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的學問閱讀練習及答案

  “平”字意味深遠,很多字與它相聯組成的詞語,都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目標,代表著事物存在和發展的理想狀態。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平的學問》閱讀材料

  ①“平”字,意味深遠,很多字與它相聯組成的詞語,都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目標,代表著事物存在和發展的理想狀態。

  ②先人造出的“平”字,最早反映的可能是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例如把非山非丘非溝壑之地叫平地;看到水總是向低處流,注入湖泊之後水面是最平的。類似的現象反覆出現,於是逐漸地在生活和勞動中就有了平坦、平道、平川、平臺、平原、水平、水流平緩、風平浪靜、土地平整之類的詞語。再如,在勞動生產有了剩餘之後,就開始有了易物交換,交換中就要體現等量和公平,“平”就有了衡量標準的意義。再後,人們把這種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平”的概念,引申擴充套件並運用於社會和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③春秋時期的老子和孔子,都曾把“平”用於表達理想社會的標準。老子說:“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他這幾句話的意思是,國君只要遵守“大象”這個“道”,就無往而不勝,就天下歸順,就能讓人民過上安寧太平的生活。孔子後半生聚徒講學,對弟子們講了那麼多,歸根結底是教人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④在勞動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平”字的應用更為廣泛。人們把日來月往叫平日、平時,把無大災大難、順順當當、尚得溫飽的日子叫平安、平順、平康。人的心情舒暢、踏實、無怨無悔,叫心態平衡或平舒、平實。處事寧靜,不急不躁,論事公允,叫平心靜氣,平心而論。鄰里親友和睦相處,常來常往,不分貧富高下,叫平等平交,平起平坐。為官者不擺官僚架子,對人態度和藹,使人容易接近,叫平易近人。大夫“望聞問切”之後,說很好,脈象屬平,叫平脈無病。如果有病,經大夫治好了,恢復了原來的健康狀態,叫平復,如此等等。

  ⑤就人類和自然界的關係而言,也需把握“平”的理念。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人既要向自然界索取生產生活中所需的各種物質,又要“知足知止”,防止濫開發土地,濫挖掘礦物,濫砍伐森林,濫捕殺珍禽動物,以避免土地沙化、物種滅絕、自然生態破壞、水旱地質災害頻發的嚴重後果。這就是說,對自然界的開發要有個“度”,這個“度”就是“平”,亦即把開發與保護、索取與使之再生、今世利用與永續利用兼顧周到,保持生態的平衡。失去了這個平衡,人和自然的關係就不和諧了、不友好了,最終受害的還是人類自身。

  ⑥由此可見,與“平”相連的是一個龐大的字的族群。這個族群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滲透在歷代中國人心中,鼓舞著人們為追求平等、和平、公平正義而努力奮鬥。

  ⑦“平”是一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最佳狀態。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心態思維的各種事實都證明,平則公,平則正,平則穩,平則安,平則順,平則和,平則明等等。一切事物都有趨平性,追求平衡性,嚮往自身存在和發展的最佳狀態。

  ⑧“平”也是對立統一規律的科學體現。具體表現有多種情況,可能是互相依賴、互相聯合、互相滲透、互相融洽,也表現為矛盾雙方的互相轉化。自然萬物、社會生活中的各種關係、人的心態思維中的矛盾現象,都是在不平到平、平了又發生不平、不平後再追求平,這樣迴圈往復中前進的。每迴圈一次,“平”的程度就提升一個層次,永無止境。

  ***選自《光明日報》2012年3月21日***

  《平的學問》閱讀題題目

  1.句子理解。第①段說,“平”字“代表著事物存在和發展的理想狀態”,這種“理想狀態”是怎樣的?請用文中的話回答。

  2.內容分析。在人類和自然界的關係中,怎樣把握“平”的理念?

  3.文意把握。“由此可見”的“此”指代的是哪些內容?請加以歸納。

  4.寫法特點。本文的段落很完整,請簡要總結一下本文段落的特點。

  5.寫作拓展。學習本文,以“‘和’的聯想”為題目,寫一篇文章,不少於600字。

  《平的學問》閱讀題答案

  1.答案:平則公,平則正,平則穩,平則安,平則順,平則和,平則明等。

  2.答案:人類對自然界的開發要有個“度”,要把開發自然與保護自然兼顧周到,保持生態的平衡。

  3.答案:***1***先人造出的“平”字,最早反映的可能是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常見的現象。***2***春秋時期的老子和孔子,都曾把“平”用於表達理想社會的標準。***3***在勞動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平”字的應用更為廣泛。***4***就人類和自然界的關係而言,也需把握“平”的理念。

  4.答案:每段都在第一句點明段旨,然後全段都圍繞這個段旨來闡述,每個段落的意思很完整,這樣段段完整,全文結構也很完整清晰。

  5.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