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名狼藉的意思是什麼

  聲名狼藉 shēng míng láng jí 的意思:

  聲名:名譽;名聲;狼藉:傳說中狼群墊草而臥,起來時把草踏亂以消滅痕跡;後藉以形容散亂;引申為破敗得不可收拾。形容聲望和名譽敗壞到極點,不可收拾。

  【反義詞】流芳百世、名聞遐邇

  【近義詞】名譽掃地 臭名昭著 臭名昭著

  出 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以其君為不明,以是籍於諸侯。唐·司馬貞索隱:“言其惡聲狼藉,佈於諸國。”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補語;含貶義

  成語故事

  秦始皇死後,中東府令趙高與宰相李斯合謀篡改遺囑,立胡亥為帝,賜死扶蘇,趙高逼大將蒙恬自殺,同時令其兄弟蒙毅自盡,蒙毅說:“從前秦穆公殺死奄息等,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武奢,夫差殺伍子胥,他們在諸侯中聲名狼藉。”

  詞語造句:

  1. 廠長因瀆職,被公安局收容,弄得聲名狼藉。

  2. 小王給人的印象一直不錯,前不久卻因偷盜入獄而聲名狼藉。

  3. 富豪人家的公子哥兒,大多數是聲名狼藉,沒有什麼作為。

  4. 他由於私吞公款,受到群眾一致指責,弄得聲名狼藉。

  5. 我在他身旁坐下,猜想湯姆準是又幹了什麼聲名狼藉的醜事。

  6. 全怪他自己到處拈花惹草,才弄得聲名狼藉。

  7. 那個人聲名狼藉,你還想跟他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