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理教育現狀及發展研究論文

  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高層次的管理人才,人才的培養則需要我們大力發展管理教育。 現代意義下的中國管理教育是順應改革開放的需要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在短短二十餘年的時間內,中國的管理教育實現了史無前例的跨越式發展。在當前新時代的特徵下,管理教育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機遇和挑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中國管理教育現狀及發展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中國管理教育現狀及發展研究全文如下:

  【摘 要】中國管理教育是為提高我國教育管理研究水平而搭建的學術平臺。本書旨在呈現本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進展,傳播教育管理的新理論、新思想、新方法,倡導健康向上的思想趨向和學術風氣,尤其注重教育管理研究方法的突破,以引導我國的管理教育研究不斷前進,為理論研究和實踐變革提供最有價值的認識,從而改善中國管理教育的知識狀況,提升中國教育的實踐水準。

  中國管理教育歷史悠久,由來已久。我國自古以來特別重視管理教學,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在前人經驗的日積月累,教育工作者的開拓進取,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中國管理教育起源於古人修身養性的理論,古人特別注重對道德品質的培養,傳統的私塾教育注重對《論語》等名著的學習理解,為了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治國齊家,管理教育由此而生。我國的管理教育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現如今存在著許多問題,文章從我國管理教育為研究物件,重點分析了管理教育現狀,分析瞭如何透過現狀看本質,以促進其發展。

  一、中國現代管理教育發展歷程

  建國初期,由於我國之前經歷了抗日抗爭,推翻了三座大山,國民經濟基礎薄弱,社會體制還不健全,所以我國的現代管理教育發展剛剛起步。隨著國民經濟如火如荼地建設,社會體制的逐漸健全,我國現代管理教育逐步完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國家提出了以經濟為中心,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逐漸恢復了高考制度,我國管理教育又迎來發展的復甦時代。隨後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管理教育事業迎來發展的大機遇,黨和國家制定了管理教育的大綱,實行積極的政策加大對管理教育的投入。

  二、我國管理教育的現狀與解決對策

  ***一***現狀。

  知識的教育是人才的根本,是科技發展的基礎。然而光有知識是不夠的,要成為有能力的才人,還必須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我們的人才結構出現嚴重失衡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現代教育體制思想問題。因為我們的社會價值取向決定的教育價值取向,而我們的教育取向,就決定了我們的人才結構。如今我們關注的是把教育和將來的工作、生活、居住、收入以及名聲等緊密聯絡在一起,都認為讀了大學,而且是要上名牌大學才是好事,只在乎形式和結果,並不在乎現在的大學教育的實際效果是否理想。從中國國情考慮,中國要想建立一個龐大的管理教育體系,是要付出巨大驚人的成本費用的。我國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教育經費的分配不公平。教師在我國地位不高,得不到社會的重視與尊重,對於教師隊伍建設往往出現資金短缺的現象。

  ***二***解決措施。

  首先進行教育觀念的改變,樹立傳承中華文明之教育思想,吸納西方教學經驗,逐步確立新時代中國教育思想理念。讀書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文化知識的教育是一方面,而思想道德卻是重點。教育的目的不是“升官發財”,而是服務社會,造福蒼生。其次對於教育機構進行深刻的改革,清正廉潔的教學機構方能教化出清正廉潔的學子。制定出科學合理並符合中國國情的教育教學體系,使傳統的科舉教育逐步過度到全民素質教育的正確軌道上來,而不是為了升學考試。提倡“有教無類”,因人而異,重智育,更重德育,同時加強體、美、勞的教育;對於教師,師風、師德應當成為首選,而教學靈活多變應成為現代教學的特色,並能走出課堂,進入社會生活,寓教於樂,寓教於生活。

  三是改革教育制度,整頓社會教學秩序。現代社會教學秩序十分混亂,公辦與私立並存,而教學質量和教學環境卻差別很大。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在原則上應該不主張民辦學校,即便是民辦學校,也應納入中國教育部門統一監督管理。而在另一方面,中國教育制度缺乏靈活性和教條,行政化的管理嚴重影響了教學思想的自由發展,同時也制約了中國教育對社會需要的適應性和變革發展。四是重視傳統文化思想,吸納外部文化思想,展開學術爭鳴和交流,從而在辯駁中找到適合或正確的思想或方法。過去歷史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將來也不會改變西方人這種本質屬性,這是源自於西方人的思想文化核心所決定的。

  五是逐步改革中國吏政制度,完全實現公務員制度。中國吏政是一個不可觸控的敏感問題,2000多年來的政治精髓也在於此,因此要改革,也是十分艱難甚至是不可能的。前期引入“公務員制度”,雖然效果不好,但也是一種嘗試。在權力面前,除非是權力者本身願意改革,否則一切改革都是妄言。公務員制度無疑是較為民主的制度,只是在中國,我們依舊缺少這種制度存在的土壤和環境,現在的公招,而那些相對優秀的“平民”,則需要有某種被“賞識”或“推薦”或其它的關係,方可漸進入政。

  三、結語

  1992年黨的十四大做出決策:到本世紀末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兩基”作為當代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這是我國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是貫徹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措施。新時期我國的國情,決定我國實行新型的管理教育模式,管理教育對於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絕不能忽視,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並肩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