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上冊期末試卷分析

  七年級政治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考試已圓滿結束。認真分析這次考試對以後的教學有很大的指導作用,關於七年級政治上冊的期末試卷分析有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一. 試題特點

  1.以七年級思想政治課現行教材為依據,注重試題與社會實踐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絡,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時,著重對學生的運用能力、綜合能力的考查。

  2.本試題結合課本知識,聯絡學生實際、社會實際。結全生活實際來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生命,正確全面認識自己,正確表達情緒,如何防範侵害保護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3.試卷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運用,引導學生較為全面地運用初一思想政治課所規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是否具有較為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是這次考試命題貫徹落實理論聯絡實際的前提,也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礎,學生應較系統、完整地把握所學的知識內容並在此基礎上理清學透、用活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4.強調知識的綜合性,突出綜合能力的考查。試卷在考查基礎知識時,並不是簡單地將設問題為“是什麼”或“為什麼”而是通過設定一定的背景要求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理解運用。

  5.注重對學生的道德素質、心理健康的考查。試題是緊緊圍繞課程內容,針對學生在成長中所遇到的較為普遍的問題設疑。通過典型材料的設定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心理,並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

  二. 學生答卷存在的問題簡析

  1.客觀題

  判斷題、單項選擇題、雙項選擇題共70分。本大題涉及面廣,考查了學生對每課基本知識和最新時事政治的掌握程度,學生掌握情況較好,其中:5、7、15、20、21小題失分較多。

  2.主觀題

  ***1***.簡答題。由於題目貼近學生生活,因此學生得分較高,也有的同學由於沒有認真審題而扣分,也有個別同學答題沒有針對生,答非所問。

  ***2***.辨析題。此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格式不規範,不能聯絡案例進行分析。

  ***3***.分析題和探究活動題。這兩題題型靈活,答案開放,學生失分較多。個別同學書面表達能力差,語句不通順,也有些同學審題不清,缺乏文字組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也有些同學基礎太差,因此不能正確地回答問題。

  三.學生存在問題和失分原因分析

  1. 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不到位,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絡沒能充分理解。部分學生平時聽課思考、理解不夠,課後鞏固不足是導致學生基礎知識不紮實的主要原因。

  2. 初一學生審題能力不強,缺少解題的技巧和方法。

  3. 學生對知識的巨集觀把握不夠,知識重組,應用能力較差。學生缺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必要的理解應用能力。思考問題的角度單一,思考問題不夠深入導致失分。

  4. 理論聯絡實際不到位,缺乏獲取有效資訊的方法和能力。

  5. 答題語言不夠規範,文字表達能力差,口語化較普遍。答題格式不規範,

  四、教學和複習的建議

  針對這次考試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我認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應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 注重課程理念改革

  加強學生指導,重視用課改新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改革,另外,要加強個別同學的補差工作,加強教師對後進生進行“一幫一”的結對活動,加強有利於後進生的思想教育和學法指導,多給他們一些課堂表現機會,樹立自信心,爭取進步。

  2 注重學生綜合能力與整體素質的培養

  學科間知識的滲透在教學中已形成了一種趨勢,因此政治課不能脫離其他學科獨立存在,在平時應有意識地將其他學科知識引入到政治課堂教學中來。對於初一學生來說,主要是與語文知識和歷史課的滲透,通過這些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避免考試中表達不清、理解不透的毛病。同時,要關愛學生,關注每位同學成長,滿足好、中、差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

  3加強訓練,提高審題、解題能力,注重思維方式的培養。

  學生剛進初一,還不是很習慣思想政治這一學科的學習方式、方法,思維方式單一,因此在平時上課時就要注意從多角度啟發學生。同時,由於平時訓練不多,學生考試時缺乏準確把握材料資訊的能力,不能有效地提取資訊,答題時不規範,不知道要將基礎知識與材料、實際相聯絡,審題時不細心,馬虎大意等。這都需要平時在作業與考試中加強訓練,上好練習分析及試卷分析課,做到精講精練。

  4關注生活實際與社會實際,注重時事材料。

  只有聯絡生活實際與社會實際,才能使書上的知識鮮活起來,才能使政治課走進同學們的心裡,發揮它的德育功能,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情操。所以,教師在平時上課與練習中要密切關注學生時政,將時政引入課堂,並聯系學生身邊發生的事及家庭、社會實際,引導學生用理論知識去分析、說明這些問題,做到理論聯絡實際。

  ***二***

  本次考試的數學試卷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試卷的總體的特點

  本次思想品德試題覆蓋七年級上學期幾乎全部的內容,考查內容比較全面,試題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思維能力。選擇題、填空題側重於考查基礎知識,但也有一小部分題比較難。本次試卷突出重點,綜合性強,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整份試卷分值分配合理。試卷全面考查了《課標》規定的知識要點,能較全面、準確地反映七年級學生在學科學習目標方面所達成的水平,考試結果是學生的基本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運用知識能力等水平的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

  二、試題分析

  ***1***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突出基礎

  ***2***關注學生的成長,走進學生的生活,體現生活化。

  ***3***試題切入學生的生活實踐,折射和反映學生的道德意識、道德情感,並滲透這方面的教育,體現教育性。

  ***4***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綜合性。

  ***5***試卷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髮散性思維,凸顯開放性。

  三、考試效果分析

  ***1***關於選擇題。該題突出的是對主幹知識和社會熱點的考查,體現的是對社會熱點的瞭解和對書本知識, 3小題錯的同學多,原因是學生遇到問題總找客觀原因,忽視主觀原因,忽視自己改承擔的責任。

  ***2***關於簡答題,該題失分高。部分學生得了6分以下。原因是簡答題,學生答得很複雜,答得時候題中問的是請你談談你的看法,大多數學生不會把自己當主人,分析自己的觀點。15,16,17題存在的問題是學生沒讀懂題,導致答題的時候不按要求,如17辨別下列觀點,簡要說明理由,有的同學不辨別直接說理由。

  四、結論與改進建議

  a 試卷的優點

  該試卷從考查的內容來看,突出基礎知識和教學重點,具有導向作用;從試卷的設計來看,要求學生了解國家的發展變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從試題的呈現方式來看,材料選擇、情境創設、題目設問、語言表達力求貼近學生年齡、心理、認知水平等實際,體現以人為本的試題設計理念和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不僅使試題具有人文情趣,也體現了思想品德課作為人文學科的終極價值。

  試題達到了預計的效果。各類學校反映試題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很好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試題能使絕大部分學生有答好和學好本課程的信心,又有較好的區分度,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試卷對教師的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教師反映良好,對如何教好思想品德課充滿信心並找到了方向。 b 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①關於試題的難度。從閱卷反饋的情況來看,認為試卷的題

  量、難度等方面總體上是適當的。但是由於試題問法比較靈活,考查學生對學習方法重要性的掌握情況,如果學生只憑死記硬背、沒有一定的分析歸納和推理的能力是很難回答完整的。 ②關於試卷的呈現方式。試卷呈現形式單一。版面設計形式應豐富多彩,除具有學科特點的文字表述外,還應該採用詩詞歌賦等文學佳句、名人名言等作為試題載體,各類圖片、漫畫、表格、資料等均在試題中有所體現,使學生在讀題、答題中感受到審美的愉悅。

  c 夯實知識基礎,構建知識網路。

  考試涉及到的知識,大都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些都是教育教學的重點要求。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能力的培養,必須以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和靈活運用為前提,走出知識與能力對立的誤區。夯實知識基礎,首先要熟“記”基礎知識。具體做法是,對每一單元、每一課、每一目題的知識點都不能忽視,使學過的知識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印象,形成一定的邏輯思路。其次,要理解基礎知識,即要弄清知識點的含義、層次及各層次之間的相互關係。在此基礎上,對各單元、各課的知識點進行系統化、網路化的疏理,對跨課、跨節的有關知識點進行分類、比較、歸納、綜合,形成知識體系,做到全面系統地

  掌握所學知識。構建知識網路是學習的一種較好的辦法,它符合初中生的認識規律,便於理解知識,避免了肢解知識體系、機械學習的弊端。

  d 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拓展知識面。

  承載著新課程理念的思想品德試卷,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性試題閃亮登場,目的是考查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想回答好此類試題,除了具有牢固的理論基礎外,還必須有敏銳的洞察力、廣博的知識積澱、多層次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僅僅侷限於思想品德課堂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做到:經常收聽收看國際國內新聞,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關注社會熱點,把握時代脈搏,關心國家的變化和世界的發展;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活動,瞭解社會,開拓視野,積累感性材料,拓展知識面;筆耕不輟,適時撰寫思想品德小論文,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三***

  一、試題分析

  本試卷緊扣課標要求,以七年級思想品德課現行教材為依據,體現對學生的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基本要求,注重試題與社會實踐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絡,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時,著重對學生的運用能力、綜合能力的考查,堅持知識能力和情感覺悟相統一的原則,較好地體現了思想政治學科的學科特點和本質要求。

  本試卷由選擇題***佔15分***、非選擇題***佔35分***兩部分構成,滿分為50分。

  本試題基礎知識題分值約佔30%,對知識點理解運用題佔70%,涉及七年級上冊全部教材,重點突出考察全面,注重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察,特別考察學生對識記理解能力,從材料中獲取資訊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試卷分析

  本次考試參考人數:14人,總分:449分,人平32.7分。及格率71.43%。 選擇題,經分析認為這些題是因為學生沒有理解題意和備選答案的意思,本題也有極大的迷惑而造成的。所有學生對知識點理解記憶不夠,不能用知識點作答,找不到關鍵點所以都有失分狀況。

  分析說明題主觀性較強,與學生生活聯絡緊密,90%學生不丟分,情況較好。 探究與實踐題主要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丟分較多,學生對主題圖片解讀分析不夠全面。

  三、存在的問題:

  1、問題答案把握不準,沒有理解記住,答題時寫不出來。

  2、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獲取資訊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點的能力差。導致答題時抓不住重點,找不到突破口,回答不全知識點,導致丟分現象。

  3、審題能力不強,看不全題意,不能聯絡生活實際。

  四、改進措施

  1、突出主幹知識、重點知識的教學

  在教學中,我們要緊緊依據大綱,以教材為載體,重視重點知識點,不要侷限於記住零散的知識點,如意義不明,機械記憶,效果不好。形成記憶殘缺不能深入學習,使學生急功近利,心態浮躁,在學習上就會吃夾生飯。

  2、注重課程理念改革

  加強學生指導,重視用課改新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改革,另外,要加強個別同學的補差工作,加強教師對後進生進行“一幫一”的結對活動,加強有利於後進生的思想教育和學法指導,多給他們一些課堂表現機會,樹立自信心,爭取進步。

  3、注重學生綜合能力與整體素質的培養

  學科間知識的滲透在教學中已形成了一種趨勢,因此政治課不能脫離其他學科獨立存在,在平時應有意識地將其他學科知識引入到政治課堂教學中來。對於初一學生來說,主要是與語文知識和歷史課的滲透,通過這些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避免考試中表達不清、理解不透的毛病。

  4、加強訓練,提高審題、解題能力,注重思維方式的培養。

  由於平時訓練不多,學生考試時缺乏準確把握材料資訊的能力,不能有效地提取資訊,答題時不規範,不知道要將基礎知識與材料、實際相聯絡,審題時不細心,馬虎大意等。這都需要平時在作業與考試中加強訓練,上好練習分析及試卷分析課,做到精講多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