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德和樸贊鬱的電影配樂賞析

  在韓國電影裡,個人最鍾愛的導演有兩個,金基德和樸贊鬱,他們也是在國際電影屆屢獲大獎的人,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韓國電影配樂賞析均是出自這二人的電影。

  金基德的電影配樂

  金基德,一個用畫面說話的導演,一個永遠關注邊緣人的藝術家,每一部作品帶有金基德獨特的個人魅力。曲折的人生經歷,沒有受過任何電影教育,卻在10年中拍了12部電影,作品在各大電影節上大方光彩。金基德憑《撒瑪利亞女孩》獲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威尼斯電影節上《空房間》最佳導演獎。他的作品每部都十分精彩,可是一直以來都飽受爭議。

  《春夏秋冬又一春》***2003年***

  這是我最愛的一部電影。如果你想走進金基德的世界,那麼一定請從這部電影開始。 金基德的作品多為殘忍和殘酷,以殘忍的場景揭示人性的殘酷。這部《春·夏·秋·冬·春》表面看起來應該是在他所有影片中最溫情脈脈的的了,如詩如畫、恍如仙境般的風景,我卻覺得這部影片帶給人們的卻是更加深入骨髓的殘酷和絕望。人生來就是惡的,沒有救贖的途徑,惡不因四季的輪迴世代的更替而有絲毫的改變,甚至會更惡。電影原聲全部採用Ji Bark的鋼琴曲,配上如水墨畫般的電影畫面,細膩的表達了贖罪的輪迴。

  《壞小子》***2002年***

  虐,是金基德影片中一個永恆的主題,男人和女人之間彼此的施虐與受虐,並在這個過程中完成另類情感的鑄造和昇華,滋生一片讓虐戀欣欣向榮的慾念土壤。 毫無疑問,金基德是一位哲學家,並且按照他對於人性的理解,艱澀而執著地探索著一種邊緣社會文化元素的構成,再將其冷酷無情地展示在人類面前。帶有強烈宗教色彩使得他一再表現出“受難使人性完整”這一主題思想。金基德的《壞小子》中所用道具——席勒的名畫《擁抱》,從一個細節表達出本片延續著他對妓女這一邊緣人群的關注。眾所周知,金基德90年代在法國學習繪畫,而席勒的作品大部分描繪的都是當時的妓女百態。他們從藝術領域有著認同感。 這是一部和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有關的電影。片尾以瑞典女歌手 Carola的專輯《Blott En Dag》裡的同名主打歌曲結束, 這些邪惡骯髒的故事與生活在社會底層汙穢不堪的小人物生命歷程中,卻依然擁有著一首讚美詩般聖潔高貴的終結曲曲——如同神諭一般。

  《空房間》***2004年***

  這應該是大家最為熟悉的金基德電影,整部電影男女主角只有“吃飯啦!”和“我愛你”兩句臺詞,這是一部美好而理想的電影。美好是因為影片能帶給人們溫暖的感覺。而理想是因為我們永遠不可能像泰石那樣徹底地活在背後的世界裡。但我想,至少在我們鎖上房門離開,只留下空蕩蕩的房間在背後的時候,我們可以經常回頭——看看那個背後的世界。因為在那裡,會有曾被我們丟棄的溫暖在默默等待。就像是電影結尾所說的:“很難講清楚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到底是真實還是夢境。”導演給我們所有人編織了一個浪漫的夢境。整部電影中,金基德只用了一首Natacha Atlas的《Gafsa》,,幾近完美的烘托了電影所要營造的亦真亦幻的氛圍。***平臺音樂資源有限,完全搜不到這些音樂***

  《弓》***2005年***

  金基德說:“每個人都有不能實現的渴求和希望,通常大家都會把這些願望藏起來。而我想表現的是,這些隱藏的願望有多卑鄙、高貴、悲傷和美好,所以電影用一個不能被人控制的少女來講老人的渴望。”這部電影似乎是金基德唯一一部結尾算美好的電影,少女的新生也是老人慾望的終止,故事發生在一望無垠的大海上,少女被老人囚禁在船上,也許大海在金基德的眼中就是慾望衍生的本源,整部電影的配樂,是姜垠一流水般的鋼琴配上敘事感十足的絃樂***感覺像是二胡***,對比度強烈卻又與電影中老人與少女所代表的人群相契合,這也算是金基德另一部山水畫般的電影。

  《呼吸》***2007年***

  算是金基德為張震打造的一部電影,因為語言的關係,金基德甚至安排了男主角喉嚨受傷不能說話的橋段。這部電影說的殘酷一點,就是發現老公婚外情的老婆在死囚那裡找到過去的甜蜜過往,最後與老公不計前嫌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故事,而男主角在經歷了那短暫的刻意佈置出來的春夏秋冬之後,被獄友提前結束了生命。對於《呼吸》,金基德這樣解釋說:呼吸是一種圍繞著死亡的行為。當你撥出時,你必須吸入等量的空氣,不然就會死。當你持續這種等量的關係一直到老,其結局依然是死。沒有找到關於這部電影原聲的資料,不過我建議大家去看看這部電影,聽聽女主角唱給張震的關於四季的每一首歌,其實,一個人無法永遠去救贖另一個人的。

  樸贊鬱的電影配樂:

  樸贊鬱,他的作品以黑色詭異著稱,甚至應該把他歸為CULT電影導演一列。血腥暴力以及色情場面都是毫不避諱。當然這些場面絕對是影片中的必須場景,絕非蓄意宣揚!樸贊鬱電影作品確實充斥著他個人的進攻性思維,往往殘忍地讓人無法接受,但他卻為韓國電影的多元化做出了積極貢獻。樸贊鬱的電影看的較少,僅以一部我的最愛來表達一下敬意。

  2005年 《親切的金子》

  這是我看的第一部樸贊鬱的電影,這是他的復仇三部曲系列的終結篇,拋開電影不談,李英愛在這部電影裡的表現完全顛覆了中國觀眾心中那個純潔美麗的大長今形象,而她在這種電影那讓人無法呼吸的美以及精湛的演技也讓她獲得了多項獎項。這是一部關於復仇與自我救贖的影片,曾多次為樸贊鬱電影作品炮製原聲大碟的曹英沃,為配合電影情節,主要以“華麗和感性的復仇故事”為主題,融合了巴赫和帕格尼尼的元素,而影片的結尾以一首改編自18世紀西班牙民族搖籃曲作品《Mareta, mareta no 'm faces plorar》伴隨著金子對女兒那句“Be white,and live white”將電影推向了高潮。

  總的來說,金基德與樸贊鬱的電影並不是眾樂樂的消遣,他們更適合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一杯酒,細細的品味,關於原罪,關於慾望,關於所有跟哲學有關的命題從來都是眾說紛紜,所謂的標準答案,也不過是勝利者在譜寫的歷史罷了,更何況,唯物也好,唯心也罷,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包羅永珍的年代。

  不過,我還是忍不住想問一句,你疼嗎?