是任督兩脈的交匯點。

  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是14經絡的“主脈”。任、督兩脈分別對12正經脈中的手足六陰經與六陽經脈有主導作用,當12正經脈氣血充盈,就會流溢於任、督兩脈;相反,如果任、督兩脈氣機旺盛,同樣也會迴圈作用於12正經脈。

  所以說:“任督通,則百脈皆通”。就能起到改善體質,強筋健骨,促進迴圈的作用。

  所以,運用太極拳健身的時候,如果能夠舌頂上頜呼吸,由於具有勾通任督兩脈的作用,對健身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太極拳的特點

  ***一*** 輕鬆柔和

  太極拳的架式比較平穩舒展,動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沒有忽起忽落的明顯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

  所以,練習一兩遍太極拳以後,會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會出現氣喘等現象,給人以輕鬆愉快的感覺。由於太極拳具有這個特點,所以,不同年齡、性別和體質的人都可從事太極拳練習。

  ***二*** 連貫均勻

  整套太極拳的動作,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緊密銜接、前後連貫,看不出有什麼明顯停頓的地方。整套動作演練起來,速度均勻,前後連貫,好像行雲流水,連綿不斷。

  ***三*** 圓活自然

  ***四*** 協調完整

  太極拳不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的姿勢,都要求上下相隨,內***意念、呼吸***外***軀幹、四肢動作***一體,身體各部分之間要密切配合。

  在練習過程中,要以腰為軸,上肢和下肢動作都由軀幹來帶動,並且互相呼應,切忌上下脫節或此動彼不動、呆滯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