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腸炎的臨床表現

  腸炎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小腸炎和 結腸炎 。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 腹瀉 、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那麼是什麼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1.急性腸炎

  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噁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症狀。

  2.慢性腸炎

  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覆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樣便。

  腹瀉程度輕重不一,輕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瀉便祕交替出現;重者可每1~2小時一次,甚至出現大便失禁。部分患者可有夜間腹瀉和或餐後腹瀉。直腸嚴重受累時,可出現裡急後重感。糞質多呈糊狀,混有大量黏液,常帶膿血。

  部分患者便鮮血,其病變限於直腸,稱出血性直腸炎,血液或大便分開排出,或附著於正常或燥糞表面,常被誤認為是痔出血。直腸炎患者亦常排黏液血便,甚至出現大便失禁。病變若擴充套件至直腸以上,血液往往與糞便混合或出現血性腹瀉。

  查體可見臍周或下腹部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脫肛。

  寶寶腸炎的治療方法:

  1.病原治療

  病毒性腸炎一般不需病原治療,可自愈。細菌性腸炎,最好根據細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菌藥。患細菌性痢疾時,因痢疾桿菌對常用抗菌藥廣泛耐藥,一般可選用複方磺胺甲基異唑複方新諾明、吡哌酸、慶大黴素、丁胺卡那黴素等。空腸彎曲菌腸炎可用紅黴素、慶大黴素、氯黴素等治療。耶爾森小腸結腸炎桿菌腸炎一般應用慶大黴素、卡那黴素、複方磺胺甲基異唑、四環素、氯黴素等。沙門菌腸炎輕型病人可不用抗菌藥,重型病人可用氯黴素或複方磺胺甲基異唑。侵襲性大腸桿菌性腸炎用新黴素、粘菌素和慶大黴素等治療,可獲良好效果。阿米巴痢疾、雅爾氏鞭毛蟲和滴蟲引起的腸炎,可用甲硝噠唑滅滴靈治療。血吸蟲病可用吡喹酮治療。白色念珠菌腸炎以制黴菌素口服,療效較好。伴有全身性真菌感染者,則需應用二性黴素B治療。

  2.對症治療

  補充液體及糾正電解質和酸中毒。輕度脫水而且嘔吐不重者,可口服補液,WHO推薦的口服液配方為氯化鈉,碳酸氫鈉,氯化鉀,葡萄糖或蔗糖,加水。脫水或嘔吐較重者,可靜脈輸入生理鹽水、等滲碳酸氫鈉和氯化鉀溶液以及葡萄糖。

  減少腸道蠕動和分泌***物。可小量應用阿托品、顛茄、普魯本辛以減輕腸道蠕動,可止痛及止瀉。也可應用氯丙嗪,有鎮靜作用,並可抑制腸毒素引起的腸黏膜過度分泌,使大便次數及便量減少。

  腸炎寶寶的飲食保健:

  一、腸炎食療方

  1、丁香酸梅湯:

  主料:烏梅256克,山楂4克

  輔料:陳皮2克,丁香1克   調料:白砂糖1280克,桂皮6克

  1.將烏梅,山楂洗淨後,逐個拍破,同陳皮、桂皮、丁香一道裝入紗布袋中扎口。

  2.備清水約11公升,把藥包投入水中,用旺火燒沸再轉用小火熬約30分鐘,除去藥包,靜置沉澱,濾出湯汁,加入白砂糖即可飲用。

  2、土豆肉末粥:

  主料:粳米100克

  輔料:土豆黃皮50克,豬肉瘦50克

  調料:色拉油3克,醬油3克,小蔥5克,姜3克,味精2克

  1.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乾水分;

  2.土豆削皮洗淨,切成碎丁;

  3.豬瘦肉洗淨,切成末;

  4.蔥姜洗淨切末備用;

  5.炒鍋燒熱,加入色拉油,放入蔥末、薑末,爆鍋;

  6.將豬瘦肉末放入鍋猛炒,待肉變色時,盛起備用;

  7.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先用旺火燒沸;

  8.再加入土豆丁、豬瘦肉末、鹽,改用小火熬煮成粥;

  9.最後加味精調味即可。

  3、冬瓜粒雜錦湯:

  主料:冬瓜960克,香菇幹80克,對蝦80克,叉燒肉80克,豬肉瘦160克,雞蛋150克,雞肝40克

  1.冬瓜去皮,洗淨切粒。冬菇浸軟,去蒂切粒。瘦肉及雞肝洗淨後切粒。鮮蝦洗淨去殼,大的可切件。雞蛋攪勻待用。

  2.半鍋水燒開,然後放冬姑、冬瓜,煮至將熟時,便放瘦肉、叉燒、蝦肉,最後放雞肝,接著倒下雞蛋煮熟便成。

  二、腸炎吃什麼對身體好

  1、飲食宜清淡。

  2、食物中注意糖、脂肪、蛋白質的比例,注意維生素等身體必需營養素的含量。

  三、腸炎最好別吃什麼食物

  1、忌菸酒辛辣刺激食物。

  2、忌飲食無規律。

  3、忌不潔飲食:胃炎患者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尤其是夏季,生吃瓜果要洗淨,不要吃變質食品。放在冰箱內的食物,一定要燒熟煮透後再吃,如發現變質,要堅決扔掉,禁止食用。

  4、忌過冷、熱、硬食物:如,過涼、過熱的食物和飲料。

  5、禁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濃茶、咖啡、可可等食品或飲料。

  6、忌吃油膩食物。

  7、忌吃牛奶、羊奶和大量的蔗糖。

  8、忌生吃大蒜。

  9、忌盲目使用止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