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學家姜夔的故事

  姜夔自號為“白石道人”,南宋著名的詩人,文學家、音樂家。那麼關於姜夔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姜夔的愛情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姜夔的愛情故事

  姜夔是為“白石道人”,為南宋著名的文學家,其中以寫詞更為著名。姜夔自幼喪母,其父在他17歲時便病逝,故跟隨姐姐生活,後常出遊。姜夔的一生,其感情經歷為人矚目,因其常寫詩詞紀念情感。

  其中姜夔用情最深,一生難以忘懷的便是合肥的柳氏姐妹,柳氏姐妹是為合肥歌姬,一個擅長吟詞填曲,一個能歌善舞,兩人均才藝出眾,姜夔便與她倆相生相惜,情感濃密,建立了難以忘懷的情誼。

  那是姜夔20歲的時候,出遊至合肥,便結識柳氏姐妹,姜夔一生的詩詞中也有很多是紀念他們之間的情誼,和在詩詞中描繪難以忘懷的感嘆。姜夔在合肥生活的期間,他們建立了真摯的愛情關係,可惜別離後便不得相見。

  姜夔28歲時,曾拜訪父親故友蕭德藻,因姜夔才華出眾深得其賞識,遂得其侄女相許諾,遂姜夔迎娶蕭氏為妻,其中蕭氏甚是溫柔體貼,但終超越不了柳氏在姜夔心中的地位。蕭氏還曾得知姜夔與柳氏姐妹的愛情,曾大度的欲納其為妾,而對於姜夔來說,當時取蕭氏為妻一半是盛情難卻,一半是家境窘迫,為了生計,而沒有愛情可言。

  在姜夔36歲拜訪蘇州范成大時,被其邀約作詩相贈,深得其讚歎,遂將府中歌妓小紅相贈,並在其家中住了一個來月。小紅便成為其紅顏知己,兩人相處甚是愉快,姜夔還為其寫下詩詞描述那段時日。

  姜夔是哪裡人

  姜夔於公元1154年出生在饒州鄱陽之地,也就是現如今的江西省鄱陽,那時姜夔之父為小官員,姜夔也算得上為官宦子弟,生活清貧但還閒趣。不料姜夔還很年幼時其父便病逝,家中失去經濟支助的姜夔便只能隨著姐姐到其姐夫家生活,這年的姜夔方才14歲。姜夔便在漢川縣山陽村生活了長達20年的時間,在這裡度過他的青春時光,在這裡有了他的滿懷壯志,在這裡留下不少文學創作。

  且說姜夔是為饒州鄱陽人,後雖離開家鄉,但姜夔還是沒有忘記自己是哪裡人,曾經回到家鄉參加科舉考試,一參加便是4次,雖均無功績,後便開始四處遊歷,曾經在江淮一帶遊學,其中結識不少文人,對他後期創作頗有一方影響。

  且說姜夔學識和才華深得中文人賞識,雖沒有從仕,但姜夔也是收穫了很多好友,也得這些還有相助才能不受飢寒之苦。姜夔曾在湖州暫居長達10年的時光,最後舉家遷至杭州,在這裡度過最後歲月。

  通過以上介紹,關於姜夔是哪裡人大家應該很瞭解,姜夔的一生輾轉,雖曾至多地,想必家鄉才是他最思念的地方吧。

  南宋姜夔的詩

  姜夔作為南宋年間極具個人風格的詞人,但除了詞以外,他的詩歌在南宋時期也是最為突出的,雖然篇幅不多,但格意不輸於範、陸。姜夔的詩早年間效仿黃庭堅,後來轉而學習陸龜蒙,字句遂精心雕琢,但是沒有刻意的痕跡,詩風清秀悠遠,其中他的代表詩作《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就盡顯其詩文風格。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為姜夔所作七言絕句,一共十首,詩文平易淺顯,韻律華美,作者以極其平實真切的手法描述了由石湖歸返時的沿途所見,勾勒出一個幽冷、清淨、縹緲的境地,靈魂彷彿隨著細細的流水與靜靜的幽香而漂離。作者運用了許多物象名詞,將梅花寫得生動傳神,甚至連畫作都難以相比。

  當時,作者在除夕夜與老友告別,興致高昂地坐船歸家,內心充滿歡悅,因此整篇詩作也是輕鬆快活。首句通過描寫歸途近景從而做出鋪墊,點明瞭除夕之夜,正逢春來冬往、雪消草長的時節。第二句中,作者寫到了他乘坐的小船飛快地行駛,不一會兒,那輝煌高大的吳宮就被漸漸隱沒進了茫茫大霧中。第三句作者寫的是眼前的景緻,飛快的小船,穿過高雅、潔傲的梅花叢,別有一番樂趣。第四句發揮樂承上啟下的作用,指出了梅香了一整夜,又點明瞭正在過石橋,詩歌寫到這裡,作者內心的得意之情已經展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