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簡介和飼養方法

  信鴿亦稱“通訊鴿”,是我們生活中普遍見到的鴿子中衍生、發展和培育出來的一個種群。它經過普通鴿子的馴化,提取其優越效能的一面加以利用和培育,人們利用信鴿是因為鴿子有天生的歸巢的本能,人們培育,發展,利用它來傳遞緊要資訊。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如何飼養信鴿,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如何飼養信鴿

  人們利用信鴿是因為鴿子有天生的歸巢的本能,無論是阻隔千山萬水還是崇山峻嶺,它們都要回到自己熟悉和生活的地方,因為它們的戀家和歸巢性被人們所發現,而培育,發展,利用來傳遞緊要資訊。

  信鴿

  ①用於通訊的鴿子。

  包括航海通訊、商業通訊、新聞通訊、軍事通訊,民間通訊等。

  古羅馬人很早就已經知道鴿子具有歸巢的本能。在體育競賽過程中或結束時,通常放飛鴿子以示慶典和宣佈勝利。古埃及的漁民,每次出海捕魚多帶有鴿子,以便傳遞求救訊號和漁汛訊息。奧維德***公元前43年-公元17年***在一本著作中記述了一個叫陶羅斯瑟內斯的人,把一隻鴿子染成紫色後放出,讓它飛回到琴納家中,向那裡的父親報信,告知他自己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贏得了勝利。古代中東地區巴格達有個統治蘇丹·諾雷丁·穆罕默德,在巴格達和他的帝國各城之間建立起一個信鴿通訊網,形成一座著名的信鴿郵局。13非洲商業船隊也將鴿子置放在船上作為海運幫手,不時放出鴿子通知岸上輪船到達等等。

  相傳我國楚漢相爭時,被項羽追擊而藏身廢井中的劉邦,放出一隻鴿子求援而獲救。五代後周王仁裕***公元880-956年***在《開元天寶遺事》著作中闢有“傳書鴿”章節,書中稱:“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可見我國唐代已利用鴿子傳遞書信。另外,張騫、班超出使西域時,也是利用鴿子來傳遞資訊。

  至19世紀初葉,人類對鴿子的利用更為廣泛,在人類的軍事衝突史中***一戰、二戰中都曾經有卓越的表現,至今的動畫片都還有信鴿在二戰中的傳奇歷史和卓越貢獻***,它是最早並最多較力於主人的。著名的滑鐵盧戰役的結果就是由信鴿傳遞到羅瑟希爾德斯的。在今天,人類利用它進行隱蔽通訊,海上航行利用它跟陸上聯絡,森林保護巡邏隊有效地使用信鴿跟總部聯絡等等。

  ②用於比賽的鴿子。

  人們利用鴿子歸巢的效能,先後用於通訊和比賽,一直沿用著信鴿這個名稱,已不再侷限於“通訊”這個單一的含義,並且主要指用於飛翔競賽的鴿子。

  最後,在通訊技術和應用非常發達的今天,信鴿已經退出傳遞資訊的歷史舞臺。當今社會,無論外國還是中國,信鴿已經是另一場“戰爭”中的主角。那就是信鴿競翔比賽。

  現在社會發展了,信鴿已經成了一部分人們用來陶冶生活,發揚體育精神比賽主角了。信鴿比賽分得很複雜,且種類繁多,一般是將所有參賽信鴿帶到某個地方***這是根據鴿子的品種來界定的***,距離有400公里,800公里或者1000公里,2000公里等,然後同時放飛,看誰的信鴿先到達目的地誰就贏得了冠軍,從而信鴿給自己和主人帶來榮耀和財富,也贏得了信鴿愛好者的尊重。

  而因為這樣的競賽,導致信鴿愛好者開始對信鴿的品種和血統***比如福樂血統,詹森血統等等***進行研究和培育,甚至對鴿子的育種、管理、訓練都有了一門專有的學科。對信鴿的研究含蓋甚廣,包括生物學,氣候學,地理學,營養學,甚至磁場學等。非常複雜且系統龐大!

  以上原因導致信鴿產業在我國也盛行並迅猛發展起來,據說全國信鴿協會會員有好幾千萬之多,整個產業的經濟鏈也達數以十億計!

  信鴿現在的信鴿,已經演變為蓬勃發展的賽鴿運動了。中國賽鴿運動的通常比賽級別為300公里、500公里、700公里、1000公里、1500公里等。

  國外的信鴿運動比較發達的國家有:比利時***比賽信鴿的發源地***、荷蘭、德國、美國等。每年歐洲各國都要舉辦十幾場國家級和國際級的比賽,其中尤以1000公里級別的巴塞羅那國際賽最為知名。

  相伴而來的每次國家大賽的獲獎信鴿,都是全世界信鴿愛好者追逐的物件。與此衍生的各種級別的信鴿展示會、信鴿拍賣會也日漸發展起來。每年的巴塞羅那國際賽現今價格均在150萬-200萬人民幣之間。

  飼養方法

  信鴿是鴿子家族中的一種,善於飛翔,有強烈的歸巢效能。馴養鴿子源於古代。兩千年前,中外均有把信鴿作為通訊工具的記載。而現代,信鴿的概念已經改變,現在的信鴿主要用途是用於比賽竟翔。

  中國近代信鴿活動是20年代在上海等大城市發展起來。1929年上海競鴿會成立,舉辦過信鴿競翔比賽。現代信鴿比賽專案有競翔比賽和品評賽兩種。前者是按不同距離以賽鴿歸 巢時間最快者為優勝的比賽。後者是對優勝賽鴿按其體型、手感和頭部等綜合評分決定優劣。1948年國際信鴿聯盟成立後,每年舉行世界信鴿錦標賽,兩年舉行一次國際奧林匹克信鴿品評比賽。1984年中國信鴿協會成立後,每年舉行一次全國信鴿競翔賽和品評賽。迄今已舉辦過四屆中國國際公開賽。中國信鴿協會在1990年迎接第十一屆亞運會期間舉行全國信鴿大賽和全國優勝賽鴿評品賽,1992年在上海首屆東亞運動會舉行全國幼鴿大賽。

  一個鴿舍的興衰,從育種的角度來看,很大程度取決於幼鴿的選擇。對於所出的幼鴿,應加以選擇。如不管優劣一概留養,既浪費了精力、物力,也會導致整棚翔績下降。反之,精心選擇優質幼鴿,於育種競翔都十分有利。所以,鴿主必須重視幼鴿的選擇。

  一、血統是基礎。根據競翔實踐選留棚中血統好表現傑出的幼鴿做續代種鴿。雜交鴿可以在選留遺傳上最傑出的血統的幼鴿準備參賽,這樣必須認準自己的鴿子,那一路血統應做主血,那幾個作為配組的血統,主血留種,雜血蔘賽。

  二、選擇幼鴿要看體型。一羽賽鴿在激烈比賽中,在幹萬羽強鴿如林的面前要贏得勝利,那怕在零點幾種的爭奪中,除了本身血統、貌相、眼睛均為上乘之外,剩下的條件就是體健。體健包括體型,應選擇流線體型的鴿子。從空氣動力學的原理來理解,流線體型信鴿飛行阻力小、平衡好,續飛時間長,體力消耗少。所以在選擇任何品種的流線型體型鴿是首要選擇。從整體形態來講,長寬厚,即身長、背寬和胸厚。從比賽優勝鴿的資料來看,中短程比賽的優勝鴿大部分是屬於短粗,或短小精幹,這種賽鴿往往是爆發力強,續飛時間短,這是由於它們的體型特徵決定的,也就是說,中短程鴿種與遠端和超遠端的鴿種,其體型特徵是不相同的。因此在選擇幼鴿時,要結合參賽專案選擇幼鴿的體型。

  三、幼鴿眼睛的選擇。因為是幼鴿,各人鑑鴿方法不同,有的還不能看出其所以然。但實踐告訴我們,面砂、瞳孔、眼志、內線扣好的血統鴿,於育種競翔都有利。

  信鴿四、幼鴿的骨骼也是十分重要。“放飛論骨”這是張萬鍾在300年前的高論,可惜至今還未被所有鴿友所重視。骨骼是構成賽鴿的基礎,骨骼是賽鴿所有運動的部分,以及產生運動肌肉的依託,只有一副強壯、柔和、堅固的骨骼結構,方能對不同部分的肌肉提供一個合適的支柱。一羽幼鴿握在手中,應有硬託、結實的感覺。龍骨要長、粗、有弧度。恥骨一端稍上翹,恥骨要短粗結實,閉合得緊,上膊骨,長得粗壯堅硬扇撲有力,可增加扇撲的頻率。

  五、肌肉。大胸肌顯得豐滿和強壯,有一種堅定自若的感覺。經過訓練和比賽後的賽鴿,它的脂肪全部消失,大胸肌從軟性變成具有彈性的感覺,當鴿握在手中展開時,雙翼產生一種柔和且富有彈性的感覺。

  六、羽毛。要求羽毛綿絨度好,羽毛光滑,色澤光亮,羽支細如絲,緊密排列成扁而薄的彈性羽毛,緊貼全身,握在手中有一種滑脫手的感覺。

  七、綜合外觀。幼鴿有強壯的體態及聰慧、冷靜、自信的神態。要給人一種平衡的感覺,兩隻腳不宜太長、太直,也不要顯得太短。雄鴿要有一種落落大方的雄相外表;雌鴿有一種端莊秀氣的雌相外表。要有“靜若處子,動若蛟龍”。對主人有親和感,對陌生人抱有高度警惕性。

  關於幼鴿的選擇與看法,只是本人拙見,因目前養鴿這行,沒有專業的學校,沒有固定的老師,沒有固定的模式。要靠自己學習、摸索,多與鴿友們交流。所以,不畏失敗挫折,也不能有了成績便固步自封、停滯不前。應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瞭解別系鴿子的優點,適時引進良好的血統鴿,將會給自己的鴿舍增添新的活力,也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