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材料作文高分技巧

  新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所區別,提供的材料將更為廣闊,便於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給他們更大的發揮空間。2006年全國高考卷的作文題就是新材料作文題。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高考新材料作文得高分的技巧。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新材料作文仍是備考重點

  統觀2011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新材料作文有9道,命題作文有7道,話題作文只有重慶卷1道,17道高考作文題呈現出材料作文和命題作文並重的局面。2007~2011年寧夏海南卷***2010年改為“全國新課標卷”***,連續5年考查的都是“新材料作文”,且內容都是關注社會生活的。如2011年的作文為:根據一個材料的調查,談中國的崛起。

  因此,提醒考生“新材料作文”的訓練仍然是複習備考的重點,但“新命題作文”***新命題作文的主要命題形式是“題目+限制”或“引導語或闡釋語+題目+限制”***的訓練不能捨棄。

  “在作文題型和分量也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全國新課標卷可能繼續採用新材料作文形式,但也極有可能會選擇命題作文。”陳敦賢說。

  多關注成長、現實、思辨三大熱點

  據陳敦賢介紹,近年作文命題的基本思路逐漸趨於成熟穩健,迴歸至以人為本,關注考生自身、社會現實、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辨證分析的能力上來。命題明顯有三個側重:側重引發考生對自身成長的關注和思考;側重樹立大眼光大胸懷,關注現實、關注社會熱點;側重考查理性思辨能力等。

  如2011重慶卷的“情有獨鍾”,我們的青春到底該對什麼情有獨鍾;四川卷“總有一種期待”,那我們的青春期待中到底是哪一種始終伴隨著我們,一直未曾改變呢;山東卷“這世界需要你”;這些命題,都與考生的成長積極相關。

  上海卷的“一切都可過去”、“一切都不可過去”;北京卷“對世乒賽的看法”,命題實質則是通過我們身邊的諸多社會現象與社會問題,考查學生的認知以及思辨能力。

  他提醒考生在備考中,除了要加強技巧的訓練外,還要積極關注一些社會熱點外,多思考,多總結,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加強文體訓練,注意寫作要求

  “文體自選”是近年來高考作文的一個重要特點。這給了考生很大的自由發揮、自由創造的空間,有利於考生髮揮自己的特長,寫出自己獨特的認識和感悟。但是,文體自選並不代表隨意而為。

  如2011年高考語文試卷在作文的考查方向上,一類比較適合抒情***如山東卷、四川卷、重慶卷等***,一類抒情與理性議論相容,更側重於理性分析***如北京卷、天津卷、江蘇卷等***,一類最適合寫議論文***如浙江卷、上海卷、遼寧卷、廣東卷等***。

  因此,考生在訓練時要加強文體意識,記敘文應以記敘、描寫為主,要形象具體。議論文應以說理為主,做到觀點鮮明、有理有據。沒有充分的把握,不要輕易嘗試所謂“創新”的、“另類”的特殊文體。

  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作文樣式,這種命題形式從本質上講,是材料作文,但是從表現形式上講,又與話題作文類似;它給定材料,但不給定話題,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樣“過死”,也不像話題作文那樣“過寬”。它既繼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優點,又彌補了材料作文的缺陷。過去的材料作文,都是限定文體,而是文體不限。

  過去的材料作文,總有最佳立意,而新材料作文可有多個立意,已經不存在最佳立意。這不是新材料作文是什麼?為區別原來的給材料作文,我們將2006年高考以來的材料作文稱為新材料作文。它提供的材料更為廣闊,便於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給我們更大的發揮空間。新材料作文,可以說是吸收了傳統意義上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長處,是一種全新的作文形式。

  命題

  能夠給考生提供一定的條件性與情景性,而又不會失之寬泛,在具有特定環境規定下的考生作文,才具有更大的真實性與檢測性。這種情景,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為考生規定範圍、提示思維方向,考生的審題、立意、行文必須以此為依據來進行,而不能信馬由韁,這樣考生就很難猜題押題,從而避免了話題作文過“寬”的弊端。另外,增加了考生審視材料與擬定標題的環節,將讀與寫結合起來,有利於強化考生的審題意識,培養他們提煉主題的能力。這種作文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審讀材料至關重要!寫好新材料作文,舉一反三,也能寫好話題作文。

  審題寫作

  材料引述,適當得體材料引述,材料作文離不開對材料的思考、加工,甚至引述。但許多考生不懂引述材料的技巧,習慣性地在文章的開頭複述材料,或者把材料當一個論據來用,或者將材料生硬地拉長,將一個概括性的材料改編為沒有細節描述的冗長故事等。這樣引述材料,都是不合適的。寫材料作文處理試題所提供的材料,主要有三種方式:

  概括引述

  試題提供的材料一般有幾百字,大家都將其引述在文章中,難免會令評卷老師生厭。如果能用概括的語言,形象生動的筆墨引述之,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關鍵語句

  試題材料中能揭示主題的關鍵語句,往往是文章的關鍵點,也是巧妙引述材料的切入點。

  續接材料

  如果材料是敘述性的,自己構造故事的能力又強,敘接故事的方法新編故事,也不失為一種處理材料的好方法:以材料的結尾為媒介,或浮想聯翩,演繹故事;或精研深思,前瞻事態未來,以精妙的構思、新奇的情節制勝。總之,材料的處理只是一種手段,只要“適用得體”就算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