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上好農村體育課

  在我國許多農村小學體育活動場地小,體育器材少,缺少專職體育教師,因而許多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甚至怕上體育課。那怎樣上好農村的體育課呢?小編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充分利用場地器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國許多農村小學人均活動場地與器材少,經常出現“僧多粥少”的現象。如何處理這種想象呢?首先,在安排體育課時,將體育課錯開上,使不同班級、不同年級在不同節次上體育室外課。上課時,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活動小組,每組使用不同器材,再相互輪換練習器材與場地,使場地與體育器材能夠滿足於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提高場地器材的有效利用率。其次,製作簡易小器材。一些器材是市場中難以買到的,這就需要教師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製作出合適的體育器材。例如:用廢報紙製成接力棒、紙飛機、紙團、紙包等投擲器材;用廢舊的輪胎製成鑽、跳、爬等多種器材。有些小器材還可鼓勵學生自制,如橡皮筋、紗巾、紙飛機、小沙包等器材。自制器材既方便又經濟,可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兼職體育教師,促使學校配足體育教師

  許多農村小學專職體育教師不足,不能夠開足各班體育課,更別談上好體育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應培訓兼職體育教師,充分挖掘教師資源,提高體育課質量,本著“學生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組織教師參加各級體育師資培訓。還可不定期舉辦各項體育教育技能培訓,提高兼職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指學生活動所具有的愛好和追求的心理傾向,它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大腦處於高度興奮,形成獲取知識、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態。可見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前提。如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學習興趣呢?

  1.體育課大都在室外進行,教學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必須使學生充分了解體育鍛煉的好處,比如南方春季多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上體育衛生知識,以及講解各項體育鍛煉知識的室內課,使學生了解更多的體育知識。

  2.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有了能力,學生會有獲得成功的喜悅,就會樂於參與,形成穩定而持久的興趣。例如在農村小學中大部分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特別是高年級的女生更不喜歡籃球課,甚至出現男生打籃球,女生做觀眾或啦啦隊的現象。根據女生對籃球運動能力缺乏而不參與籃球運動的情況,我們可按籃球水平的高低與身體素質的好壞進行分層次教學。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教學,逐步提升學生的籃球運動水平,還可以在班級內組織籃球賽,比賽中用半場,利用小籃球架,把籃板降低,降低進球的難度,使女生有成功的喜悅。這樣可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快樂,即使課外也會主動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

  四、挖掘地方校本教材,充分提升農村小學體育課質量

  作為小學體育課主要教學內容的遊戲,理應獲得發展。結合我校地域特色、場地裝置、氣候因素、學生情況等實際,我們把跳橡皮筋遊戲活動進行了整理、開發和拓展,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跳橡皮筋系列遊戲。跳橡皮筋遊戲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可促進體力、智力、身體靈活度的發展。

  五、獎罰相間,以多鼓勵代替多批評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對一個學生進步的認同是對其後續學習的莫大鼓勵。課堂上一次良好的運動表現,一次出色的示範,得到教師的肯定,這些都會給學生很大的精神鼓舞。學生往往認為:自己體育好,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我還得保持,下次要更好地表現。尤其對農村小學生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採用獎與罰相間的方法,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每位學生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與認可,當學生因失敗或沒有完成學習要求而受到“懲罰”時,也能很好地鞭策自己。但“懲罰”也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有時適當地以鼓勵代替批評也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進行“跨越式跳高動作”學習時,教師對完成學習要求較好較快的學生進行口頭表揚,或是在學習要求上進行鼓勵***鼓勵多跳幾次或提升高度***,反之,學生完成不好時,先進行鼓勵,再進行輔助練習動作的“懲罰”,這些都能活躍課堂氣氛,充分地讓學生展示自我,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

  六、樹立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方法

  1.“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思想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既享受樂趣,又培養情感。枯燥單一的講授,會使學生的好奇心、參與慾望和表現能力受到壓抑,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生理、心理疲勞,嚴重影響情緒和學習效率。若能充分發揮教師、學生、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的優勢,課堂教學就會變得豐富、形象、有趣味,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同時,教師教學熱情高昂,語言簡潔幽默、妙趣橫生,引人入勝,那麼學生就會津津有味地投入其中,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從中受到感化和薰陶,激發出對學習的無限熱情。因此,良好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形象化的教學能喚起學生學習的情趣,學生會感到鍛鍊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情感教學就在無形中對學生起到了無窮的推進力量。

  2.感情是教育基礎,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所以教學中應該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氣氛,師生之間互相接受,產生心理相容、思想溝通、情感交流的積極向上的教學氣氛。教師對學生抱有熾熱的情感、誠摯的友善,以一顆愛心去包容學生,學生反過來也會給教師以相應的積極情感回報。當這種情感達到一定程度時,會產生情感的遷移,“親其師,信其道”,從而形成強大的學習動力,學生學習就會變得更積極主動。

  現代的體育教學都強調“以人為本,健康第一”。快樂體育的教育思想已經在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的教學中深入人心,因而上好農村小學體育課,使學生全面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