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眠的托爾斯泰閱讀答案

  托爾斯泰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19世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眠的托爾斯泰》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歡迎大家參閱。

  《長眠的托爾斯泰》閱讀原文

  通常,人老了,意味著成熟。作家老了,尤其應該如此。我特別欽佩文學長者筆下,那種對於命運的領悟,人生的豁達,世情的諳悉,社會的瞭解,所言所行,常常於不期然中閃爍的智慧之光,足使我們這些後輩於迷夢中清晰, 混沌中瞭然,而獲益匪淺。因此,我總感覺到這些老者的人品、風範、學問,乃至於爐火純青的文章。由於經過了長時間的歷練磨礪,雖歲月遷移,世道變 幻,已無礙於那光輝的存在。於是在我腦海裡,對這些敬仰的前輩,遂凝固成一個如玉之潤,如石之堅,如水之靜,如海之深的永恆印象。

  不知道這是否可稱之為歷史中的永恆,讀者心目中的不朽?

  有一年的冬天,我去積雪覆蓋著的托爾斯泰的莊園參觀。那莊園叫亞斯納亞,位於離莫斯科不很遠的圖拉附近。也怪,那天也不知為什麼,偌大的莊園,銀光素裹,一望皆白,竟再無其他來參觀的人,顯得十分的落寂。當時,我心中湧上來很冷清,也很淒涼的感慨。因為看不到太多腳印的雪地,是冷落的最好見證。

  托爾斯泰就這樣很不起眼地埋葬在他的莊園裡,一條平平常常的土路旁邊。

  他的墳墓只是稍稍隆出地面的一塊小丘,除了周圍的參天高樹外,別無任何明顯的標誌。那些照例有的,也應該有的碑石啊、祭壇啊、十字架啊的裝飾,在這裡是看不到的,真是平凡得無法再平凡了。要不是插在不遠處的一個小小的木板上,寫了兩行宇,我們就會走過去了。

  這兩行字,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意是這樣:請你把腳步放輕些,不要驚擾正在長眠的托爾斯泰!

  多好!一片潔白,萬籟無聲,連時間也彷彿凝固了。這一塊普通的木板上的兩行字,倒體會出這位大文豪樸素中的偉大磊落,淡泊中的高風亮節。我忘了查考這是誰的手筆,但使我豁然貫通,眼下這份寂寥空廓,不正是這位文學巨人,最後走出亞斯納亞,在風雪中追尋不知所終的遼闊蒼茫的境界麼?

  雖然陪伴著這位文學巨人的,是那晶瑩的雪和那凜冽的空氣,但他的智慧之光,卻會永遠點亮世人的心。

  《長眠的托爾斯泰》閱讀題目

  1.選文第1段主要採用了哪種表達方式?所寫的物件是誰?為什麼在寫托爾斯泰之前要加上這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中心思考,題目中的“長眠”可以用文中的哪些詞語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文第3段著重描述了什麼內容?為什麼要在這裡如些潑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體會到作者對莊園的感情變化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認為“在風雪中追尋不知所終的遼闊蒼茫的境界麼?”中的“境界”指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從全文看,選文還使用了哪種寫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長眠的托爾斯泰》閱讀答案

  1.議論;老作家***文學長者***;正襯托托爾斯泰。肯定了他們的不朽風範,強調了對後人的影響。

  2.永恆,不朽

  3.亞斯納亞莊園的環境為下文揭示托爾斯泰“樸素中的偉大磊落,淡泊中的高風亮節”作鋪墊,也是一種反襯的手法。

  4.先是感到淒涼,後是感到莊嚴,再後來是敬仰讚歎。

  5.樸素中的偉大磊落,淡泊中的高風亮節。

  6.欲揚先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