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材料作文咋寫才能得高分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會引人注目,新材料作文近年來出現頻率較高。有專家推測,2011年,河南使用的全國卷可能依然會出現新材料作文。那麼,如何才能寫好新材料作文?我們邀請了河南省語文閱卷質量檢查組成員、鄭州市教研室高考研究中心組成員、鄭州一中語文教師王惠明,從新材料作文的審題和立意方面,為同學們講解如何寫好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在近年高考出現較多,怎樣寫好新材料作文很關鍵。
  新材料作文如何抓第一立意
  新材料作文之新意,在於要體現新課程倡導的“多元文化”“多元解讀”“個性化學習”等新的學習理念,進而突破“千人一面”的習慣性思考方式。然而,作為選拔性的考試,作文材料必須要有一定的區分度,因此此類作文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審清材料,明確主旨,定出第一立意。
  審題常見病症有:脫離材料、隨意而為,朦朧感知、似是而非,抓一鱗而棄全魚,抓現象而棄本質。那麼,如何才能審出第一立意呢,王老師認為應首先分析材料的型別,再區別對待。
  單一型材料的兩種審題技巧
  此類材料多是文字較少,主人公只有一個,沒有複雜的故事情節,可以採用抓關鍵詞句和原因分析法來審清材料,挖掘其第一立意。
  審題技巧一:抓關鍵句法
  關鍵詞語往往是“文眼”,它蘊含著材料的主旨,是把握材料審題立意的突破口,抓住這些詞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例1:有人問巴西球員貝利:“你最滿意的進球是哪一個?”貝利答道:“下一個。”
  分析:這段文字的關鍵句是“下一個”。因此立意角度有:永不滿足、再接再厲、追求無止境等。
  例2:有一隻狗習慣吃雞蛋,看見一個海螺,以為是雞蛋,張大了嘴,一口就把它吞了下去,後來覺得肚裡很沉重,很是痛苦,說道:“我真是活該,以為一切圓的都是蛋。”
  分析:整個文段的關鍵句是“我真是活該,以為一切圓的都是蛋”。立意角度有: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經驗主義要不得,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審題技巧二:因果分析法
  任何事物的產生、變化和發展,都有其內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閱讀分析材料的因果聯絡,從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古代有位漁翁,第一天在井裡網撈了兩條大鯉魚;第二天在井裡撈到了三條鯽魚;第三天僅僅撈到了幾隻蝦米;第四天,第五天……什麼也沒撈到,這是為什麼呢?
  分析:整個材料敘述了漁翁撈魚的故事,那麼漁翁最後什麼也沒撈到的原因是“井”域狹窄,空間不寬,藏魚不多。最佳立意為:到廣闊的空間去“撒網”,方有豐碩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